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都能出好声 [复制链接]

查看: 39110|回复: 370
181#

VV 在 2005-11-22 12:17:43 发表的内容
没有“预读取”的CD机,解决好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完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信息还原能力。
---------------------

广东到广西完全可先路过北极




没有北极还有南极,没有南极还有月亮,........
你想说明什么???无聊吗?
TOP
182#

只要硬件技术保证的话,CD数字传送肯定是可靠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放心
------------------
能再说清楚一点吗?
TOP
183#

Raxel 在 2005-11-22 14:11:41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5-11-22 14:07:06 发表的内容
同感!!我的要求更简单:早就请松香味 兄讨论下现今那个价位,那一类机子达到一定要求?可松香味 兄硬是不肯。。。。


老浦东那台电源上涂了摩丝发胶的DVD机就可以.




建议;申请专利,卖给DVD厂家,或者卖给美国、加拿大......。
发财了可别忘记大家。
TOP
184#

VV 在 2005-11-22 10:06:46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越来越觉得,CD格式在成功之余却忽略了一点:没有及时地向广大用户做好科普知识宣传。
---------------------------
让人直角觉一听好不就行了吗。。。。。。


CD的开发者们没想到:CD技术搭建起来了,但CD系统里面用到的模拟电路部分、还有功放、喇叭等,这些技术却没有跟上来。甚至到至今为止,也没有完善。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因为CD格式的优越性对以上各个环节的性能提出很大的挑战。比如说因为CD在极高频段上理想的频响曲线仍然是平直的,所以它会忠实地还原出高强度、高频的信号,但是我们都知道,频率越高,电流越大,电路的非线性效应就越厉害,在音响器材里面,放大器瞬间输出几安的电流的机会绝对是不会少的,这个时候,连常用的分析电路非线性效应的Volterra序列都发散了、失效了——由此可见制造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线性度的放大电路是多么的不容易。到至今为止,高频、高线性度放大电路仍然是电子工程学科里的研究重点。

以上只是CD格式的众多高要求之一罢了,还有很多很多硬件的问题现在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现在没什么音响系统能够完全还原CD格式100%的威力,我估计将一般情况下能够达到其中70%就算不错了。

不过尽管这样,在目前的音响技术水平下,数码技术已经让很多人在听觉上认同了,并且这些人是比较过数码和模拟两者之后才作的结论的。(这里请不要用“器材不够档次”“没调整好”之类的理由来作为反驳,这样说没意义;也不要用:为何仍有人坚持LP作为理由。听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愿意相信什么是自己的自由。这就好比连XX功说人的肚子里有个转动的XX,这么荒谬的事情当初都有这么多人,包括大学教授都100%相信。)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85#

felixcat 在 2005-11-22 9:57:12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5-11-22 9:16:11 发表的内容
可笑,肤浅的认识.点采样是数码录音的时候发生的,不是在CD上发生的,CD是重播,而不是采样.如果你觉得点采样出不了好声,那么不论在CD或者LP上播放是相同的.现在随着数码录音的普及,你可以不用再购买任何新录音制作的专辑了.


呵呵,我越来越觉得,CD格式在成功之余却忽略了一点:没有及时地向广大用户做好科普知识宣传。

因为数码取样-还原的技术虽然100%正确,但它里面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已经超出了人们一般的直观感受。所以不管CD的反对者自己承不承认,他们自己的心里都是存在“对断续采样再还原不放心“的这种潜意识的。

由此想到人类试图发明飞机当初,在莱特兄弟之前曾经很多人试图在飞机上采用翅膀会像鸟儿那样扑动的方法,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直观模拟方法。但是事实却证明,翅膀不会动的机器却能够飞起来。

试想,在1900年,假如我们询问一个不懂得流体力学的农民,问他:假如现在有一架机器,它的翅膀不会动,并且重达几吨,但却能够飞起几万米高,信不信?我想那个农民肯定打死都不会信。

假如再问他:你敢不敢坐上去试一试?我想他就算被逼着坐上去飞一次;他下来之后,绝对不会再主动坐第二次。




贴切、精彩。
现在这帖子里CD制式被误解,而且非常离谱,深切体会到做好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性。如果说;一条直线也是由无数个“可以独立的”点组成的,大概也会被“砸砖头”。
“呵呵,我越来越觉得,CD格式在成功之余却忽略了一点:没有及时地向广大用户做好科普知识宣传。”
同感!
TOP
186#

空谈误国!!!
TOP
187#

VV 在 2005-11-22 12:31:51 发表的内容

(我把正用1W数码线借换条2W多时一听,就怀疑CD数字传送可靠在。。。。什么地方。2W多的01和1W的01有什么不同)


这里说个题外话:我觉得音响器材的质量也不能完全按照售价来决定。

看它是否物有所值,就必须看它的“好”是否有理由;也就是说设计厂商应该能够给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明为何它这种设计会使得性能好;就算是当初偶然不小心发现这样设计听上去好声,事后也要分析清楚到底这个“好”是暂时的、局部的,还是真的、过硬的“好”。只要能够观察到现象,我们就必定能够找到导致这种现象的理由。

所以对于一些售价特别高,但产品介绍里却说不出为啥产品性能好的厂家的产品,我总是倾向于先了解清楚这个厂家的内情然后再作判断。

最后,只要硬件技术保证的话,CD数字传送肯定是可靠的,这一点我们可以放心。
TOP
188#

老浦东 在 2005-11-22 13:18:3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1-22 12:04:03 发表的内容
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没有“预读取”的CD机,解决好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完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信息还原能力。
DIY的潜力也在于此,盲目的换几个发烧另件,大概“小儿科”都没学好。



从这个帖子一开始我就觉得松香味兄想说点什么,但又不敢说出来,你说别人都是小儿科,那么松香味兄能不能拿一台以你的理念所做出来的CD机,给我们看看呢?
喝了酒以后,讲话就不会温良恭俭让,这个帖子置顶也有好长时间了,楼主想表达什么就清清楚楚地说出来吧。我的论点很清楚,CD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但硬件远远落后于软件,这一点没有必要多争论,既然松香味兄把他人都当成老农民和小儿科,那就请你抖露点东西让我们心服口服吧。
\



----------------------
同感!!我的要求更简单:早就请松香味 兄讨论下现今那个价位,那一类机子达到一定要求?可松香味 兄硬是不肯。。。。
TOP
189#

CD格式在中国成功在:
盗版、方便
TOP
190#

felixcat 在 2005-11-22 11:29:32 发表的内容
VV 在 2005-11-22 10:58:01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兄您说了这么多,好象也在说CD不"容易"出好声呀!!!
另外:英国也有您说的那种预读取的CD,但并不见得比直读的好声。(我很久以前就想,JS为何不在一开始时就制订那种预读取的格式呢,。。。。想深一层,原来除去JS赚不到高价转磐费外,那样格式的DD就不叫CD机了),


预读取只是理想解码里的第一步,读取完之后,按照“预解码”方式进行解码才是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

实际上“预读取”这一步很容易实现,一个CD-ROM再加一块800M的内存即可。关键是后面的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





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没有“预读取”的CD机,解决好解码和时钟同步环节,完全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信息还原能力。
DIY的潜力也在于此,盲目的换几个发烧另件,大概“小儿科”都没学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