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601#

這麼多說法,看來要說幾句了。尤其幾位老玩家的理論𣎴敢㫱維,容易從訛傳訛。

抗滑力一定要有的!!!對於一套靈敏度高的系統。

之所以要有抗滑力主要來自溝槽兩側對針尖的作用力之差,之所以有這個力差,是因為刻盤時,從外到內有一個水平側力在推動,形成一個向內針尖運行的軌道。這就是溈什麼針尖向內運動,而不是向外運動。相反,如果刻毋盤從內向外刻則針尖甴內向外運動,那麼抗滑力就應該向內拉。至於離心力的說法,由於速度低,可忽略。其實針尖受到的力,還有很多,摩擦力等,可以不計。


有經驗的黑膠燒友都有體會,如果不加抗滑力,除了聽感可以聽出,尤其一些幼細的針桿,正看會發現是歪的,例如EM丅,VDH,sHLTER,M丫SoNlc等。


當然一些靈敏度低的細針桿唱頭,對抗滑力不容易反映出來,還有低質素的唱臂也沒有那麼明顯,你的唱臂都不靈敏,其他都元從談




如果你發現不了抗側滑力對聲音的影響,恭喜你了,要麼你長了一對辜福的耳朵,要麼你碰上了省心的系統,對力
沒反應。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5-06 23:36:07
TOP
602#

細針桿改為粗針杆。
TOP
603#

讨论很热烈啊,呵呵。
离心力只对盘上的灰尘起作用。
传统理论上,抗滑是为了抵消唱头由于沟槽挤推而向内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强调一下,是惯性。
唱针因为没有施加抗滑力而导致向外歪的可能性为零。

为验证自己的部分逻辑推断,晚上做了个实验:
卸掉抗滑锤,把针压调轻至刚好能循迹的临界点,播放几分钟,一切OK。原来的针压不动,举起唱臂放在同一个播放起点,加上抗滑锤套在最轻的一档,播放。两三秒后,开始跳碟,总是回到前几句内容,循环几次后,抬起唱臂,上半部分实验结束。接着反其道再试:套上抗滑锤,至最轻一档,把针压调轻至刚好能循迹的临界点,播放几分钟,OK。原来的针压不动,举起唱臂放在同一个播放起点,解除抗滑套,放下唱臂播放,一切正常,10分钟后无异常,抬起唱臂,全程实验结束。
假如您有耐心看完这个实验过程,相信会有一个结论吧。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604#

原帖由 goodes 于 2012-5-5 16:35:00 发表
古兄,等你的试听报告,谢谢你!

488 楼已写了哦: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3434-49.aspx
TOP GUN Audio  fans !
TOP
605#

看大家热烈讨论,我也插一下话。

有关侧滑力的问题,说成月经问题似乎也不为过。
如果对力学和几何学有所了解的话,都不难证明,侧滑力是客观存在的。
侧滑力的大小和它对重放的影响跟很多因素有关,情况比较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

就大家说的唱针向某个方向歪的现象解释一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唱针向某个方向歪似乎是常见的现象。唱针之所以向某个方向歪,是因为长期受一个方向的力的结果。

我们知道支点臂的转轴是配套普通的轴承,转轴和轴承间摩擦是客观存在的。而推动唱臂往里运动的力来自唱针。那么有六种情况;

1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不加反侧滑力)大于侧滑力,那么唱针要加额外的力才能使唱臂运动。长时间后,唱针向唱片中心方向歪。
2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加反侧滑力大于侧滑力,那么唱针要加额外的力才能使唱臂运动。长时间后,唱针向唱片中心方向歪。
3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不加反侧滑力)等于侧滑力,这是理想的情况。唱针不会歪。
4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加反侧滑力等于侧滑力,这也是理想的情况。唱针也不会歪。
5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不加反侧滑力)小于侧滑力。长时间后,唱针向外歪。
6    如果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加反侧滑力小于侧滑力。长时间后,唱针向外歪。
(这里还没有考虑唱臂线的应力)

由此可见,加不加反侧滑力,加多少反侧滑力,不仅与侧滑力的大小有关,还与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有关。做好转轴和轴承间的润滑是最容易忽略但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TOP
606#

原帖由 what? 于 2012-5-7 5:20:00 发表
讨论很热烈啊,呵呵。
离心力只对盘上的灰尘起作用。
传统理论上,抗滑是为了抵消唱头由于沟槽挤推而向内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强调一下,是惯性。
唱针因为没有施加抗滑力而导致向外歪的可能性为零。

为验证自己的部分逻辑推断,晚上做了个实验:
卸掉抗滑锤,把针压调轻至刚好能循迹的临界点,播放几分钟,一切OK。原来的针压不动,举起唱臂放在同一个播放起点,加上抗滑锤套在最轻的一档,播放。两三秒后,开

老兄的物理知识还给老师了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是有运动产生的。
您的这个实验前面部分仅仅说明了: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加反侧滑力大于侧滑力。
TOP
607#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5-6 22:46:00 发表
這麼多說法,看來要說幾句了。尤其幾位老玩家的理論𣎴敢㫱維,容易從訛傳訛。

抗滑力一定要有的!!!對於一套靈敏度高的系統。

之所以要有抗滑力主要來自溝槽兩側對針尖的作用力之差,之所以有這個力差,是因為刻盤時,從外到內有一個水平側力在推動,形成一個向內針尖運行的軌道。這就是溈什麼針尖向內運動,而不是向外運動。相反,如果刻毋盤從內向外刻則針尖甴內向外運動,那麼抗滑力就應該向內拉。至於離心力



jacky70兄说的对,一些系统的摩擦力过大,弱化了侧滑力的影响。造成对侧滑力影响的误解。
老兄您对侧滑力产生的原因还是有误解。即使刻纹从内圈到外圈。抗侧滑力的方向也是不变的。原因有2个:其一,由于摩擦而出现的侧滑力比溝槽兩側對針尖的作用力之差要大好多。其二,侧滑力的方向不变。
TOP
608#

请各大侠帮忙看看,此线换臂内线可以吗

古兄此线镀银带屏蔽,日本早年原装信号线,比你给我的线稍粗,回弹力略有点。不知道当臂内线如何,会影响侧滑力吗谢谢!!!看样子很不错的!!
DSC0720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5/7 21:35:25 上传)

DSC07206.JPG

DSC0720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5/7 21:39:00 上传)

DSC07209.JPG

最后编辑hz三潭印月 最后编辑于 2012-05-07 21:43:10
《黑社会的诱惑》进入就很难走出来。阿玛尼LP转盘
TOP
609#

明顯硬了,粗了,影響唱臂靈活性,別費功夫了。上CARDAS吧,才200元,實恵。
TOP
610#

现在买VDH唱臂管线难呀,不现实,问过代理,一定要百米。还是卡达斯实在点````
TOP
611#

我也試談一下偏壓/抗滑力

偏壓/抗滑力主要的影响是改進唱針在唱片槽內的循跡,  但相反的順滑力欲有效地降低唱重(VTF)。抗滑力的正確調整在循跡上大約和增加VTF的功效相同, 所以增加唱重也是改進循跡的另一方法。

抗滑力祗是一个微小的力量, 一般低於其他側向力 (例如唱盤重心偏離或唱針在通过唱片凹槽時的加速力), 所以抗滑力並不是那麽重要,  調校時不需要太執着於絕對的精確度, 很多變數都會影嚮它的最佳值, 因為抗滑力是随着唱針在唱片凹槽的摩擦力和循跡的角度、音樂的訊息動態、唱重、唱針的阻尼和柔順度、唱針型狀和打磨的精度、不同的唱片和唱片上的不同位置而改變。

抗滑力是一个偏側引力, 太多或太少, 將會導致針桿歪斜和引起像弹簧似的相對回彈力, 將唱針升起,針桿會回彈恢愎平直。如果抗滑力不平衡, 唱針會落在唱片不同的位置上。若抗滑力適中, 會平衡了轉動內向的引力, 一個針桿的微小反彈,唱針將不應受到影響而該落在差不多的同一地點。

所以一個粗畧撿查抗滑力和調整的方法就是利用上述的原理, 看看唱針升降的起落點, 然後調整抗滑力度至起落在大約的同一位置上, 同時在前面觀察唱針在唱片上轉動時有沒有向內或外的歪斜, 若沒有的話, 抗滑力應該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其實在基本上並沒有真正絕對準確的抗滑力。

另外一個利用平滑無紋唱片調較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不是完全的精準, 但得出的抗滑力竟然和上述方法的數值差不多。

當失真出現在右聲道時, 表示抗滑力不夠, 在左聲道時, 表示抗滑力過多。

如果在各方面調整得當,抗滑力在調校上的些微差異在聆聽上左右聲道間不應該聽到很大的分別,如果有的话,大多是出現在不同唱片之间和位置上的差别,不妨重新检查唱頭的方位角,然後再试一次!


有人用數學計算過, 柴田Shibata唱針在1.5 gVTF唱重時, 大約只需0.22g0.64g的抗滑力。


抗滑力的計算公式:-


Anti Skating抗滑力(簡稱AS)

AS = VTF * 0.4 *sin(tracking offset angle)

我們也可以利用例如下列的測試唱片來調準抗滑力的, 但很多時候唱重的針壓將要不切實際的加至超出厰家的最高推薦範圍內, 例如其中在Hi Fi News 測試唱片上最難過的18dB一段, 比起要通過Telarc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尾段的炮聲還要難得多。 可惜的是在播放其它的音樂唱片時, 那用得著那麼高的針壓和抗滑力, 那是極端的調整做法,





最后编辑KCC123 最后编辑于 2012-05-08 01:06:33
TOP
612#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5-6 22:01: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5-6 21:24:00 发表
请问通常是歪那一边呢?
是向外歪的,我的理解就是有力通过唱针把唱头向内拽,但唱针受制于沟纹而不会向内,但唱头受力后有惯性向内偏移,久而久之......

无难兄“我的理解就是有力通过唱针把唱头向内拽”-----这个力不就是侧滑力嘛!
唱针向外歪就是长期没有加抗侧滑力造成的。
唱针向内歪原因很多,不过大多数是普通的唱臂,转轴阻尼过大造成的。
以上个人意见,向各位大侠学习了。
TOP
613#

大家都很认真客观地讨论,俺也再谈谈对侧滑的相关看法,与各位前辈交流探讨这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本人写作水平较低,码起字来起来有点吃力,但我尽量用容易看又相对严谨准确一点的文句,希望大家轻松能看明白和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

先定义一下传统的抗滑理论所指的“侧滑”,以及分析其成因。

侧滑的形成,是由于沟槽外侧对唱针施加的不均匀推力造成的惯性。并非很多发烧友平常所说的什么“向心力”、“离心力”之类,在盘面水平的情况下,唱臂所有向圆心方向移动的动力均来自沟槽外侧的推力。

为了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依然以在平地推车子来比喻。如果你不是握着车把,而是用拳头顶着车把推行,不论你用力多均匀,总会有车把离开拳头的时候,因为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差距,你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路微小的不平、车轮、轴承等地方受力的不均匀造成的阻力大小,当阻力突然小于推力的时候,车把就离开拳头了,当车把离开拳头的时候,就产生了运动的惯性(这个与开心果兄说的静止的惯性是两回事),这等同于唱片圆孔的偏心、转速的轻微不均等等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的唱针欲离开外侧沟槽的那种惯性。为了不让车子失控,这时就需要有一股力量来阻挡车子的惯性,这股力量就是抗滑力了。不同于车子,唱片还有内侧沟槽的阻挡,当内侧沟槽的斜面受到这种惯性的压力造成唱针滑开的时候,上面还有还有针压,它们会阻挡和化解这股力量,使沟槽内外侧都受到唱针的压力。

由于唱臂轴的阻力、地心引力等力量的影响,沟槽内侧受到唱针的压力永远要小于沟槽外侧。这里指的是持续的总力量而不是因为唱片偏心之类等原因造成的偶然的短时间的冲力。而事实上抗滑力要对付的,却仅仅是这种冲力而已,但抗滑设置却偏偏是持续不断的拉力,这就显得极不合理。出现这种冲力的时候,抗滑设置是合理的,但大多数时候,它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当然,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发明一种动态的有此针对性的抗滑设置。试想一下,唱针本来受到向圆心方向的推力就大于向外的,而抗滑设置还雪上加霜把唱臂往外拉,时间长了,唱针能不往内歪吗?建议无难兄多实地观察一下由于使用变歪的唱针是歪哪个方向。

另外,开心果兄提到的唱臂轴承的摩擦力和唱臂线的阻力,确实是存在的,而那“六种情况”里所说到的唱针向外歪的现象不会发生,因为您可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只要唱机工作,唱臂就是被外侧沟槽不断地往圆心方向推动,唱针外侧受到的力量永远要比内侧的大,况且还有“抗滑力”在“助纣为虐”。即便是唱针会有“侧滑力”,沟槽、唱针内侧受到的压力也绝对是小于外侧的。外侧施力是主动的,内侧受力是被动的,向内力会因为臂轴、臂线、重力等的阻力而消耗掉部分能量。所以即使不加抗滑力,唱针久了依然只会向内歪。

不妨试想一下,我出力推一个物体,然后物体往墙上撞去,墙上接收到的能量有可能大于我出力推这物体的能量吗???在这里我就是沟槽外侧,墙就是沟槽内侧,物体就是唱针。

(关于歪内还是歪外,再次建议朋友们多实地观察,不要凭想象下结论。)

603楼的那个小实验,虽然很简单,但最起码可以明白一个现实:在循迹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加了抗滑只会让正确循迹变得更加难以实现。而在同样恶劣的循迹条件下,去除抗滑设置不仅完全没有起到负面作用,实际上还起到了完全正面的作用。其实,这小小的实验还可以说明许多的问题。

之前开心果兄说到“您的这个实验前面部分仅仅说明了:转轴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加反侧滑力大于侧滑力。”,这句话是对的,假设侧滑力是存在的话。在这过程中调到最小的抗滑力却还是太大,不正说明了抗滑力是多余的吗?也许您会说我的盘太差,臂轴摩擦力太大或者唱臂线应力过大,我的SR-525唱盘是便宜货确实不够高级,但本人也有细心调试过,感觉这两项指标还不至于大到这样。退一步说,就算我的盘太差吧,坛上前辈们的高级机器太多了,哪位大侠可以花上几分钟做一下这个简单的实验,看看结果是否一样呢?如果还是一样的结果的话会说明什么问题呢?是否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才能有个客观科学的认知呢?

要推翻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理论是件痛苦的事,要改变一种固有的思维也很困难,先入为主的认知特点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尽管我现在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但也许真的错了而我还不知道而已。很希望能有一些有说服力的理论来证明我的观点是错的,让我心服口服。
最后编辑what? 最后编辑于 2012-05-11 04:42:52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614#

楼上的好见解,受益了
TOP
615#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8 9:48:00 发表
不过已经被我糟蹋得不成样子了!再也无法还原处子身啦。。。




注意到,楼主把音箱和唱盘的某些地方都用同一种蓝色来“装饰”还是表现主人的“个性”?还是“调音”只秘诀?请教。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616#

回复 615# 雷笑天 的帖子

雷兄如果认真看贴就知道了,这只是一种调声手段而已。没钉泥胶的器材更好看的多。。。
TOP GUN Audio  fans !
TOP
617#

回复 611# KCC123 的帖子

KCC兄,你這張ortofon測試唱片我也有在用,非常好,對測試唱機綜合性能很有作用,比用普通發燒片測試更准確,廠家的目的就是方便手頭無儀器測試的燒友能夠對唱機有客觀評估。能過的了這張唱片整體指標測試的唱機不多,讓質素低的盤,原形畢露!
TOP
618#

回复 600# 中山张 的帖子

试听了单声道小提琴没有?
其实不单止《谷仓》,很多交响乐的唱片都有那个现象,起初还不唯意,以为这只是录音现场的本质,因为交响乐团乐器的编排,基本上都是左高右低。
直到某次听到了一张格罗米欧的单声道小提琴唱片...........
明显地听到琴的主体在正中,高把位略偏左、低把位略偏右,仿佛感觉到格罗米欧的左手在琴弦上左右翻飞。
单声道的唱片听出了立体感,过瘾啊......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挥之不尽的阴霾。
是心理暗示作怪?是格罗米欧复活?还是真正的听感就是如此呢?
TOP
619#

杰兄,真神也!
听古典音响已到化境了!
TOP
620#

我听的是耳机,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