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报喜不报忧好像已经是习惯,写手们怕写了开罪米饭班主的广告主,就会丢掉自己的饭碗,写的文章夸大不实,甚至违背良心,难道这才是现在音响圈子里的「科学态度」吗?IAS、Stereophile的文章最低限度能有分析和测试数据等摆出来,证明给读者看。
Jwang兄这段话:「如果谁按照这二十条来买器材,他必败无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少为发烧友推荐器材。音响这个东西,千变万化,在加上特定的听音环境,个人的主观期望,要推荐很难。」说出我的心声,我只不过将这二十条它们来评价自己现有的音响系统而已,就发现很多条不伦不类、甚至有些狗屁不通的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人缺乏一种科学的态度」这种情况会有,但已经不那样普遍,这是事实。帖子里上帖的发烧朋友稍为唯心或草卒倒是常见。我在江门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休会进膳时,提及这帖子的题目的交谈中,青年音响爱好者的见解也像帖子里的情况相似,有的说该批;有的说刘文有肯定之处,追问下去却又提不出该肯定的地方在那里!
发表几篇「权威性」(当年曾经是传诵的) 的文章的确能促销自己主编杂志的册数的,也因此巩固了地位,自己在音响界声誉高了,杂志的销量创新了,读者里的型像蒂造了…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