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950515253545556» / 6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2284|回复: 613
521#

为什么要乘除?
TOP
522#

Raxel 在 2005-12-2 14:06:56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2 14:02:11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要乘除?


昏倒,我只是举个例子给你啊.ADC,模拟=>数码这个过程,也是经过计算的,又不是直接取值的.


那么例子不够贴切,另举一例:)
TOP
523#

对于CD唱片,我也同意felixcat大侠“16BIT44.1Hz够用了”的观点。
数码录音的问题不是出在取样格式上,而是存在于存取,制作过程和唱片生产工艺上。对于音频CD来说,如何改善CD唱片的制作过程,严格控制生产质量,效果比2496这类花哨技术好得多。不信的话,找张旧版PHILLIP正价唱片和50周年2496系列对比一下就会很清楚了。
市场上好多“旧制式”制作的“头版CD”价格一直在稳步增长,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唱片确实有“更好的声音”。
但对于录音来说,我觉得24192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记录下来的数据,不一定只生产音频CD格式的唱片。
TOP
524#

JWang 在 2005-12-2 9:39:19 发表的内容
老6兄,我讲话更直,所以不要见不怪而怪。以前我用英语讲过,如果你不能忍受热量,不要呆在厨房里!接下来就要开刀了。

我不是学电子的,看上去你象是的。但是你的对数码的概念还没我这个外行清楚。尽管我和Raxel关于LP的看法不同,但人家评你的那几点都是有道理的。至于upsampling几年之前就玩过了。如果好的话,还用玩LP吗?Upsampling连CD本身的声音都比不上。

关于讲现场,我并没有要拿来作标签。这是因为我的观点是LP比CD更真实地表现出现场。象ff讲高档的LP接近CD声。这表明他有意无意地认识到,高档的LP并不像通常人们想象的那样,高档的LP的声音也是具有很好的动态的,中性的。但这小子太笨,得出些豪不相干的无聊的结论。

在hifi中,好的声音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现场的声音。从这一点上来讲,好的LP和好的CD接近是不难理解的。

除了Raxel指出的几点,我再加一条。

你讲“如果真是的完全保真,声音就是不好。”

你这个真是指什么?如你是指完全保住现场的真的话,那这个声音不好和音响没关系的。你去骂乐队好了。Hifi的目的只是保住,而不是创造一个声音。如果你是指真实地保住CD中的信息的话,那你言下之意就是CD的声音不好。在读取和重放CD的信息要加音染从而使CD好听。这也不是hifi提倡的。

你是不是在ldh坛发了同样的贴?在那里我没答你是因为无意重复答你。因为这些个讲法要么表明你不料解我的观点,要么就是实在是没多少价值,比如你的完全保真声音不好之说。


哈哈,看来王兄见到我凌晨发的后来又觉得不妥而删去的最后一段,如果得罪请多包涵。不过,又要和你“狡辩”一下,你看,盛气凌人又来了,我们来这里不是比较谁懂谁不懂,而是就实质问题探讨,LP我没有兴趣,所以没有说什么,但CD,我有兴趣,提点问题,但你也是主观地只说了谁好谁不好,但为什么好和为什么不好并没有半点文字。
OK, forget it.
没有错,我确实是一知半解,否则就不会来学习了。不过,Raxel兄指出的几点我也不想辩解,我认为f兄示为较懂,所以话是说给F兄听的,省略是不严谨但比较简捷。要的是少打点字,至于咬文嚼字就免了,
至于保真,就像前面讲的,因为懂的人清楚,这里的保真是指从麦克风到播放过程,而不是指现场到麦克风过程。前面朋友也说了,包括我也同意,其实现在最多问题出在一头一尾,即麦克风和音箱上,在满足要求条件下,换CD机,换功放,,带来的变化远远没有换CD碟和换音箱变化来的大。
当然,如果是LP就另当别论了,高低端声音差别相对大一点。
NOS:Non Over-Sampling。
最后编辑老6
TOP
525#

dr kuang 在 2005-12-2 13:48:07 发表的内容
精度?最终还不是1644?


假设如果给你一系列精确到3位小数的数字,需要各种加减乘除计算,结果也是3位小数,你说如果在计算过程中,仍然使用3位小数,或是改成精确到5位小数,最终出来的结果会是一样的吗?
TOP
526#

关于保真完全同意楼上两贴的看法!
若器材真的实现了完全保真,若是不好听绝对怪不得器材,只能怪乐队或音乐厅,要么就怪自己不喜欢所播放的音乐!
TOP
527#

Raxel 在 2005-12-2 13:17:00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2-2 13:02:03 发表的内容
对于CD唱片,我也同意felixcat大侠“16BIT44.1Hz够用了”的观点。
数码录音的问题不是出在取样格式上,而是存在于存取,制作过程和唱片生产工艺上。对于音频CD来说,如何改善CD唱片的制作过程,严格控制生产质量,效果比2496这类花哨技术好得多。不信的话,找张旧版PHILLIP正价唱片和50周年2496系列对比一下就会很清楚了。
市场上好多“旧制式”制作的“头版CD”价格一直在稳步增长,主要原因还是这些唱片确实有“更好的声音”。
但对于录音来说,我觉得24192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记录下来的数据,不一定只生产音频CD格式的唱片。


我听不太明白.CD唱片16/44.1够用了.问题是16/44.1就是CD标准啊,不是这个,就不是CD了.

如果说是在混音过程中的格式,那么24/96肯定是有提高的.如果我们对比的话,当然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拿头版CD和再版CD比较,那么影响这个最终音质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只能说24/96的改近没有其他因素来的明显,所以最终音质还是下降了.我记得许多唱片公司,制作人都提到过24/96格式在混音制作过程中对最终CD音质的改近.chesky等几家公司好像都有文章介绍的.

这样的首版CD与再版CD之间当然存在声音的不同,至于哪个更好就要看自己听后耳朵的选择了.
看到不少人谈到首版CD的珍贵之处时,经常讲的道理是类似于首版LP与再版LP那样的区别,而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我实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希望有人能来上这么一课.
TOP
528#

学习了。
也算见识了文科妄人。
TOP
5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30#

.
最后编辑开心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