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的特性
音乐是时间性之艺术,与雕刻、绘画、建筑等空间艺术能够触摸和可以用眼睛看得到有很大不同。空间艺术是指要利用空间去表现的艺术作品,一座雕塑占有空间;音乐的声音的领域,却牵涉及空间(以空间存在的空气传播) 和时间(它需要时间去延续) ,因此音乐是存在于精神与物质之间,说它是精神的,它却又需要时间的节奏去延展;说它是物质的,但它又不占有实质空间,仅充溢、弥漫在空间里。
音乐的演变过程中(becoming),令人感觉到时间的概念。英文的存在(being)与演变过程中(becoming)两个概念含有特殊意境:being不但是「实质」、「实在」,而且带着不会变动的意识;becoming则带着浓厚的变动的性质,欠缺永恒的实质。欣赏音乐就是从becoming(演变) 聆听过程中,思考变化背后的「实质being」。音乐是透过其「非物质」的特性,来达成它的时间概念。音乐由这个音符之消逝到另一个音符之出现,演变过程相当迅速紧凑而明朗;音乐之变化,能提供一个较鲜明之时间演奏概念。
音乐除了能够表达纯粹时间概念外,还有另外一项特点是音乐不必占用空间,所以能够其变化中助人感悟出时间的过渡。歌剧亦是时间艺术,但歌剧同时要利用空间(舞台)去表现,故此不及「非物质」,「无物」,「空灵抽象」之音乐更能表现纯粹时间观念。
音乐虽然可以视为「非物质」,但乐音可以形容为「可以听出来的物质」,而且更适当之说法应该是「乐音是时间变成可听之物质」,乐音是一项物理现象,称之为「物质」亦不错,但乐音之「物质性格」,却有特别深意——乐音是「时间之物质化」。虽然时间不可见不可触,照理谨凭感官,难以就知其存在。但时间可以听,于是,在听到一连串乐音出现时,人类之心灵可以感受出时间之过渡,这就是「时间之物质化」透过音乐而显现。
我觉得当我在聆听音乐时,乐音的意象会引发我思考的能力,从单纯的生理欣赏进入了心理思考境界,从物质层次进入了精神思想的较高层次层次,到达文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