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都能出好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9111|回复: 370
191#


您不觉在大街看MM比在比电视电影上好多了吗?
TOP
192#

VV 在 2005-11-22 8:23:55 发表的内容
再举一个难出好声因素--------点采样是断续


可笑,肤浅的认识.点采样是数码录音的时候发生的,不是在CD上发生的,CD是重播,而不是采样.如果你觉得点采样出不了好声,那么不论在CD或者LP上播放是相同的.现在随着数码录音的普及,你可以不用再购买任何新录音制作的专辑了.
TOP
193#

呵呵,我越来越觉得,CD格式在成功之余却忽略了一点:没有及时地向广大用户做好科普知识宣传。
---------------------------
让人直角觉一听好不就行了吗。。。。。。
TOP
19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95#

VV 在 2005-11-22 9:59:23 发表的内容
再抬杠:能够通过这些数据100%还原出原来连续的信号,那何来插呀、补呀、赳呀、升频。。。。。。。


这里您的对于解码器工作原理的误解可就大了:

为何要插、补、升频,原因绝对不是为了“更好还原连续信号”,而是因为如下这个原理:数码取样是在时间域上进行的,所以这就说明了:假如我们要还原比如说第5秒时的音乐信号,理论上解码器要知道不仅仅是第5秒的时候读取到的数码信号,并且它还同时还要知道比如说第3秒开始到第7秒之内的所有数码信号——它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才能够完整地输出第五秒时的音乐信号。

这就要求理论上完美的方式是:光头要预先读取一段足够长的信号,然后解码芯片应该预先储存这些足够量的数据。这种方式需要的技术成本是昂贵的,并且设计难度也不小,用起来不经济。再说,假如你按下CD机的播放键,过十几秒之后音乐才开始播放,我想这不是人人都喜欢的。

所以,要达到最理想的解码的同时,我们绝对做不到“即读即播”。

所以通常我们只能采取一些另外的妥协技术,在做到“即读即播”的同时,还原出来信号的失真不要跟完美解码情形相差太大。因此我们就有了“插”、“补”之类的算法了——这是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为了弥补像VV朋友之前说的“断续”之类的不正确的理解。

那或许VV兄还会问:为什么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CD机不采取前面说的那种预读取的完美方式呢?原因是:现在制造解码核心芯片的厂家是TI、摩托罗拉等这些大公司——这些芯片的开发成本极为昂贵,那些Hi-End的音响厂绝对承受不过来。所以,这些大公司定了芯片的算法、规格等,就算Hi-End的音响厂不想这样也没办法——因为他们需要用芯片,但他们自己造不了核心芯片,所以只能够顺从那些电子大厂的规格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96#

VV 在 2005-11-22 10:58:01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兄您说了这么多,好象也在说CD不"容易"出好声呀!!!
另外:英国也有您说的那种预读取的CD,但并不见得比直读的好声。(我很久以前就想,JS为何不在一开始时就制订那种预读取的格式呢,。。。。想深一层,原来除去JS赚不到高价转磐费外,那样格式的DD就不叫CD机了),


预读取只是理想解码里的第一步,读取完之后,按照“预解码”方式进行解码才是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

实际上“预读取”这一步很容易实现,一个CD-ROM再加一块800M的内存即可。关键是后面的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
TOP
197#

我要说的是----------不"容易"出好声

这个(数码取样是对一个连续的信号作一种变换,然后用一些数据来代表这个变换。然后解码的时候,按照这个变换的反变换,把数据变回原来的信号。)我大约了解的,因为要抬杠,
再抬杠:能够通过这些数据100%还原出原来连续的信号,那何来插呀、补呀、赳呀、升频。。。。。。。
TOP
198#

VV 在 2005-11-22 12:31:51 发表的内容
无聊吗?


想说明为解决好问题容易吗?(CD还原走的是一条崎岖路)


(我把正用1W数码线借换条2W多时一听,就怀疑CD数字传送可靠在。。。。什么地方。2W多的01和1W的01有什么不同)




人类发展的历史本来就是一条崎岖路。你“发烧”的过程必定也是一条崎岖路,而且崎岖的路程可能比“平均值”更长。差别也在于此。
如果不以科学的态度讨论问题,只知道提出一些自己“假设想象”的问题,讨论下去的结果是“不欢而散”,不如“好和好散”。
TOP
199#

老浦东 在 2005-11-22 13:18:3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1-22 12:04:03 发表的内容
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没有“预读取”的CD机,解决好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完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信息还原能力。
DIY的潜力也在于此,盲目的换几个发烧另件,大概“小儿科”都没学好。



从这个帖子一开始我就觉得松香味兄想说点什么,但又不敢说出来,你说别人都是小儿科,那么松香味兄能不能拿一台以你的理念所做出来的CD机,给我们看看呢?
喝了酒以后,讲话就不会温良恭俭让,这个帖子置顶也有好长时间了,楼主想表达什么就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吧。我的论点很清楚,CD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但硬件远远落后于软件,这一点没有必要多争论,既然松香味兄把他人都当成老农民和小儿科,那就请你抖露点东西让我们心服口服吧。


“抖露”不出东西,但是说的是客观问题。
盲目的换几个发烧另件,大概“小儿科”都没学好。这难道说错了吗?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200#

Raxel 在 2005-11-22 14:11:41 发表的内容
老浦东那台电源上涂了摩丝发胶的DVD机就可以.


谢谢谢谢!想不到吃多了洋面包的RAXEL兄还如此爱国,希望一路顺风,回到加拿大以后勿忘多多宣传。以便让老浦东多拿点外国定单,明年回国时我一定请你喝花雕酒、吃大闸蟹。再次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