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448|回复: 807
311#

把数字录音和光碟录音等同是不对的。
TOP
312#

johnleeh 在 2005-11-6 0:26:38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兄;这是我听CD得到的感受,没有偷袭他人评价用语.(名琴LP兄曾经说过;在我这里"第一次听到了高频有"厚度感"的感觉.)我听过大约十套LP了(包括大展),没有这样的感受,(很遗憾,实话直说,希望得到理解).名琴LP发过的一些LP系统照片帖子,是不是还不够水准?我相信LP能有好声(不追求"HIFI"的情况下).我非常希望亲自领教.但愿有机会而且希望得到美好的享受.



松香味兄,我想说的并不是指你抄袭,而是说你说在CD上能得到这种感觉,别人也能在LP上得出同样文字表述的感受,两者可能都是真实的,并且认为在其他载体上不能如此好地实现,你相信吗?

还有,我的听感上LP其实也很HIFI,实际能听到的声音动态,解析力等HIFI元素绝对不输给CD.你可能还没听到,但别人已经听到了.所以,我觉得肯定自己的听感,用不着用否定别人的听感为结语.

[/quote]





如果有机会到江苏常州市,一定到贵府好好享受,不知道是否欢迎.?
TOP
313#

松香味 在 2005-11-6 18:39:15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6 0:26:38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兄;这是我听CD得到的感受,没有偷袭他人评价用语.(名琴LP兄曾经说过;在我这里"第一次听到了高频有"厚度感"的感觉.)我听过大约十套LP了(包括大展),没有这样的感受,(很遗憾,实话直说,希望得到理解).名琴LP发过的一些LP系统照片帖子,是不是还不够水准?我相信LP能有好声(不追求"HIFI"的情况下).我非常希望亲自领教.但愿有机会而且希望得到美好的享受.



松香味兄,我想说的并不是指你抄袭,而是说你说在CD上能得到这种感觉,别人也能在LP上得出同样文字表述的感受,两者可能都是真实的,并且认为在其他载体上不能如此好地实现,你相信吗?

还有,我的听感上LP其实也很HIFI,实际能听到的声音动态,解析力等HIFI元素绝对不输给CD.你可能还没听到,但别人已经听到了.所以,我觉得肯定自己的听感,用不着用否定别人的听感为结语.







如果有机会到江苏常州市,一定到贵府好好享受,不知道是否欢迎.?[/quote]


随时欢迎!享受不敢当.我家里的系统因为档次和环境(未做过专门的声学处理)的关系,和我听过的比较好的LP之声还有不小距离.但很多朋友来听过之后,认为已经完胜我的数码系统(AA+MSB)了,我个人也有这个感觉.LP让我更容易专注和投入地欣赏到音乐之美.
TOP
314#

Raxel 在 2005-11-6 19:22:30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6 19:15:23 发表的内容
是啊,确实母带是个难题,一般难以搞到 (作者:ldh  时间:今天 14:38  点击数: 0)  我自己玩就是转录音质内容都比较优秀CD,就这么一转听感上就变味道了,从道理上讲自然性能是越转越差的,但是事实上听感上并不差,没有了CD的“数码”味,声音自然宽松了很多。


单就这个帖子是否可以认为这个开卷母带是不能对音源忠实再现的.我不讨论开卷母带真实效果应该如何,但就上面的帖子来说.经过录音后,不能忠实再现原来的音乐内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如果是能够真实记录的,那么不会让那些CD数码声消失.经过PCM处理的SACD会保留PCM特有的味道.



如果对这些问题有兴趣,你不妨直接和LDH先生讨论,LDH先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讲都是比较丰富扎实的.
TOP
315#

Raxel 在 2005-11-6 21:17:55 发表的内容
johnleeh 在 2005-11-6 21:09:04 发表的内容
当然可以,我只是怕你在这提出的问题,他看不到,如果在那边发个帖子给他,就能得到他的直接答复了.毕竟这样玩的人还是比较少.

我自己听过开盘母带(非CD转录),无疑比我听过的所有有市售的音源制式制品更生动,真实,自然.


开盘母带的音质是民用设备里面可能是最好的,这个毫无疑问.

我只是针对上面一个现象,CD经过开盘母带的转录,数码声没了,音质好了.

那么只能有几种解释.

1.开盘母带不能忠实再现音源信息,已经对音源信息进行了修饰或者美化作用.
2.开盘母带是能够忠实再现音源信息的,但听音者因为看到听的设备,介质不同,心理因素产生了作用.完全相同(或者极其相近)的两段音乐,因为在CD机里面播放,听音者觉得有数码声,在开盘母带上播放,听音者觉得没有数码声.



我没有听过CD转录的开盘母带,但给我听原装开盘母带的那位香港电台退休录音工程师,在和我谈到片源问题时,也推荐可以这么玩,说声音要比CD好一些.至于到底如何,为什么,我没有听过,不能随便解释,推测.

非常希望你能直接向LDH先生提出这些问题,并展开讨论.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也可以把你的这些解释转贴到那边,请他回答一下.因为很有兴趣听到他对你这些解释的回答.
TOP
3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17#

我们确定音响出来的声音好坏,总是以“现场”为取向,也就是以“真实感”为取向,而不是最大限度再现原始母带信息量。录音技术的目的是在音响系统上,利用人听觉的错觉来还原出“真实感”。
发烧友们可能没想到,能最大限度地再现原始母带信息的方式,未必就是最有“真实感”的方式。最简单的就是,我们能把几只耳朵分开挂到录音麦克风所在的位置呢?人耳能给现场“补咪”吗?
TOP
318#

Raxel 在 2005-11-7 17:20:01 发表的内容
科学有局限性,所以在不断的发展,第一辆汽车开不到200公里/小时以上,但不能否认生产第一辆汽车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而你上面想通过正弦波来研究CD和LP差异问题,本身这个命题就有我提出的诸多,不合理不严谨的地方.而且你并不能给出合理有效的解释.

所以请不要把你上面的方法等同于严谨的科学研究.


我不是通过正弦波来研究CD和LP差异问题,这是以前做的一个试验,现在是顺着JWang大侠的那几张图,想说明示波器只是一种精度不太高的测试仪。

请教一下,怎样科学研究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
TOP
319#

重起 在 2005-11-7 18:17:30 发表的内容
看过链接,原来Brothers In Arms新发行的SACD和DVD-A是由原来的44.1KHz16bit的母带用各种模拟/数码工具混音而成的---好像有点骗钱之嫌。我曾买过原版CD和96年SBM remaster的再版CD。
在链接中SACD和DVD-A版本的比较也没有明显结果,哪个版本更好听好像更取决于播放器材,都是用44.1KHz16bit的母带也就难怪了。

另请问老虎鱼是哪家唱片公司?方便的话请提供链接。


多声道是用模拟母带做出来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据说当时在录音的时候,做了个备份录音母带.

老虎鱼
http://www.stockfisch-records.de/stckff/sf_stockfisch_e.html

两张直刻SACD
http://www.stockfisch-records.de/stckff/sf_r_artists/sf_artists/ttsacd_fe.html
http://www.stockfisch-records.de/stckff/sf_r_artists/sf_artists/cwsacd_fe.html
最后编辑Raxel
TOP
320#

Raxel 在 2005-11-7 17:50:13 发表的内容
不严谨就不要这么做不就可以了.如果你提出一个用正弦波什么的来比较,自然要经的起大家推敲.有漏洞,或者有不合理的时候,那么出来的结果就没有你预期的意义了.

信号源相当于从模拟调音台来的信号,CD机出来的信号就是经过一系列数字处理后还原出来的信号。这样的对比有什么不可以?
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