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738394041424344»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424|回复: 807
401#

Willson 在 2005-11-8 17:09:26 发表的内容
不知道你的100年是从何处说起?但是我知道我现在手头上的LP出版到现在过了半个世纪仍然在高声歌唱,相反我手头部分不到2年的SACD已经壮烈牺牲(氧化)。


那是因为2年不到就不行的LP没有到你手上,早就被淘汰了.而你手上氧化的SACD,个人运气不好吧,我有片芯开裂的(Viva),但还没有碰到过一张氧化的,超过4年的都有,CD我也运气好,没有碰到过自杀的,超过20年的也有了..至于我说的100年是什么意思,麻烦你再读一下我的帖子,这和高声歌唱没有丝毫关系.
TOP
402#


Willson 在 2005-11-8 19:55:05 发表的内容
母带会折旧我是重来没有否认,LP当然亦都不够母带的信息量大!但是数码录音又如何呢?从音频工作站里硬盘的原始声音文件拿去造个stamper然后压出来的SACD或DVD A,难道压出来的碟信息量可以比原始声音文件的信息量大吗?
而你最后的一句“如果50年前是数码录音的,我们就永远有希望以后可能有更好音质的家用拷贝发行”也只算是假设,并没有回答到我的问题。


Raxel 在 2005-11-8 20:10:02 发表的内容
因为数码母带不会折旧,有了这个基础,随着技术的进步,10,20,哪怕100年后推出的家用拷贝不会由于母带折旧的原因而永远比不上头版,这是模拟母带的致命弊病.模拟技术保存的母带,源头在不断的折旧,过了50,100年,音质只会越来越差,哪怕你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数码母带则不同.他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随着制作工艺,压片水平,或者传递方式等各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可以获得的音质只会越来越好.

母带比LP信息量大,所以不论你LP怎么好,不论你LP可以保存多少年,音乐室是不会采用LP作为音源来保存的.而磁带就会有磁粉脱落,折旧你无法避免.我说母带信息量比LP大就是说明这个问题,而不是想说明SACD和DVD-A的信息量和数码母带是否一样大.这个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但不论是不是,和我的主题没有矛盾.

数码母带的介质是什么?它同样有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只是可能没有模拟的问题那么严重吧。
TOP
403#

    打个岔!现在全数字化的录音棚已经很少再用Sony D1/D2级磁带了;改用存储服务器的倒是越来越多,SCSI RAID X对安全性、可持久性还是很有保障的。
    要是没有妥善地数据保固,满天飞的就不仅仅是飞机啊!飞艇什么的了……
TOP
404#

Willson 在 2005-11-8 17:13:38 发表的内容
数码真是一劳永逸吗?数码不会丢失?数码载体不会损坏?谁可以保证?


你说的自然灾害,有人盗抢之类的,这个就范围广了.这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之类的,和这里讨论的关系不大吧.
TOP
405#

谢谢Raxel兄,不过好像是在网上购买的,没试过。有没有在商店可以买到的?最好不要在北美,我去一趟挺麻烦,搞笑。
TOP
406#

开心果 在 2005-11-9 12:59:25 发表的内容
“再版不如头版的情况,绝大部分是模拟母带的专辑.”“你听出了再版比头版有音质劣化的情况.我想你能举出的例子,最终会发现基本都是模拟母带的录音.”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不是业内人士,不清楚业内的情况,能否透点内幕?

不过你这样回答更使我产生新的疑问了,唱片公司放弃头版数码母带不用,反而用又折旧一次的模拟母带。纳闷啊。


或者这样你看行不行,你对我的解释总是表示了不理解和疑问.很明显在这个问题上,你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那能否把你的看法,或者解释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习一下?
TOP
407#


Raxel 在 2005-11-8 13:44:45 发表的内容
我不仅仅支持SACD,我也支持DAD,DVD-A.因为这个帖子的题目是SACD,所以现在只说了DSD.我否定模拟不是否定LP的历史财富,我否定的是这种技术已经到了顶峰,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他本身的一些特性不利于长期保存音源.一部大师的作品,过了100年仍然能够欣赏到当年的音质,只有数码技术能够实现.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还是向前看吧.头版LP的价格越炒越高,最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JWang 在 2005-11-8 14:22:17 发表的内容
以前我在ldh那里就讲过

数码是婴儿,模拟是老头。
数码可以在更广泛的平台上达到可比性,模拟是封闭的。

这个没有什么好争的。但你非得把LP的优势讲为无所谓的历史财富,LP当然有巨大的历史财富,但95%以上的LP都有CD版。也就是说,95%以上的LP都已转化为数码。你讲的那种LP的历史财富根本不具有明显的意义的。就象你高估盗版对SACD普及的作用一样。

LP的优势第一在音质上,第二在音质上,第三还是在音质上。这是关键。至少在这一分钟上,LP的音质胜过CD, SACD。

今天听了下, Tom Waits, Nighthawks at the Diner。LP和CD我对有,CD那里有得比啊。我要讲这张CD可以比LP好,我是睁着眼睛讲瞎话了。

即我的残疾名言后,我再来句名言。

讲LP音质不能胜过CD的人,十有九个半对LP不够了解的;
讲LP音质胜过CD的人,十有九个半对CD太了解了。

赞!
LP品味纯正啊!!!
TOP
408#

Raxel 在 2005-11-8 14:41:32 发表的内容
JWang 在 2005-11-8 14:22:17 发表的内容
以前我在ldh那里就讲过

数码是婴儿,模拟是老头。
数码可以在更广泛的平台上达到可比性,模拟是封闭的。

这个没有什么好争的。但你非得把LP的优势讲为无所谓的历史财富,LP当然有巨大的历史财富,但95%以上的LP都有CD版。也就是说,95%以上的LP都已转化为数码。你讲的那种LP的历史财富根本不具有明显的意义的。就象你高估盗版的SACD普及的作用一样。

LP的优势第一在音质上,第二在音质上,第三还是在音质上。这是关键。至少在这一分钟上,LP的音质胜过CD, SACD。

今天听了下, Tom Waits, Nighthawks at the Diner。LP和CD我对有,CD那里有得比啊。我要讲这张CD可以比LP好,我是睁着眼睛讲瞎话了。


Just let it go...

模拟技术被数码技术替换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拿了一张1975年发行的专辑,CD诞生前的录音说明了什么问题?

模拟录音使用的越来越少,数码技术越来越先进,录音,混音等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对数码技术的运用越来越了解.在新录音的情况下,LP的优势究竟在哪里,还有多少?

我前面已经说了同样一张CD,83年,84年发行的,当时听,可能声音难以入耳,拿到现在的高档CD机里面再听听?现在有多少人反过来要找早期CD了.是这片CD里面本身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还是你根本没有了解到CD里面的真正潜力呢?CD作为第一代数码介质,的确有各种局限或者不够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更高解析度的标准出现.

LP代表了过去的精华,历史潮流不能阻挡.现在不论你如何证明LP比CD好,日暮西山难以改变.你通过一张张举例能够说明多少片LP好过CD?几万张?可惜和总量比不还是沧海一粟?CD好过LP的例子难到少了?

http://www.stevehoffman.tv/forums/showthread.php?t=64753

83-84年的CD難聽?保留意見,還有新錄音中,陳潔麗的<<一水隔天崖>>,LP比CD好多了.
TOP
409#


开心果 在 2005-11-8 23:22:53 发表的内容

隔行了,不谈。

还有个问题:头版的CD和再版、廉价版的CD声音是有区别的。如何解释?


Raxel 在 2005-11-9 0:04:00 发表的内容
CD音质有差别,排除混音版本不同的问题.相同版本,前后批次,不同地方压制等有音质差别,可以有模具磨损,材料不同等诸多因素.但我想探究下去,都起源于一个原因就是前面提到过的CD-DA的文件格式.


“相同版本,前后批次,不同地方压制等有音质差别,可以有模具磨损,材料不同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不论是头版的CD、头版的LP、再版、廉价版都是同样存在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既然数码母带能做到没有自然损耗,那么再版时直接用当年出头版时的那个数码母版不就可以得到头版的音质了。但实际上再版、廉价版的音音质是众所周知的。何解?
TOP
410#

开心果 在 2005-11-9 12:17:55 发表的内容

这些问题在出头版时也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能解释我提出问题。


你凭空说,没有实例,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你的疑问是音乐公司"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这个"为什么不"虽然问起来简单,但唱片公司在具体制作,生产CD的时候还有许多其他实际情况要考虑.

而你说的再版不如头版的情况,绝大部分是模拟母带的专辑.数码录音的情况,更多的是表现出差异,而不是优劣.你可以给我几个具体的例子,数码录音,同一个混音版本,同一产地,但你听出了再版比头版有音质劣化的情况.我想你能举出的例子,最终会发现基本都是模拟母带的录音.
最后编辑Raxel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