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450|回复: 807
291#

menn 在 2005-11-5 22:30:45 发表的内容
    还是先理顺一下您自己的逻辑思维顺序吧!我仅仅是告知您用不着担心蓝光的前途,因为有电玩市场的巨大承接能力!而您自己却在说“Blu-ray现在需要担心的问题是自己怎么生存下去,而不是忧虑如何淘汰SACD/DVD-A的问题吧.”不是吗?


的确需要理一下.现在blu-ray和HDVD谁胜谁负,还是并存尚无定论



可SACD则不然;只差一点(呼之欲出的蓝光)就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而SACD的命运和blu-ray又有多大关系呢?有必要在这里的讨论引入blu-ray吗?
TOP
292#

    那您的意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PS2选择DVD作为存储介质,但同样介质的DVD-A没有成功!
    这与PS2不能重播DVD-A好象没有什么关联吧!您说了反话吗?请解释!
    我并不认为也不指望次世代游戏主机能很好的重播音乐!但是为什么您不想一想蓝光若能通过成为次世代主机的存储介质(代表了这一规格的成功);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妨碍她成为更优秀的音乐存储介质了!就象DVD这样一种介质通过作为高品质影片的载体,影响到音乐也使用这样一种大容量介质作为载体一样!
TOP
293#

menn 在 2005-11-5 23:01:54 发表的内容
七月雨中 在 2005-11-5 22:47:00 发表的内容
新錄音是SACD較好,舊錄音(ANALOG或以前類似DAT)再翻出的SACD,不一定比以前的CD好.


    早几页就有网友指出来了!可偏偏就有人不相信、不同意或难以理解。可现在您又这么说,看来还是群众的眼睛看问题透彻一些啊!


SACD格式是好,但因是老錄音,除了母帶的保存質量問題外,還有現在的所謂母帶是將老錄音母帶COPY到硬盤中去,如翻出SACD或CD,就從硬盤COPY出來不同的儲存體(如CD就是CDR了),不像當初用開盤帶或數碼帶制模,所以在聽感上,多了點數碼味,但我不能說這樣不好,或者會有人喜歡這樣的聲音.
TOP
294#

爵士鼠 在 2005-11-5 11:17:11 发表的内容
还有钱喽,你SACD统一卖50块不红也难,XRCD卖50块保证出货块.哈哈


上个月我在李源处看到"水星"公司新出的古典名版SACD,已经只要70多元一张了,比很多发烧CD都便宜了.基本和正价版CD同价了.
TOP
295#

Raxel 在 2005-10-31 23:38:24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支持!
TOP
296#

felixcat 在 2005-11-1 0:57:3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假如要批评数码取样里采用的非线性器件导致失真,那么对于LP或者磁带来讲:模拟电路里面的非线性器件和电路的非线性性质也一样严重,比如任何一个电容、二极管之类的都是非线性器件。所以“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录音格式上面,磁带、LP制作、播放时照样会有这样的缺陷。

这里请教一下开心果朋友,对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给出有效的分析,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或者理论)吗?比如说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二极管来做例子,假设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由此理想公式给出:

[upload=jpg]Upload/20051110391812497.jpg[/upload]

能否请开心果朋友告诉我们:

1. 首先,模拟式磁带录音机和LP刻盘机、LP唱机、唱放等电路里面要不要用到二极管呢?

2. 此二极管输出电流 Id 与二极管两端电势差 Vd 之间非线性二阶项和三阶项的系数是什么呢?

3. 现在假设输入的是一个频率为w的正弦波信号,能否告诉我们这个二极管输出的信号频率是否有变化呢?相位呢?振幅呢?

4. 再复杂一些,假设输入的是振幅相等的频率为w1的正弦波和w2的余弦波之和,并且两者的相位相差 pi/7,那么此二极管输出的信号是否只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呢?假如不是的话,还额外产生了什么频率呢?每个频率各自的振幅的表达式是怎样呢?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是什么呢?

5. 以上计算结果能否反映: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和数码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felixcat真心请教,请不吝赐教!

向这位兄弟致敬!这才是认真的态度!
很多人与其说是听出来的效果不如说是想当然地想象出的声音!
比如:一说到LP就说因为是连续的模拟信号所以好听,真实!一听CD就说是数码声,看到有大侠曾经说过SA CD\DVD A一听就有数码味!只要是离散的数字音频格式,永远也取代不了LP,因为离散与连续有本质的区别,...
实际上,真正明白离散与连续的关系的究竟有几人呢?而自己"听"出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矛盾的却不少!
TOP
297#

Raxel 在 2005-11-5 19:21:43 发表的内容
其实LP和SACD有什么好争的,一对难兄难弟,都是在主流市场红不起来,在发烧市场并存的两个.他们的问题,不是通过干掉对方可以解决的.


    可以更正一下吗?是在“现时”的主流市场红不起来!LP也就知足了,起码几十年前还红火过(不然现在哪还有片源呀?),可SACD则不然;只差一点(呼之欲出的蓝光)就落下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TOP
298#

menn 在 2005-11-5 22:36:46 发表的内容
    既然您自己都质疑“PS2用DVD做介质,DVD-A就成功了?”那么PS3支不支持SACD重播(现在仅仅还是一纸空文,就连Sony自己都承认到底实物如何还要看微软的脸色),与SACD能否成功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蓝光若能通过电玩市场站稳了,也就是说回收研发成本又有指望了,那么支持蓝光的集团又该为他们自己属下的唱片、影片典藏找出路了不是?


你说什么?PS2能播放DVD-A吗?前面说你句反话你都听不懂?支持蓝光做游戏盘,就一定支持蓝光的音乐碟??(如果有的话)
TOP
299#

最近出的新版LP,如譚詠磷的<<愛的根源>>,張學友的<<真情流露>>,鄧麗君的......,除了不及早期LP外,連早期CD也有所不及,但陳潔麗的LP,聽朋友說,比CD,XRCD好多了,搞到我都想買一張,但好像這邊比較缺貨.
TOP
300#

Raxel 在 2005-11-5 21:42:01 发表的内容
水星的这批我的确不太明白.美版的不在手边无法比较.水星美版的定价是17.98美元.在香港和广东买只要80元人民币左右.而RCA的那套美国定价是12.99美元,如果打折一般在10美元,就和香港/广东的价格一致.其他SACD应该说美国和香港的价格也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水星这片价格差这么多,有什么说法吗?


我估计和当年的中图RCA的性质差不多.

John兄知道最后那批中图RCA卖到什么价钱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