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cat兄:
请继续CD讨论,LP使用者不过千分之几,就是这千分之几对你的帖子有兴趣的大概要万分之几了,结束吧。
对前面的讨论,挑点有兴趣的话题也来扯几句。
前面有朋友拿图片插补不可能再清楚来论述声音插补也不会更好,我想,就处理而言,图片是两维的,而声音是一维,所以不好用图片举例,而且是声音插补已经在耳朵极限之外了。
另外,我也赞同40K采样就够了,插补是考虑减少后面的LPF带来的相位失真。有意思,既然要进行插补,既然技术发展到今天,不如直接192K记录,心理上可以得到更满足。
DSD优点是不需要插补,又少了一个插补带来的整形失真过程,所以,更接近原声。
至于DSD比CD好声,虽然是事实,但决没有200多线的老电视格式到现在1000多线HDTV格式产生的巨大变化。
但是,multi与stereo的变化却是巨大的,这不是44K与192K的功劳,类似MP3的AC3都觉得好听。所以,SACD也好,DVDAUDIO也好,重点是多声道。其实16比特也足够了,再大的动态已经不现实。我们听的是音乐,而不是飞机或爆炸声,也不是坐在大乐队中间听音乐。
至于CD,其实新录音越来越好,这里有类似SONY-SBM的功劳,即多混入人耳敏感的信息,减少不敏感的,呵呵MP3的理论到处泛滥。
确实,如果真是的完全保真,声音就是不好。这里的罪魁应该是麦克风,不是CD格式。
我想LP为什么听起来好,整是因为从唱针振动开始到唱针放大、唱针频率修补等等一系列过程,美丽的失真加上现在优越的感觉,声音比CD好是“事实”,可惜我从听LP开始就对爆豆子反感,所以现在就是玩LP,追求是感觉大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