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bit => 24bit不仅仅是动态大小的改变.还体现在采样值精确度大大提高.24/48khz可能还要好声过16/96khz.
2. 多声道的确是个重点,就像LP是从单声道发展到双声道.那么SACD/DVD-A就将实现从双声道到多声道这一步.但是这一步并不这么好迈过的.多声道录音的标准,喇叭的摆放.录音麦克风位置的要求.低音箱分配多少以下的频率.这个是有标准的.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有了,但是要录音室的硬件,录音/混音师都理解,并使用,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在消费者这边也要符合回放的标准.这个过程3-5年,5-10年都有可能.在这方面Telarc总是走在最前面的.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用最新的32音轨sonoma DSD工作台录音,并会在明年1月的CES大展上推出两张用这个新设备录制的全新多声道专辑.
3.高清晰度介质,SACD/DVD-A在目前仍然会以翻制以前的专辑为主.
4.DSD和CD是不能直接比较的,一个是编码格式,一个是介质.要么DSD和PCM比,要么SACD和CD比.
5.你说的"NOS",没听说过这个缩写,"无数字插补"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听到,能否详细说说,是什么?如果你是说没用upsampling或是oversampling,那这个没什么特别.我记得看过大草介绍他的Esoteric顶级五件套,就可以关闭upsampling,直接以14/44.1播放,在某些情况下,还反而更好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