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14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4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43#

JWang 在 2005-11-25 8:11:54 发表的内容
    呵呵,越看这个贴,问题越多。作好再开70页的思想准备


        憋了这么多页了,也就是您与小邝还算有些个底气!没让楼主那小文抄的危言耸听继续下去。
    接着“讨论”,再来700页也得捍卫知识与真理。我可以提供WESREX 45-45(也就是1957年12月17、18日大雪纷飞的那天,RIAA激辩至尾声,最终决定了的世界标准45-45方式)的原理解析以及许多可以驳斥其谬论或障眼法的资料;需要的话就一起干嘛!
    哦!对了,回答小邝一个问题——DECCA灌唱片也是用的WESTREX-3D型录音头;还有就是您们咋不问问他Direct Cut直刻盘?刻盘速度可变?真怀疑此人是否死读书给秀逗了。
TOP
144#

松香味 在 2005-11-25 1:38:18 发表的内容
LEISURE 在 2005-11-24 23:47:0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24 23:25:22 发表哪谌?
能具体说说是用那款耳机听那张唱片吗?我怎么听耳机时就无法听到一个有立体感的音场呢?

耳机必须要用听仿真人头录音,数量极少,我也只下到这一片!




好的麦克风加高水平的录音师,可以把现场立体空间定位感觉表达得十分“完整”,包括大自然的雷鸣闪电等,混音时还能加入“特别效果”如你说的情形。不一定是你说的“仿真人头录音”。


请注意:
1、仿真人头录音只有用耳机才有逼真的音场
2、用耳机听非仿真人头录音的唱片没有逼真音场
3、最好的非仿真人头录音的音场用音箱听也不如仿真人头录音用耳机听,而且差距巨大!
转贴这张唱片
耳机发烧友都知道,用耳机听音乐也是件很爽的事,用不到音箱一半的钱买付耳机,获得的音质要比那对音箱高出好几个档次。但耳机听音乐也有它的软筋,那就是音场不自然,左右还好辨认,但体现音场深度的前后位置就不行了,音乐在脑子里也可能变成了上下的位置,总是觉得怪怪的。但有一种方法能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使耳机表现出的音场比音箱要强得多!戴上一付耳机,你听到的声音不是从耳机里发出来,而就是很自然的在你周围的声音,包括前后左右。想试试这种感觉吗?那就听听《仿真人头录音》吧。所谓仿真人头录音,据说是做一个人头模型,将两支微型录音头放在人头模型的两边耳道里,然后将这仿真人头放置在录音现场,录出的声音现场感极强。我手上有这张碟的WAV文件,是当年《家电大视野》“HIFI音响论坛”的吴童版主用EAC将原碟抓轨上传的。另外,当时的中烧版主听后还写了篇文章,现转载如下:  “HIFI音响论坛”的吴童版主在《家电大视野》网站里上载了用EAC从一张STAX AUDIO的人头唱片里抓取的所有WAV文件,本人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终于将所有文件下载成功。用NERO软件刻录成唱片后,便迫不急待地打开Teac VRDS-25 CD机和Accuphase C-265前级,在前级的耳机插孔里接上GRADO SR80耳机,将刻录的人头唱片放入唱机,让耳朵第一次接受了人头唱片的洗礼。  第一轨是环绕效果演示,主角是一对夫妻。在左前方的女士介绍了房间布局后,估摸近50岁的男主角从屋外打开了右边的大门,走进屋来,他边说话边擦着你的身后走到左边,KISS了女士一下,然后冷不丁地贴近你的耳朵压低嗓子来句耳语,把你吓了一跳。然后随着女士的方位指点,男士开始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四处游走,一会儿拍拍这儿,一会儿搬搬那儿,一会儿又打开窗户,让马路上的嘈杂声涌进屋子……你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陌生的男人不怀好意地围着你转悠(女人的这种感觉应该更明显吧),慢慢地,这位男士来到了你右边,说话声越来越大,这个声音有些特色但绝不是亲切与磁性的陌生男人一步步凑近你,你想躲都躲不了,只得闭着眼横下心,听他强行说给你听的“悄悄话”,然后他又边说边来到你后面,贴身站在你脑后,你真恨不得能向前逃去……最后,两位同时凑上来,嘴巴分别贴着你的两边耳朵,压低嗓子来句告别语,令你毛骨悚然,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心里却庆幸这并不令人舒坦的逼真演示终于结束。  这轨演示巧妙地利用了距离对人感觉的影响。记得曾从哪本书上看到过,人与人之间随着关系、熟悉程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距离底限,双方的距离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底限,就会使某一方感到不自在。你在听这轨演示的时候,你就像一位盲人,对一位从未打过交道、嗓音也不亲切的陌生人,这个距离底限值应是相当大的,可这位陌生人偏偏不识趣,故意凑近你,装神弄鬼地压着嗓子跟你说话,你当然说不出有多难受。我曾兴冲冲地让我十三岁的女儿听这段演示,她只听了两分钟就不听了,说是没意思,搞得我灰头灰脸。事后从妻子那儿才知道,因为演示效果太逼真了,女儿听得害怕了起来,所以不敢再往下听了。第二轨是几段效果演示,首先是一个女人洗澡的过程,然后是火车站的嘈杂,最后是呼啸飞驰的火车。感觉效果比第一轨稍差。  从13轨至21轨,除了19、20轨是没有什么音乐元素的声音演示外,其它的各轨是各种体裁的音乐和各种乐器的演奏片段,录音温暖而真实,旋律优美动人,尤其是那种环绕效果让你感受到一种实在的被音乐包围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现场感,听这样音乐与你平时听耳机或听HI-FI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第5轨的铜管乐合奏让你感觉乐队就好像是围着你在演奏;第9轨的交响曲片段使你好像坐在音乐厅的最佳位置,切实感受交响乐的强烈动态与巨大震憾;而第11轨的合唱又让你感受到合唱的声浪扑面而来,那深远的空间回响昭示着演唱场地是一个很大的教堂或剧院…..每一轨都很有特色,都值得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好几个音轨尾都包含了现场的鼓掌声,尤其是在第9轨中,演奏时间只有2分钟,但鼓掌声就长达1分半,这张唱片之所以如此青睐掌声,原因不难理解:平常我们听HI-FI,不管是现场录音中的掌声还是在录音合成中刻意加上的掌声,是从前面传来的,这就不像是观众的掌声,倒像是乐队为自已喝彩了,当然有点不伦不类;而从这张唱片中听到的掌声,是你前后左右的观众用手拍出来的实实在在的掌声,你就在这些观众中间。  听人头唱片与平常用耳机听一般唱片的最大不同,就是感觉到声音好像不是从耳筒的位置出来的,声音已明显跳出了耳机的束缚,让你觉得触手可及。从整张唱片来看,环绕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在左、右及后面三个方向,定位显得很真实,但在演示前方的位置时就有点怪怪的,人好像在你的额头上或头顶上方活动,定位有点虚,这与人类的听音原理有关系,无法求全。也正由于这点,说听人头唱片能感受到真正的360度环绕是不确切的,要想感受到真实(没有夸张成份、没有音场失真)的全方位环绕效果,现有的所有录音及重放方式都是无能为力的(有时间的话,本人以后将另帖说明理由),但人头唱片毕竟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值得体验一回。  那些还没有听到这款唱片的朋友,不妨去下载WAV文件自己刻录吧,如果没有上宽带网,就先下载第1轨过过瘾吧。没有刻录机?不怕,就在电脑上用媒体播放器直接放WAV文件,用耳机听,效果虽然差点,毕竟可以解解馋了。唱片公司:STAX曲目: 1 AudioStax:Kunstkopfumgang Im IRT, Dr. Theile, Sabine, Mike2 AudioStax:Marianne Von 7 Bis 7 (H?rspiel Des SWF)3 AudioStax: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With Guitar Crusher4 AudioStaxake The A-Train With Jazz-Preachers5 AudioStax:Amazing Grace (Trad.) With Dr. Dralle's Hot Five6 AudioStax:Gome With Kalifi7 AudioStax:Jaques Ibert: From "Drei Bl?serquintette" With Euregio-Bl?se8 AudioStax:Stars And Stripes With Euregio-Bl?serquintett9 AudioStax:Richard Wagner: Rienzi - Ouvertüre With Sinfonieorchester D10 AudioStax:C.P.E. Bach: Die Israiliten In Der Wüste, Nr. 15 Arie Des M11 AudioStax:Nr. 16 Chor With Mülheimer Kantorei Cologne12 AudioStax:Anton Bruckner: Praeludium Es-Dur For Organ13 AudioStax:Anton Bruckner Praeludium C-Dur For Organ With Andreas Meisn14 AudioStax:Claudio Monteverdi: Marienvesper, Deposuit15 AudioStax:Claudio Monteverdi: Marienvesper, Sicut Erat With Domkantore16 AudioStax:Charles Dancla: Duo Nach Norma Und Sonnambula Michael Loh17 AudioStax:Umgang Mit Violine 1 With Michael Loh18 AudioStax:Umgang Mit Violine 2 With Michael Loh19 AudioStax:Cologne Crocodiles: Excises20 AudioStax:Uhrenmuseum Wuppertal: Umgang21 AudioStax:Uhrenmuseum Wuppertal: Popper Happy Jazz Orchestrion
TOP
145#

Felixcat兄不厌其烦的科普很使我感动。从一系列科普知识来看,CD至少比LP好(高)N个层次的,什么我们听不出这N个层次差别呢?是不是也值得大家探讨?
1,K板------------我们对客观的记录系统和人的主观听觉系统之关系研究并不完善。
2,果兄说----------适用范围使用条件(好声理论)
-3,----------------------
-4,--------------------
TOP
146#

dr kuang 在 2005-11-23 12:06:33 发表的内容
yyy9 在 2005-11-23 11:25:04 发表的内容
我在北京音乐厅,第三排正中间,听过中国歌舞团去维也那金色大厅演出节目回国的汇报演出,这样的精彩演出,这样的听音位置,什么高档的器材,什么出色的录音都无法相比!
相对而言,出色的SA CD录音与这样效果的接近程度是最接近的,而LP与出色的CD录音相比都不如.


上一个完全赞同。
第二个请说明比较用的唱片和器材:)因为在我自己的聆听经验中,并不支持这个说法。

我最初接触CD还是90年代的事情,在这之前听的唱片都是LP,最初看资料和宣传相信CD一定要好过LP.
但91年我买第一套组合音响之后,听CD与LP对比,除了信噪比,CD有优势之外,其他方面都不如LP,甚至也不如调频收音机的效果,当然也比不上那时候买的原版进口的磁带,为此,我告诉别人CD不好,遭到很多冷嘲热讽,去退那套有CD(当时号称是最好的音源)的器材,人家说我耳朵有毛病.
  但目前,CD播放机,CD唱片的品质已经不是90年代的水平了,现在我听这些唱片,综合对比,自己感觉CD的优势比LP多,LP最好听就是新唱片,虽然有他自身的缺陷,但我还是比较爱听的,但听的次数一多声音质量明显下降,在hi-fi器材上播放,尤其不能容忍!而现在出品的CD,只要音乐是我喜欢的,可以说真是百听不厌,而SA CD或DVD A唱片,听起来明显比CD的平均效果好,自然就更喜欢了.
  因为我不发烧,一张新的LP唱片那迷人的效果我是知道的,虽然一些指标不算高,让我选择LP还是CD我也难做取舍,但我喜欢的音乐是要经常听的,LP用的时间稍微长些,声音的劣化在hi-fi 系统上播放是非常明显的,已经开始干扰听音乐了!
  而录音出色的CD,与LP相比基本上从各个方面都好过LP,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你可能不愿意接受,但录音母带比LP好这你应该承认,出自同一个母带的LP\CD\SA CD\DVD A与母带的接近程度,哪个更好些是有客观依据的.
TOP
147#

felixcat 在 2005-11-22 11:21:38 发表的内容
写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这段时间看了众DX的讨论,felixcat从中启发甚多,同时也发现也存在某些普遍的误区,导致的心理因素影响我们正确的听音感受,所以把一些事情总结如下,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不吝斧正。

并不打算把帖子写成专业的形式,因为felixcat对此并不算专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给与正确的认知的最佳方式是在这之前给与正确的直观感受,所以felixcat还是以形象的方式来叙述,中间夹一些必要的严格的讨论。

首先按照历史的次序,先看LP。

1, 立体声LP上的声纹是按什么方式刻制的?

有一些通俗的文章说,“立体声LP的声纹横截面为一“V”字形,两壁夹角为45度,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这一段话,除了最后一句一句之外其余的确是对的。我们接下来看看为何“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的说法是错的。

事实上,刻制在LP上的音纹,并不是我们要听到的声波振动信号,并且也并不止是经过了压缩调解的声波信号这么简单。正确的是:立体声LP的音纹包含了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其中横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两个声道信号的和,其中纵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个差。

不妨这样写:

横 = L+R;竖 = L - R。

这样,立体声唱头从读取出来的“横”和“竖”两个振动信号,经过唱头内部的处理,可以从中分离出左声道和右声道两个独立的信号输出给唱头放大器。

可见,LP上刻录的信号也并非原汁原味的声音信号,而是经过一些处理之后的合并、差分信号。由此也可见LP也并非不存在“同步”问题——假如上述“横”和“竖”两个信号有一丁点不同步,或者两者电平标准不一致的话(比如说唱头内两个线圈安装角度等问题),那么出来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失真——当然,人耳觉得这种失真好不好听则是另外一回事。

上述的失真是有可能产生的。注意到唱头的“声道分离度”这个指标吗?现代Hi-End级别的唱头的声道分离度,不管如何努力最多也只能有40多分贝的原因,就是因为上述“横”和“竖”两者信号之间的配合不能100%完美,导致总会出现左右声道串音的现象。

(未完待续)


来看看一段历史

      1952年,工程师柯克,EmolyCook)首先介绍出有两个声道的立体唱片。他的方式是将一张唱片分成内外两个部份,分别录下左、右声道的声音。重播用的唱盘装有一个Y型的唱臂,前端装了两个唱头,分别拾取不同的讯号,再经由两套扩音机放大播出来。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是两个唱头的等距,如果距离不对唱针就无法落在音槽的中央位置,而且唱片的内外圈大小不同,两声道的差异很容易被分辨出来,柯克的设计于是胎死腹中。1956年Decca研究出在一个音槽内产生两种不同讯号的方法,美国急起直追,Westrex在1957年宣布获得成功,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这种方式廿年前就有了。1931年英国工程师AlanCBlu 就曾申请到一种立体声唱片的专利,五年后贝尔实验室的Arthur C.Keller与Irad Rafuse也在美国申请到类似专利,由于直到专利期满都没有产品问世,所以他们的发明都被忽略了。
  英美两地新的单槽立体唱片不太一样,Decca是在左右震动的单音音槽内再加上一个上下震动的讯号,拾音唱头中间也分别装上水平与垂直两个线圈,产生两个不同的讯号,美国所用的方法是将音槽作成与垂直方向成45度的两个斜面,也就是互成90度的V型音槽,每边录下一个声道的语号,拾音唱头内线圈作成两个45度斜冒式,产生左右立体效果。这两种系统各有优点,但不能互通,最后因45/45唱片对唱片的刻制与唱头的装配比较方便,美国录音协会决定采用,Decca只好放弃自己的专利。CBS赶来凑热闹,研发出45/45改良型唱片,利用立体声两个声道的的和产生水平震动,两个声道的差产生垂直震动,使唱头的垂芬分力大幅降低,可提高唱头的表现能力。可惜,CBS的计画也未能打入市场。
TOP
148#

Raxel 在 2005-11-25 12:06:53 发表的内容
menn 在 2005-11-25 11:57:45 发表的内容
        要不是我告诉了您,也许您还不知道什么才叫标准,什么才叫WESTREX吧!
    既然都肯学习、学习真理!那就再给您一个我所能接触到最好的——FAIRCHILD 641唱片刻录系统!!!接着找资料吧,您嘞!


一个公开标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何必搞的好像葵花宝典一样,提到个名字就觉得自己道行就非常高深?其实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水平高,欢迎多参与讨论,不要自己不说,别人说了,又不满,出来说个名词,就觉得大家就要起立为你鼓掌.


        的确就是一个公开得不能再公开的标准!可为什么都快二十页了也没见别人(当然也包括您这位大侠啦!)说说明白或清楚;您不觉得这样子哗众取宠(也许其出发点并不是,但总有些沾沾自喜,不是?),是不对的?
TOP
149#

felixcat 在 2005-11-25 13:13:18 发表的内容
Raxel兄,不用管他说的。看完这两个动画演示,就知道menn是在自己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教训人的(当然我自己也不是万事通,但我写出来之前都是想过的东西):

Westrex的45-45方式刻录的内涵意义:
http://www.vinylrecorder.com/stereo.html


通过这个动画来看,我觉得你的L+R和L-R的说法是合理的.
TOP
150#

yyy9 在 2005-11-24 15:18:34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 在 2005-11-23 12:56:3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23 12:20:52 发表的内容
如果需要制作的是一条供CD使用的立体声工作母带,那么就要按90dB的分离度进行制版;如果需要制作的是一条供制作LP使用的立体声工作母带,敲绰家羰鸵碙P唱头的分离度来制版。


其余观点同意,就以上这个觉得可能值得商榷。

比如说,假如混音工程师要着重考虑唱头播放时的分离度的时候,1958年Decca的混音工程师考虑的肯定是1958年那时唱头的分离度吧?

问题1:1958年的唱头的分离度,不同牌子、型号的唱头都有各自的指标,甚至对于不同信号的强度、频率,不同的唱头还有各自不同的声道分离度,那该Decca工程师是按照那个牌子的唱头的性能来混音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问题2:2005年的唱头性能比1958年的一定有不少改变了,所以2005年的唱头的是声道分离特性和1958年的相比,肯定已经有很大改变了,那么我们聆听旧的Decca头版LP的时候该怎么办呢?用回1958年的唱头?

支持!
我还是认为,版主大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


关于分离度的问题确实比较令人费解,我有几个问题想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1:人耳的声道分离度是多少?
2:当音箱发声时,我们的左耳能不能听到右边音箱的声音?
3:如果要达到最好分离度的效果,应该要用耳机,但为什么我们在耳机中却无法听到接近真实听感的音场来?甚至很难确定乐器或人声的形体比例?
4:我们还可以这样测试一下,用一张正版CD,刻录出一张复制品来,在同一套器材上这张复制品的声道分离度和原来的CD一样吗?
5:声道分离度是否决定“音场”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felixcat 兄提到在LP刻盘时要根据电平大小来调整速度,我想知道这个说法的出处,因为我能查到的资料是刻录过程的速度和母带播放的速度要求严格的一致1:1,否则会出现走音,情况就象在一个转速不稳的唱盘上播放LP唱片,或者在一个转速不稳的卡座中播发磁带。而且严格恒定准确的转速众所周知是衡量转盘质素的一个关键因素。
TOP
151#

立体声分离度对于声场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耳朵长在一左一右的两边。 如果两只耳朵都朝前,那么也要分的很开才行(兔子的长耳),否则基本大家都听得是类似单声道。 呵呵。

并且因为人的头大致是一个30cm 的球,这样可以对于1K以上的音频信号基本就被人头阻挡。如果人的头再大一些,立体声分离度还要好些。 

根据温度上升,声速变快的实际,气温提高的时候,同频率波长变大,这样立体声分离度变差。可见还是低温的时候立体声效果最佳。
最后编辑enrique
TOP
152#

能具体说说是用那款耳机听那张唱片吗?我怎么听耳机时就无法听到一个有立体感的音场呢?
TOP
153#

LP这个机械播放设备,有些外力是无法避免的.而且是影响听感的,影响大小是另外一回事了.

唱针从开始播放时候的LP边缘,到播放结束时候移动到LP片芯附近.在某个时间段内,移动一定的位距就一定要有一个外力.有物理常识的人都清楚.而每张唱片的播放时间是不同的,有些发烧片,轨刻得比较宽,单面播放时间短,有些唱片单面播放时间比较长.移动类似的长度,但时间不同,很明显每张唱片需要的横向外力是不同的,所以是无法通过在LP唱盘上设置一个同样的外力来实现的.其中的一部分力肯定来源于LP音轨的内侧.从而产生影响音质的因素.
TOP
1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55#

耳机是左右相对的,方向和录音话筒不一样,所以虽然左右分离度很好,但声场不真实。

人的左耳确能听到右边的声,但左边话筒也能拾到右边的声。反过来同样,所以做到左话筒对应左耳就可以了。
TOP
15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57#

enrique 在 2005-11-24 18:04:42 发表的内容
立体声分离度对于声场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耳朵长在一左一右的两边。 如果两只耳朵都朝前,那么也要分的很开才行(兔子的长耳),否则基本大家都听得是类似单声道。 呵呵。

并且因为人的头大致是一个30cm 的球,这样可以对于1K以上的音频信号基本就被人头阻挡。如果人的头再大一些,立体声分离度还要好些。 

根据温度上升,声速变快的实际,气温提高的时候,同频率波长变大,这样立体声分离度变差。可见还是低温的时候立体声效果最佳。


但我们的外耳道也是左右相对的,也就是说从正面音箱过来的声音到外耳时要拐一个大约90度角的弯后,再刺激大致也是左右相对的耳膜。
TOP
158#

耳机不会了吧?
TOP
159#

menn 在 2005-11-25 11:50:30 发表的内容

如果合力为零,那功从何来?何况还要发电!


前后方向的合力为零,但还有横向和竖直两个方向的呢,此两方向合力并不为零。
TOP
160#

menn 在 2005-11-25 11:57:45 发表的内容
        要不是我告诉了您,也许您还不知道什么才叫标准,什么才叫WESTREX吧!
    既然都肯学习、学习真理!那就再给您一个我所能接触到最好的——FAIRCHILD 641唱片刻录系统!!!接着找资料吧,您嘞!


一个公开标准,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何必搞的好像葵花宝典一样,提到个名字就觉得自己道行就非常高深?其实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水平高,欢迎多参与讨论,不要自己不说,别人说了,又不满,出来说个名词,就觉得大家就要起立为你鼓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