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读后感(几点批判) [复制链接]

查看: 25867|回复: 160
91#

——寻芳不觉醉---「我所理解的声音的密度是指声音的均衡、均匀分布,在听音的感觉上不存在某频段的缺失,同时具有听觉上的厚度和重量感。如果是声音太沉太紧,则不是好的声音密度感,好的声音密度感同时要具有宽松的听感,才会耐听。

声音的密度和声音的透明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需达到一个平衡点或折衷水平,声音才会好听,也就是既有密度又有透明度。

至于音箱的灵敏度高低,并不能作为音箱密度好坏的标准!」

谢谢,寻芳不觉醉兄,请前后对照一下诸君对声音的密度是不是与你的理解相同?我的本意就是希望通过这帖子的争辩,对这帖子感兴趣的音响爱好者朋友对刘先生所写的,是不是理解较为接近甚至相同了。

——Houwei----「真实的舞台当然是音场大层次感更清楚,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音响二十要",这个音场当然是指从音响发出来的音场.所以,音场大而层次感差是完全成立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器材差,乐器的尺寸被夸大了.」

对,器材差绝对会将乐器的尺寸被夸大,100%同意。

——「我认为活生感不完全只是聆听环境在作怪,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唱片都有不同的活生感.都可以单独被评论.至于活生感应该放在音场范围内来讨论还是单独算一类,区别不大,只要能说清楚就可以了,没有批判的必要.」

活生感应该放在音场范围内来讨论还是单独算一类的确区别不大,我不坚持了。批判不批判、必要不必要则各人有各人的主旨,我的批判只希望朋友们能够给予足够的注意,对它的观念就可以更清晰。
TOP
92#

——聆听音乐兄:「声音的密度和喇叭单元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底需要功放提供的能量大,密度也就越大! 」

這句話我又十分同意,声音的密度究竟是不是與能量有關?真的要多作思考討論!
TOP
9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94#

音场大——必然层次感清晰,没有质量的音场是不会大的。
TOP
95#

寻芳不觉醉兄--「请恕我直言,刘先生关于《音响二十要》的定义,例如“速度”、“动态”、“音场”、“结像力”、“形体感”、“层次感”、“活生感”、“高频延伸”、“声音密度”、“声音透明度”、“全频连贯”等等词语,稍有文学功底的人都明白这些词的意思,他提出的这些关键词对我们理解音乐的特性非常有用,仅此就可赞刘一笔!」
我在这里从来没有否定过刘先生在音响界上的成就或者甚么的,我只在这里以自己对此文的理解上,发觉存在有值得批评的地方很多。我认为就是「等等词语」太浅释了,人们很容易地想当然地接纳了,而刘先生文中又缺少科学上的阐述,因此读者每人的理解上就各不相同。
现在帖子里正在试着澄清「声音的密度」就是摆在眼前最现卖的例子,寻芳不觉醉兄对「声音的密度」的理解是怎样的?
「在这些关键词下面他阐述了自己直观性的理解或解说,当然这不妨碍我们自己的理解。千万不要“窥一叶而见树林”!!我想,全面审视这些关键词才是最重要的。」

“窥一叶而见树林” ?我正是全面审视这些关键词才会产生批判的动机,我已经强调过我没有断章取义。
TOP
96#

——Llhu--几个不同观点:
「我还是认为声音密度和声能有关。不赞同和信息量有关。不赞成和分析力有关。因为只播出单音阶也可以感到密度的不同。你所举个例子吧,9尺的Grand级的钢琴和最小的115立式钢琴在弹奏同一个音阶时,你所感到的声音的密度感有很大差异,这和信息量、分析力无关,和不同长度的琴弦、琴箱散发的能量、策动的空气有关。」
Llhu兄这个例子阐述声音密度精采极了,我承认我对刘先生提出的声音密度的了解方向,与Llhu兄的理解方向不相同。我想刘先生本人的理解该是怎样的呢?今天幸亏有这样的讨论机会,问题逐渐澄清了!

Llhu兄这句也是对的:「单位体积的信息量关系分析力。信息少分析力差差反之分析力好。」那么「单位体积的信息量」该不该纳入声音密度的范畴?
Llhu兄:两个同样大小的音场有误优劣之分?有啊,层次、定位、、、所以还是把层次、定位等拿出来为好。
我的意思不是抹去,而是将它们归纳在音场里去,意思是令音场的观念完整统一!
——聆听音乐:「灵敏度越底需要功放提供的能量大,密度也就越大! 」我说的是,不同的功放针对同一对箱子!单元的阻抗是一定的,不会变得,密度是随着功放的功率大小增加的!
同意!但我还不明白灵敏度低的音箱在足够的power 和head room情况下,无论音压高低,聆听感觉上它们的声音密度总会较灵敏度高的音箱丰满得多?
TOP
97#

从波形(WAVEFORM )方向方面探讨「声音的密度」,波形是声压(sound pressure)变化的模式,它的曲线通常以纵坐标代表声压或振幅(amplitude) ,横坐标代表时间。振幅随着输入讯号的频率不断的随着时间连续变化。

根据超位置定律(Law of superposition) 解释,波形是随着每瞬间时间、以简单地线性的振幅形态组合而成。整个频域(spectrum) 就是以无限的、不同振幅的正弦波混合在一起而成。

这超位置定律的另一种阐述是:假如有两个或以上的声波在同一空间同时出现,就能繁殖出代数累加的任何周期的声压,随着构成声波的变化而变化。

从上述分析,「声音的密度」可以说是每瞬间时间振幅的代数累加与时间之间的一变量,在同一空间同时出现,就能繁殖出代数累加的任何周期的声压,随着构成声波的变化而变化。换言之,「声音的密度」是随着音箱每瞬间回放出来的振幅多少而变化。那么好的音响器材、频域越宽阔、分析力很好的前后级放大器、音箱的质素高相应的频域也宽阔,回放出来的声音密度就会高了;当然还要加上聆听环境的良好声学处理!
这样说的话,「声音的密度」是音响系统回放出来的声音好坏,有决定性的作用。
TOP
98#

老爺子,

"當年"比較會討論這類問題的,主要集中在樂音小林,小誠以及我的網站上。其他兩者的網站精華內容是否有將之收集進去,我不清楚。我的網站留言版內容現在是關閉的,所以要整理出來才能一窺全貌。

其實最適合音響XX要討論的地方應是音響論壇自己的留言版,但是當劉氏好聲歌,音響二十要出來之時,台灣音響網路的此類高手們大多已經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不再長駐於論壇網站了,所以這個擂台當時當時喊的半天高,出來現藝的卻寥寥無人。

您這帖子我醞釀很久了。初看時還抓不清您的思路,所以一直不敢著墨,但每回上來第一個便是瞧瞧已經發展到哪了。這是個好題,煩請你熱情不減繼續為文,我這也開始整理思路看能不能有點想法與您分享!
TOP
99#

harvey 在 2005-1-2 21:57:34 发表的内容
houwei兄说"声场很大,但层次感较差."大家一看就清楚了。我读了反而胡涂了!为甚么,因为我不明白声场很大,反而层次感较差的原因;我认为应该刚好相反——声场很大,层次感更清晰了。要知道这里说的声音音场,不是噪音音场;声音音场广阔深远了,该不该层次感更清晰?音场是层次的舞台,舞台大了乐队怎会紊乱起来呢,乐队队员都躺下了?

    真实的舞台当然是音场大层次感更清楚,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音响二十要",这个音场当然是指从音响发出来的音场.所以,音场大而层次感差是完全成立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器材差,乐器的尺寸被夸大了.
TOP
100#

声音的密度是个不容易理解的环节,但正如 harvey 兄所言,对音响系统回放出来的声音好坏,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密度,从物理学角度来说,是质量/体积之比,这里体积就是指音场的大小,在这个音场内,所缊含的信息量越多,声音密度就越大,但是密度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信息量如果掺进太多劣质(比如失真、添加)信息,也会令声音密度加大,但就打破了声音的均衡均匀,令声音变得奇怪起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