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对声音的「密度」讨论,证实了「臭皮匠」多了终归会胜越「诸葛亮」。
我在这里首先声明,以下的论述的内容,我曾经花了不少时间,逛过了不少中文HiFi网站,都不能找到较为有系统的、有关解释声音的数据,因此我不能不费力地翻译外国解释声音的数据了。目的只是想将「音响系统的评鉴标准」阐述得远较彼岸更清晰些。
想详细了解音色或音质,并不能以一句:“「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就解释清楚。HiFi该是音响系统的标准了吧?据字义解释,fidelity忠实的意思,HiFi就是以电声器械,在充分发挥频率响应和无失真情况下,高度忠实回放出原来录音的声音。
音乐词典上音「质」已经多年用来代表音「色」,近年来才将音「色」扶正了。
音响系统除了器材还包括聆听环境,要能够HiFi除了器材HiFi,环境也必须HiFi。意思是说在这个聆听环境聆听者所聆听到的声音应该非常清晰、一点也不挤迫、不拥肿、也没有被其它噪音所遮蔽。
我在数篇谈及音响贵气的文章中,重点是论述声学空间(acoustic space) 对音响系统的重要性,甚至说器材对音「色」的影响仅占40%,声学空间占60%。无论是实际的(现场)、模拟的(多音箱环绕) 、或幻觉的(二声道虚幻) 所聆听到的声音,每个音调都携带着空间的讯息,以环境声、合成声的形态出现。它们的响度与残响声音的质感,是我们聆听认知的决定因素,声场的内敛或开扬、大或小,则取决于音场的扩散及音场的自由度,速度活生感的认知却要看聆听环境的Doppler 效应了。
所谓音场的扩散(defuse sound field) ,是指聆听环境里存在着有很多的反射表面、很多的吸音小对象,令声音在这个空间里,同一瞬间产生多次反射(reflection) 与折射或衍生(diffraction) ,结果得到好的声音扩散,和均匀分布的声音能量。
通常我们将这反射部份的声音群称为残响音场(reverberation field) ,残响好坏是以时间恰当去评定。
音场的自由度是说:一个声音空间里,在声音的繁衍过程中没有任何可聆听到的障碍、边界、反射表面等骚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