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读后感(几点批判) [复制链接]

查看: 25875|回复: 160
4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3#

音响第八要:刘先生在这节里说:「定位感顾名思义,定位感就是将位置「定在那里」。聚焦不准定位感就差,结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会导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间中直接音与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频反射太强)也会导至定位不准。」

这里提到「聚焦」(focus)「结像力」(figuration) 和「相位失真(」phase distortion) (这英文注释是我擅自加上,不知是否吻合,但它们都是外国写手常用到的描述音响声音的词藻) ,这几个名词所表达的意念,其实也已经归纳在音场的范畴。因此,这一「要」也该说是凑数的,该被删掉。这样二十要剩下十七要了!。

这里我要补充一点,我们谈的是聆听音响,而不是在拍摄,我们怎样去将音响系统像调整镜头般「聚焦」,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刘先生在其它几篇文章中分别阐述了有关这一点,如音箱摆位,聆听室声学处理等等……它们不是「二十要」,今天不谈。
TOP
44#

“当声波波长的长短接近单元振膜锥的直径(包括直径的倍数值)时,声音传播的方向性就会增强。”——对我来说,这是新的知识,认真想一想,十分在理。然后,考虑应该如何应用?
“层次感」只不过写手们惯用来描述音场中的一称形态而已。它属于音场范畴之内,因此,这一「要」也该说是凑数的,该被删掉”——GREAT!!多了这个听感物理化的概念,的确有“搁乱”之嫌,应该感谢楼主。
    估计是昨天聚会的原因,楼主更自主、更开放地谈了。这才.........
TOP
45#

harvey 在 2005-1-2 8:25:49 发表的内容
续2004-12-31 15:40帖
对不起,由于赶路去江门,此帖暂停。现在接续谈。
「音场」还应该包括:

直接音场(Direct sound field)聆听者聆听到的声音大部份直接来自左右音箱,仅有小部份来自左右聆听环境的墙壁天花板地板等反射。直接音场比较准确地反映音源,较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更清晰的营造出立体声音像。直接音场的声音是以摆置音箱更接近聆听位置限制音箱发出的声音过于分散(Dispersion)而达成的。

音箱发出的声音声音分散的程度,是四面八方地扩散的,较直接向它们前面方向扩散的多,尤其是在低频频段更甚。但当声波波长的长短接近单元振膜锥的直径(包括直径的倍数值)时,声音传播的方向性就会增强。

音像(Imaging ) 是立体声、环绕声系统声音的一个感觉,通常靠音箱摆位恰当时营造出来得更玲珑浮凸、清晰稳定。音像往往以主观观念来形容音像中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我们聆听到的音响系统所回放出来的声音,绝大部份来自聆听环境表面的反射,远较从音箱较直传送到耳朵的多。皇帝位聆听到的立体声音像的形成靠残响音场,多于靠直接音场,因而蒂造出好的深度。残响音场的声音是藉音箱声音广泛分散蒂造出来的,例如采用双极(bipolar) 的音箱等等。

声音舞台(Sound Stage) 就仿效电影般以两只音箱营造出来的声音像舞台似的各种声音效果。效果气氛的立体性取决于录音专心蒂造,各种乐器之间展露的紧密疏松、高低远近、深浅阔窄……完全出自录音师的创造能力高低。



皇帝位(sweet spot) 是聆听者坐在那里,音响系统回放时最能显现立体声和环绕声的座椅,尤其音像方面效果最好。

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是指各个音箱所回放出来的声音,都能够同一时瞬间准确地抵达聆听者的耳朵(聆听DVD aydio时较重要)。例如高档(high end) 音响系统中常将高音单元靠后放置,目的是希望高频与低频频段能同时抵达聆听者的耳朵,避免产生相位误差,令声音更紧凑(coherent) 。

这里,我已经将有关「音场」这一「要」作了个人认识上的充分补充,事实上「音场」该不该包括这许多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分析,令我的概念更充实。各位帖子里的朋友认为刘汉盛先生在他的「要」里,对「音场」的介绍是不是令人莫明其妙?


  harvey老兄,您对音场的描述很细致,但太过物理、太理论化了。不太适合发烧友理解和使用。毫无疑问聆听者听到的音场是由直接音场和残响音场(反射音场?)组成。说白了就是由聆听者听到的所有声音组成的,分得细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但对理解音场概念无益。是否可以认为:音场就是系统重播音乐时以声音的方式展现在聆听者面前的乐队的规模和范围??
TOP
4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7#

聆听音乐 在 2005-1-1 9:30:51 发表的内容
比如说,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和他说得有出入,这样才有怀疑的理由!

  聆听音乐兄,我不十分赞同你的观点。有些道理我们一时可能讲不出来,这不能说我们就不能指出有人讲的不对。比如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我可能证明不出来,但我可以证明你证错了)我觉得harvey老兄用意是好的,指出对二十要的不同意之处,并且一再对过激的言论(让二十要的作者回大学重修之类)表示不同意。
  唉,说实在的,对一些最基本名次的解释是很难的。台湾刘大师当年也很不容易。先别说音质、音色,就说“肉质、绿色、白色”。好定义吗?那说不清的东西去解释不明白的东西,只会越搞越糊涂。
TOP
4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9#

harvey 在 2004-12-31 15:40:20 发表的内容
的确是在凑数,上一帖说明了音质和音色的重复性内涵,其实意义一样,因此二十要可以减略为十九要了,继续下去暂时还不知道要减多少,往前看。

——12-30-04-12:34
harvey再说:《音响第四要:音场表现》这节中,篇幅的确不少,甚么「Sound Field」、「Sound Stage」、「音台」、「空间感」、「深度感」、音场位置、音场的宽度、音场的深度、「宽到隔邻、深过对街」……形容了很多,最后结论是一句话:“我相信,您祇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这样就是好的音场!?

在《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刘汉盛先生人对以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的密度感觉,来描述声音密度带来的重量感。刘汉盛先生说:“声音密度大听起来……(的)感受(是)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

对不起,我体会不出这是甚么的感受?刘汉盛先生再说:”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扎实更像真的。” 光是供电充足、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就能好?怪不得台湾发烧友们都着紧地在搞定供电电源,电缆的截面积听说达到0.45cm²,而且必须铜质较纯的。这都是甚么<电源十XX要>的连锁反应!想深一些,聆听环境的影响,声音的反射和差效果,刘汉盛先生在这小节里却只字没提。

◎我在这里澄清我过去混淆了的一点——没有将音场作为首「要」地位。现在我认为应该将音场「置顶」,因为音场的建立是在所有其它「XX要」的基础上,缺少了一个「要」,音场也不会完美!

在这里我引入音景(soundscape) 这一个只能在声音词典上才能找到的名词。音景是由聆听者的意识和潜意识认知共同蒂造出来的;聆听者这种理性的意识和感性的潜意分析,是建立于认知和认识力的归纳上,如前景(foreground)、后景(baclground)、外形轮廓(contour) 、节奏(rhythm) 、宁静(silence) 、密度(density) 、容积空间(space and volume) 等等分析而延伸出这样精致的声音概念,它包括了下列的各种情况:

基调(keynote) ,这是乐器和乐曲的调性,在聆听音乐的音景中,聆听者能够有意识地、熟练地从复杂的声音背景中确认出独特的基调来,例如回放中夹杂了的交流声……有时基调声音不能够有意识地识认出来,但基调会作为其它声音讯号的媒介,相应地比拟环境中认知形象轮廓的关系。

声音的连续串(sound event)  空间和环境素质(context) 决定了声音或声音串在它们的演绎能否纯正,它们都是构成音景的主要部份。聆听时,发声物体(sound object) 往往被抽出而变作一个声学上物体,以声音的连续串方式将音响意思,在这种声学环境素质中呈现。因此,声音的连续串在一个声学环境素质中的呈现,包含了包围感(ambience一种在聆听环境里由许多声音构成的综合声音,其中包括保真声音、基调、污染声音等等) 、环境特性造成的残响、声学空间、节奏等等。声音的连续串又可以根据它的语义上、象征上或结构上的功能或品质去分类,如人声、乐器声、杂声等…

声音效果(sound effect)  提及THX、AC3、Dts等大家就会意会到甚么是声音效果了。声音效果是一种录制过程的人造仿效出来的包围感、声学空间电影中音景,音乐唱片、CD也有这样的人造仿效音景的,我们在选购器材时就不能以这种录音去欺骗自己了。
在这里我又引入一个新名词声音罗曼史(sound romance) ,意思是指我们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声音记忆,这些印象往往不容易聆听到新的类似声音所能取代的,我每听到My Way就记忆起Frank Sanatra,听到小城故事,就想起邓丽君,这种情结即是romance。我们在选购器材时,就要以这种录音去,因为自己对他她们的声音最熟悉,最能识辨真假。

前辈应该把文章写好后,逐段“斩件”上谈,让大家有谈的机会吧?——其实,我理解,写文章有思路,但是,论坛就这个样子,把道理写得严严实实就.......嘿嘿,一个音场的概念还需逐步讨论,可惜的是可能会故意纠缠,影响你的原意,分散你的思路的。
TOP
50#

寫到這裡,我覺得又有一種必要將《音响系统XX要》這新命題內容分作上下編討論的是來寫了:上編音响器材XX要,下編討論的是聆聽環境XX要。這樣就較有條理,不容易混淆。
希望大家提意見、辯證、即使是討伐也好,這樣才能找到真理。

玩音響能玩得理性些比較好,這樣才可以省下不少花得不當的枉錢,才可以真正的好聲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