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320|回复: 807
171#


开心果 在 2005-11-3 23:33:34 发表的内容
盗版问题值得商讨,盗版似乎和大众的关系更密切些,虽然烧友也是大众中的一员。但是烧友有其特殊性,他们对软、应件的要求更高,投资比大众更舍得,也就是说他们能承受SACD的正版价,况且他们(部分吧)早就希望新的格式来替代CD。在这种情况下红不起来有点说不过去(指国内的情况)。

Raxel 在 2005-11-3 23:47:49 发表的内容

你太高估中国市场发烧圈的正版软件消费能力了.方便的话,请E版,或者柏菲,雨林来透露一下平时发行的专辑的发行量吧.更不要说古典专辑的销售数量了.如果一张专辑只能发个几千张,估计这个连引进一条生产线的开销都不够,更不要说配备其他相关设备了.其实如果真正对目前SACD市场情况了解透彻的话,4个字就足以说清楚情况了.

我不是业内人士,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商业秘密人家不会说的。我们这里有一家专门卖正版软件的店铺,生意能维持下来。
TOP
172#

关于生产成本,大约可以知道的是,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唱片公司都没有自己的唱片生产线,而是由一些专门的光碟生产厂家压片,一般的价格是2元/张,如果对压片质量要求高,比如说一个母盘只压两,三千只或更少,单只的成本就会高一些;如果压片量大,超过5K以上也不重新制作母盘的,单价还可以降低(当然,这是以牺牲音质来达到的)。
还有的成本就是包装材料和设计的费用了,这方面不同的唱片之间出入会比较大,但如果是几千张以上,单只成本通常在10元之内。
剩下的成本就是版权,报酬,录音设备的损耗,广告,公司日常开销,这方面出入非常大,不好统计——比如说不同的音乐家间的价码出入非常大;有些出版唱片量少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录音室,租借或干脆委托其它录音室。
最直接的说法是:国内卖四,五十元/张的唱片,大部分发行量在5K以上就可以赢利。
TOP
173#

在以往有关模拟与数码的讨论中,我觉得有个问题没有弄清楚,那就是“圈子”的问题。事物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圈子”,离开了那个“圈子”,它的活力就降低很多。比如电子管在计算机领域应该说是被淘汰了,但在高频大功率的领域它还是主角。

虽然大众和发烧圈的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我们还是可以分出是两个圈子。发烧圈里按不同的性质又分成若干派。这些圈子里的人对声音还原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

因此派系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别会很大,就象印度的宗教派系还不时闹出流血事件来。普通民众能接受(说忍受可能更准确)CD、MP3等音源的所谓数码声,但我们这些烧友对此就有微词。所以胆、LP、换机换线、模机等才出现在发烧圈里。

因此模拟和现行的数码在不同的圈里的地位是不同的。
TOP
174#

开心果 在 2005-11-3 11:34:01 发表的内容
在以往有关模拟与数码的讨论中,我觉得有个问题没有弄清楚,那就是“圈子”的问题。事物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圈子”,离开了那个“圈子”,它的活力就降低很多。比如电子管在计算机领域应该说是被淘汰了,但在高频大功率的领域它还是主角。

虽然大众和发烧圈的没有明显的界线,但我们还是可以分出是两个圈子。发烧圈里按不同的性质又分成若干派。这些圈子里的人对声音还原的要求是不太一样的。

因此派系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差别会很大,就象印度的宗教派系还不时闹出流血事件来。普通民众能接受(说忍受可能更准确)CD、MP3等音源的所谓数码声,但我们这些烧友对此就有微词。所以胆、LP、换机换线、模机等才出现在发烧圈里。

因此模拟和现行的数码在不同的圈里的地位是不同的。



对,还有听过的人和没听过拍着脑袋想想的人的看法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注:听过DISCOMAN级的LP,SACD,CD的朋友的评论,个人认为不能作整个制式定性的参考。听也看听过的是什么。
TOP
175#

开心果 在 2005-11-4 1:07:52 发表的内容
数码就这样玩完了?


根本不必如此忧心忡忡,数码音响是一股不可抵挡的洪流。必将以主流地位统治音响世界,其他形形色色的东西只能乖乖地俯首称臣,成为遗老遗少家中的宠物。
TOP
176#

felixcat 在 2005-11-3 12:27:29 发表的内容
我始终还是认为,一种载体制式是否能红起来,最关键的还是它的可获取的资源的数量,还有销售的价格。

为何美国仍有一定数量的LP聆听者?这是因为LP在美国市场上的数量很多,并且价格相当低廉。

请看我今天的一个小收获,虽然此LP的收藏价值在某些DX眼里并不算有什么份量;但关键是,请看它的价格啊,您看了能不心动?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6662&ftdate=20051103&nTypeId=11




还有一方面就是产品生产,使用,保养,内容复制,传播的方便性,低成本性,耐用性。当一样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同时令生产商和消费者同时感到更满意。那么替代就不可阻挡了。

当初CD取代LP成为主流因为如此,现在SACD对CD在这些方面并无太多明显优势,那么不能立即取代甚至前途未卜,沦为现时的小众化也是正常的了。而CD目前在一般年轻人中遇到MP3后早已式微,亦与声音优劣无关。前前后后,谁的声音更好,倒未必是换代决定的关键。
TOP
17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78#

Raxel 在 2005-11-3 14:53:19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3 14:48:16 发表的内容
回去翻翻老帖子,看看你有没有先说出XA?

不知道尊驾的盲人睁开眼就可以看得见的,原来是装瞎呢,模拟着呢。呵呵。



哈哈,你盲不盲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但我不是盲人啊.我说盲人模象,你自己接嘴接上来,不能怪我啊.如果你是盲人,不要以为和你说话的也都是盲人啊.


呵呵,我有说你是盲人吗?我也是说盲人摸象呢,怎么到你那里就变成能睁眼开的盲人了?你这是篡改我的著作权,改写魔幻小说啦。
TOP
179#

最后编辑开心果
TOP
180#

Raxel兄,我觉得您可以根本不用理会JWang那些话,不用跟他费这个神。所以对JWang屡次指桑骂槐我都让他发泄个够,他泄完了事情就结束了。

就在我的Mahler第一交的贴子里,我说霍伦斯坦的CD版有失真破音,JWang就马上跳出来判断说我的器材有问题云云。结果后来大家都看到了:JWang自己根本就没听过那张CD!JWang的发言有这个特点:别人有不同意见,他总是首先说问题出在别人身上,仿佛自己必定是真理的化身,并且还喜欢装模作样地教训别人(为了蒙混过关,有时还不惜打肿脸充胖子)。

甚至我现在也不相信他所叙述的自己的听音感觉,因为霍伦斯坦CD那件事他都那样地当众打肿脸充胖子了,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信他所说的其它东西。

霍伦斯坦CD的事情,大家可以把JWang的真面目看得很清。可以看回这个帖子: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5801&ftdate=20051021&nTypeId=11&page=1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