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Raxel
menn 在 2005-11-5 22:30:45 发表的内容 还是先理顺一下您自己的逻辑思维顺序吧!我仅仅是告知您用不着担心蓝光的前途,因为有电玩市场的巨大承接能力!而您自己却在说“Blu-ray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是自己怎么生存下去,而不是忧虑如何淘汰SACD/DVD-A的问题吧.”不是吗?
可SACD则不然;只差一点(呼之欲出的蓝光)就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KWOO
七月雨中
menn 在 2005-11-5 23:01:54 发表的内容 七月雨中 在 2005-11-5 22:47:00 发表的内容 新錄音是SACD較好,舊錄音(ANALOG或以前類似DAT)再翻出的SACD,不一定比以前的CD好. 早几页就有网友指出来了!可偏偏就有人不相信、不同意或难以理解。可现在您又这么说,看来还是群众的眼睛看问题透彻一些啊!
七月雨中 在 2005-11-5 22:47:00 发表的内容 新錄音是SACD較好,舊錄音(ANALOG或以前類似DAT)再翻出的SACD,不一定比以前的CD好.
johnleeh
爵士鼠 在 2005-11-5 11:17:11 发表的内容 还有钱喽,你SACD统一卖50块不红也难,XRCD卖50块保证出货块.哈哈
yyy9
Raxel 在 2005-10-31 23:38:24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felixcat 在 2005-11-1 0:57:3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假如要批评数码取样里采用的非线性器件导致失真,那么对于LP或者磁带来讲:模拟电路里面的非线性器件和电路的非线性性质也一样严重,比如任何一个电容、二极管之类的都是非线性器件。所以“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录音格式上面,磁带、LP制作、播放时照样会有这样的缺陷。这里请教一下开心果朋友,对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给出有效的分析,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或者理论)吗?比如说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二极管来做例子,假设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由此理想公式给出:[upload=jpg]Upload/20051110391812497.jpg[/upload]能否请开心果朋友告诉我们:1. 首先,模拟式磁带录音机和LP刻盘机、LP唱机、唱放等电路里面要不要用到二极管呢?2. 此二极管输出电流 Id 与二极管两端电势差 Vd 之间非线性二阶项和三阶项的系数是什么呢?3. 现在假设输入的是一个频率为w的正弦波信号,能否告诉我们这个二极管输出的信号频率是否有变化呢?相位呢?振幅呢?4. 再复杂一些,假设输入的是振幅相等的频率为w1的正弦波和w2的余弦波之和,并且两者的相位相差 pi/7,那么此二极管输出的信号是否只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呢?假如不是的话,还额外产生了什么频率呢?每个频率各自的振幅的表达式是怎样呢?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是什么呢?5. 以上计算结果能否反映: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和数码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felixcat真心请教,请不吝赐教!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Raxel 在 2005-11-5 19:21:43 发表的内容 其实LP和SACD有什么好争的,一对难兄难弟,都是在主流市场红不起来,在发烧市场并存的两个.他们的问题,不是通过干掉对方可以解决的.
menn 在 2005-11-5 22:36:46 发表的内容 既然您自己都质疑“PS2用DVD做介质,DVD-A就成功了?”那么PS3支不支持SACD重播(现在仅仅还是一纸空文,就连Sony自己都承认到底实物如何还要看微软的脸色),与SACD能否成功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蓝光若能通过电玩市场站稳了,也就是说回收研发成本又有指望了,那么支持蓝光的集团又该为他们自己属下的唱片、影片典藏找出路了不是?
54888
Raxel 在 2005-11-5 21:42:01 发表的内容 水星的这批我的确不太明白.美版的不在手边无法比较.水星美版的定价是17.98美元.在香港和广东买只要80元人民币左右.而RCA的那套美国定价是12.99美元,如果打折一般在10美元,就和香港/广东的价格一致.其他SACD应该说美国和香港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水星这片价格差这么多,有什么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