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243444546474849» / 6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4339|回复: 613
451#

VV 在 2005-11-30 23:47:51 发表的内容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所以玩LP也好、听音响也罢,关键还需要拥有包容之心。

=================

高兴的实在忍耐不住了,鼓掌!!!

精辟!!!四星带花”!!!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同意,再加一“星”。
TOP
45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5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54#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30 20:35:39 发表的内容


而且严格意义上讲,不同压片厂压出来的碟子都应该有不同的唱针针压调整参数,所谓的“调整完毕”也只是个大概,究竟是不是适合当前播放中的片子偶私下觉得要经过边听边调才能知道。但是每听张碟就要调会累死人的。。。


应该是每一个唱头(包括同厂家同型号)都有一个自己的“最适应针压”。不同唱片之间有差别的是VTA角。
“边听边调”总要经过器材吧?如果不是用耳机来监听的话,环境和摆位也会明显影响调整结果。
而最难办的是这个调整以什么为“标准”呢?针压,抗侧滑力,和VTA角这三者的调整是LP系统调整中最难把握好的,而且不能完全依赖厂家的数据。
TOP
455#

harvey 在 2005-12-1 11:29:24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理论上,的确是「“悬挂”系统,在播放唱片时,唱针VTA角是在不停地变化中」,这事实对回放音质的影响不会像各位想象得那么严重。我在这里又贴上一图片,它是Clearaudio的唱头设计示意图,我所担心的“悬挂”系统里的damping material,也是唱针的shock absorber我这个唱头用了16年,仍没有变化。

我觉得厂方在设计上用上恰当的shock damping material,令到唱针的VTA角起到shock absorber的作用,这些轻微的变动就可忽略不计了。要明白想将它绝对的杜绝是不可行的,就像想我们的座驾不振动一样。

[upload=jpg]Upload/20051211129691199.jpg[/upload]


完全同意这一解释,讨论如何减少这些影响显得更有意义。
不过唱头用了16年,仍没有变化。是不是平时用得比较少?或者说“听不出”明显变化比较符合情理。
TOP
456#

cwk 在 2005-11-30 17:25:21 发表的内容

不论承认与否,这个潜意识都会存在。
就拿felixcat来说,辛辛苦苦花费了心血找到了许多首版的CD,本来可以得到一番满足,但在珍贵程度和暴炒的价格上始终不及那些品相比他差的首版LP,肯定会觉得不平衡,于是乎唯有拿出卫士道的精神来痛陈LP的诸多缺点来发泄不满,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开了两个玩笑,请felixcat不必介意,哈哈。


呵呵开玩笑没关系。

不过为何cwk朋友说我辛辛苦苦找CD呢?其实我没花多少时间在寻找唱片上呀(我反而觉得不是我在找唱片,而是唱片在找我)。除了我的正业之外,业余时间里我花时间最多的还是在听音乐和写帖子上面呢 :)
TOP
457#

一个字:强!
TOP
458#

Raxel 在 2005-12-1 9:53:33 发表的内容
16bit => 24bit的改近,比44.1khz => 96khz重要的多.

"因此,88.2kHz或者96kHz的采样率,足够了。更高的采样率,没必要。"

不是没必要,而是,是否值得的问题.


呵呵Raxel兄请多多发言! :)

Lavry在他的报告后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并且他还分析了为什么对于16 -> 24或者其它类似的方法,我们会听到音质有不同 。
TOP
45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60#

现在的发言越来越好看了,顶!
没有认真思考的千万别出来捣乱!
请原谅,我是高兴的实在忍耐不住了,鼓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