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041424344454647»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403|回复: 807
431#

petershao 在 2005-11-9 10:22:24 发表的内容
据说可以在普通的DVD机上有很好的声音,不知道在哪里有得卖,我早就想试一试了。上次问过,但没有人回答。千万告知!


Classic Records的DAD系列都绝版了,没地方有卖了.Chesky的还有几张
http://store.acousticsounds.com/search_results.cfm?adv=true%20&status=In%20Stock%20&id=25

Classic Records的HDAD系列,刚开始的,就是一面DAD,一面是DVD-A,可以上这里买
http://store.acousticsounds.com/category.cfm?section=dvd&id=140
TOP
432#


开心果 在 2005-11-9 8:20:49 发表的内容
“相同版本,前后批次,不同地方压制等有音质差别,可以有模具磨损,材料不同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不论是头版的CD、头版的LP、再版、廉价版都是同样存在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既然数码母带能做到没有自然损耗,那么再版时直接用当年出头版时的那个数码母版不就可以得到头版的音质了。但实际上再版、廉价版的音音质是众所周知的。何解?

Raxel 在 2005-11-9 8:41:50 发表的内容

数字文件拷贝没有损失,不是因为电子信号自身能够完美传输,1传过去肯定是1,0传过去肯定是0,由于杂讯,电磁干扰等原因,会造成电信号的误差.就会产生错误.而文件的无损拷贝,复制是依靠文件格式来保证的.信息中带了纠错信息.原始母带信息是作为普通文件格式保持的,而按照CD-DA,白皮书定义的音乐CD没有和普通文件格式一样多的纠错信息,所以音乐CD不能像你硬盘上的文件那样被无损拷贝.

而现在大部分CD专辑是模拟母带.数码母带在80年代初才开始使用.真正在大部分音乐公司取代模拟录音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的事了.至于数码工作母版,是否无损,不能改变由于后面制作工艺,用料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每片CD之间可能造成的偏差,而由于CD-DA格式的限制,这些偏差,不能在被播放的时候纠错恢复出正确信息,所以虽然数码文件可以被无损拷贝,但CD不能.


这些问题在出头版时也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能解释我提出问题。
TOP
433#

开心果 在 2005-11-9 13:54:05 发表的内容
我没有兜来兜去装糊涂吧,你翻前面的帖子看,我先问什么,后问什么,你又是什么答的。


我觉得我已经很清楚地回答了你的问题啊.就像我说的,如果你觉得我回答不清,那就请兄台说说你的理解和看法,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TOP
434#


开心果 在 2005-11-9 12:17:55 发表的内容

这些问题在出头版时也还是存在的。所以还不能解释我提出问题。

Raxel 在 2005-11-9 12:28:19 发表的内容

你凭空说,没有实例,难以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你的疑问是音乐公司"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这个"为什么不"虽然问起来简单,但唱片公司在具体制作,生产CD的时候还有许多其他实际情况要考虑.

而你说的再版不如头版的情况,绝大部分是模拟母带的专辑.数码录音的情况,更多的是表现出差异,而不是优劣.你可以给我几个具体的例子,数码录音,同一个混音版本,同一产地,但你听出了再版比头版有音质劣化的情况.我想你能举出的例子,最终会发现基本都是模拟母带的录音.


“再版不如头版的情况,绝大部分是模拟母带的专辑.”“你听出了再版比头版有音质劣化的情况.我想你能举出的例子,最终会发现基本都是模拟母带的录音.”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我不是业内人士,不清楚业内的情况,能否透点内幕?

不过你这样回答更使我产生新的疑问了,唱片公司放弃头版数码母带不用,反而用又折旧一次的模拟母带。纳闷啊。
TOP
435#

我没有兜来兜去装糊涂吧,你翻前面的帖子看,我先问什么,后问什么,你又是什么答的。
TOP
436#

松香味 在 2005-11-9 23:50:07 发表的内容
我看Raxel 兄真是精力无限充沛啊!一个话提有必要如此吗?人家说什么好,那一定会有理由.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的农具多数是合金制造了,就叫做"合金时代"吧.有人说石器农具好,你会说那是古老落后的东西,不方便,不耐用,不好.于是说石器农具好的会有一条很好的理由;从环保的角度说,石器农具不会污染耕地,合金农具会对耕地造成微量元素污染,你怎么说?
想一想;有必要争论吗?我的态度是;说石器农具好的尽管去用石器农具.认为合金农具好的尽情去享受合金农具的优点.甚至有人说;石器农具是古老文明的祖宗,喜欢的,那就让人家做祖宗去.曰;合金农具是古老文明的孙子,你喜欢,你就做孙子去.有关系吗?
Raxel 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市场和消费者是最好的裁判,不完善的问题销售商会反馈,制造商会去努力完善.历史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发展方向一目了然.

哈哈!!!如果说的不对,请各位前辈不要计较.


你能码这么多字来告诉我一个道理,我衷心感谢.不过我觉得好像有些颠倒黑白了.这个帖子的主题不是我开的,开贴的人是想说明SACD不够好,而我的意见和他相反.其实你的意思我理解,但是用词做祖宗,孙子,让人看了不悦.何必呢.骑马的人就是做祖宗?开车的人就是做孙子?
最后编辑Raxel
TOP
437#

Raxel 在 2005-11-9 20:40:46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9 20:10:48 发表的内容
这个说法就和事实有比较大的偏差了,80年代第一版发行的数码录音的唱片很多,以古典音乐为例,听听PHILLIP,DG,CHANDOS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首版唱片和现在的新版唱片,如果不经过重新混音的,声音衰退是非常明显的。


那请谈谈你对数码录音声音劣化的看法和理解.


前面都说过很多了。
1:混音后的数据储存问题
如果是经过音频工作站使用CDR,硬盘储存的话,声音劣化相当明显,具体原因还不完全清楚,感觉可能跟声音文件的“时基”特性有关。
2:DAT母带的折旧问题
DAT是用磁带来记录数字讯号,这样,可以影响模拟母带的因素同样会影响DAT母带,比如说发酶,褪磁等,但可以肯定问题不会象模拟母带这么严重。
3:这里是一个完全未经验证的个人想法——即使是完全没有丢失原始数据,但如果使用和当时录制和制作不同的设备,一样会带来误差。
说起来比较复杂,原因也有待考究。雨果的老易曾经提到过一个现象:一条录制好的DAT母带,使用录制所用的机器来播放效果最好,使用相同厂家的机器比使用其它厂家的机器效果好,也就是说,用SONY的DAT机录制的DAT母带如果在其它牌子的DAT机上播放效果不如在SONY的DAT机上好,而后者也不如用录制所用的DAT机重播好。但我觉得应该是要在档次大约相同的专业器材前提下,或者只用DAT机的数字输出功能,上面的结果才能成立。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使有保存完好的DAT母带,在经过近20年后,用现在的设备播放当年的母带,有没有出现误差的可能,如果有,可以避免吗?
当然,这个问题同样作用于模拟母带的情况,所以有些模拟录音的唱片(包括CD和LP)在重新制作时就强调使用了当年制作的设备,但数码录音的唱片这个提法目前还比较少见,更多的情况是强调“使用新技术重新制作”,而对于很多“头版CD玩家”(比如说felixcat大侠)来说,好象都不太认“新技术”这个帐,除了工艺原因,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原因呢?
TOP
438#

现在雨果出来一种新CD叫LPCD你们谁听过?觉得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我觉得毕竟是CD嘛能有多大区别...
TOP
439#

最后编辑Raxel
TOP
440#

开心果 在 2005-11-9 8:20:49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1-8 23:22:53 发表的内容

隔行了,不谈。

还有个问题:头版的CD和再版、廉价版的CD声音是有区别的。如何解释?


Raxel 在 2005-11-9 0:04:00 发表的内容
CD音质有差别,排除混音版本不同的问题.相同版本,前后批次,不同地方压制等有音质差别,可以有模具磨损,材料不同等诸多因素.但我想探究下去,都起源于一个原因就是前面提到过的CD-DA的文件格式.


“相同版本,前后批次,不同地方压制等有音质差别,可以有模具磨损,材料不同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不论是头版的CD、头版的LP、再版、廉价版都是同样存在的。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既然数码母带能做到没有自然损耗,那么再版时直接用当年出头版时的那个数码母版不就可以得到头版的音质了。但实际上再版、廉价版的音音质是众所周知的。何解?

DDD中,數碼帶是數碼錄音其中的一種,DAT就是了,以前混好音那個也是DAT,也一樣有損耗的,也會有丟碼,現在如果用DAT錄音,在硬盤那裡做事方便多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