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913|回复: 819
29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10 8:23:00 发表
上面小实验换上容积更大的暖水瓶,情况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换上容积更大的暖水瓶,与较小的暖水瓶比,(由于暖水瓶口径基本一样大,容积不同而已)观察到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区别:
1、烟雾振动会更激烈明显(吸收作用更大);
2、起始共振的频率会相对比较低(共振的频率会向低频移动)。即体积越大,可产生共振现象的频率会越低(被有效吸收的频率才会越低)。

这就是反复强调微孔吸声“陷阱”要有尽量大的内容积的理由和原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把这个小实验进一步展开:
1、它还可以(定性的)证明吸音棉等吸音材料的应用,能等效于增加闭腔容积,使共振频率降低;
2、吸音的原理是通过物质产生共振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3、吸音棉等吸音材料的应用(参与共振),将大大提高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增强吸音能力;
等等!等等……………………………………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实验感受!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3#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玩HIFI就是设法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出唱片里原有的声音信息。你喜不喜欢这唱片里原有的声音“信息”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电声还原过程中的一切信号损失和一切信号奇变以及防止添加音染。在声传递(重播)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和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减少或控制环境的反射、共振、甚至驻波等产生的“声音奇变”以及“音染”,使我们能够听到相对更多的直达声,使声音变得干净、清晰、“保真”,以利于声象聚焦和声场展开。

但是由于频率越低越难被吸收,业余条件下尽管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对于很低的频率,如二、三十赫兹的频率,被“吸收控制”的量仍然会非常少。所以我们只好尽最大努力去吸收控制它,只有把低频“吸收控制”好了,我们才能够根据低频吸收控制的情况对中高频适当的去进行吸收处理,这样才能够降低中高频的反射及其干扰,获得相对更多的中高频直达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获得相对更多的中高频直达声,才能使声音变得干净清晰和具有“保真”感,也更有利于声象聚焦和声场展开。

非常幸运的是,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耳对如二、三十赫兹这些很低的频率并不敏感,对一些很低的频率人耳甚至还没有肌肤敏感,在比较大的声压下,这些人耳不敏感的超低频甚至能够被“完全掩盖”掉,不会明显影响我们的听觉。因此,只要我们“已经尽力”了,还是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声”(音乐)还原环境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前面提到,“低频没有方向性”常常被误解为“低频没有方向定位”,事实上在一套有些“水平”的系统(包括环境反射控制得比较好的情况)里,我们完全可以获得低频声来自的方向、远近、以及高低的方位感。但是,如果中高频反射太过强烈(混乱)的环境里(特别是小环境里),低频真的会没有了“方向定位”,甚至所有声音的方向定位感都会变得模糊。而且,偏离中心越多的声象聚焦会越模糊(有点类似光学镜头边缘成象没有中心成象清晰的情况)。有时候甚至还会造成声象声场向中心“压缩”展不开的现象。

所以,尽量降低声音的反射及其干扰,获得相对更多的直达声,是听音环境处理的总原则。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5#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松香味兄,
有机会拜读你的文章,学习了很多,我也是在摸索如何改善听音环境,让器材全面地发挥。有几个问题,看看你有没有办法解我迷津。

1。天花的扩散,我目前是用了大陆生产的仿RPG的扩散板,因为天花有一条横梁,所以用了铝金属做了一个架子,然后把扩散板一块一块用螺丝装上去,看了你的文章,是否干脆用木板做一个假天花,然后粘扩散板上去更有效果。

2。房间的四面墙壁,我是先装上10公分的吸音棉,然后钉上石膏板,让房间变成软性房间,在两边的喇叭第一和第二反射点,再铺上吸音材料,把反射控制。乐器的定位更清楚。座位后面则作了木的扩散处理。这样下来,发现在40Hz 左右有一个大的谷底,影响40Hz 的乐器的表现。调整喇叭摆位有点帮助,但还是让我耿耿于怀。

不知道兄台有没有同一样的经验,还是我房间处理要修改。

我的房间是 4.9M 乘6.6M,高是3M。
有空请到我的博客聊天。
http://hk.myblog.yahoo.com/chowhwk2002
TOP
29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newbjman兄的房间在北京已经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了,应该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听音环境效果。
根据您说的情况,以个人意见:


1、天花的扩散应废除。天花就做个大平面微孔吸音掉顶(并包住横梁),掉顶深度控制在30~35cm左右,这样净空间高应该还有2.65~2.70m,视觉看上去也够高了(实际声学空间会高出3.0m许多)。另外注意要分散填入20Kg左右“太空棉”就行。这样吸音掉顶的吸音频率范围扩展的就比较宽,对低频的吸收控制也比较理想,更有利于低频的播放还原,实际听上去低频会更加丰富。(为什么?有时间我会在下面的帖子进行定性分析)

2、“房间的四面墙壁,我是先装上10公分的吸音棉,然后钉上石膏板,”————不知道这些石膏板是否穿孔?如果已经穿孔就对了。如果没有穿孔,应该给它补穿孔(间距5X5X孔径0.5左右)。穿孔后,第一和第二反射点都不必再做吸音和扩散,这样声音应该就比较平衡了。(最多可在第一和第二反射点加大穿孔密度,是中高频多时采取的措施)

3、摆位时注意箱子低频扬声器中心到垂直(六个)反射面同时产生两个以上相等距离的情况。(例如有两个以上相等距离为2.15m时,40Hz的低频就会被削弱)

4、座位后面的木扩散处理,可以废除,也可以保留,自己对比后决定。如果有穿孔石膏板吸音处理,建议废除扩散。

newbjman兄客气了,个人意见,供参考。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2-13 00:56:03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12 23:29:00 发表
newbjman兄的房间在北京已经是非常非常不错的了,应该可以获得非常不错的听音环境效果。
根据您说的情况,以个人意见:


1、天花的扩散应废除。天花就做个大平面微孔吸音掉顶(并包住横梁......


松香味兄,
谢谢你的意见。你一语中的,我曾经试过喇叭摆位离前墙2.1 M,座位离后墙2.1M时候,40Hz 的谷底是差不多负25分贝。现在把喇叭推得尽一点前墙 (1.25M),座位则往中心移动,效果好很多,但是还有负7分贝,我认为理想是把它控制到负5分贝以下。

墙壁的石膏板加上小洞,这工程可否只是做部分,我同是担心工人手工不好,洞打得不齐整,会十分难看,不知道兄台知不知有哪种方法。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有洞的木板,前面有木纹,但是洞不是5X5。

天花你讲到的微孔吊顶,是否用同一方法。市面上有些有洞的天花板,可不可以用。

先在一次谢谢你的高见。


有空请到我的博客聊天。
http://hk.myblog.yahoo.com/chowhwk2002
TOP
29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兄不客气。
间距5X5(cm)是考虑手工穿孔比较困难,且石膏板强度不够容易损坏。孔径0.5cm是考虑太小的钻头容易折断。其实“微孔吸音板”顾名思义就知道孔小且间距密度高,效果就更好。更改间距为8X8(cm)或者10X10(cm),孔径改为0.6cm~0.8cm,也是可以的。当然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主要反映在吸收峰相对突出或是相对平坦方面吧。

微孔吊顶市面上有成品微孔吸音板出售,也可以用同一方法制作,或者用9mm胶合板钉牢安装,刮上腻子后再打孔。8年前我们这里市面上还没有成品微孔吸音板出售,我就是用9mm胶合板钉牢安装,刮上腻子后打孔制作的吸音吊顶,效果还行,而且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对装饰性要求高的,吊顶建议使用市面上出售的微孔吸音板,如下面照片,吸音效果和装饰性都不错的,还有不同颜色可以选用。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99#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但是,普通房间环境里,微孔吸声“陷阱”要有尽量大的内容积!!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00#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松香味兄,

谢谢你无私的作答。
我猜如果整个房间四面墙壁和天花都是用微孔吸音板的话,从美观眼光会单调点。
我准备先来试拆掉前墙和后墙的石膏板,用微孔吸音板来取代,看看效果如何。
这样下来天花,左右墙,前后墙的谐振点都不一样,不会像现在的可能重叠在一个频率上面。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有朋友和我说,要有最理想的低音,最好是前墙是光秃秃的硬墙,这样下来,低音才会顺利的反射出来,软性的设计,低音一定力度有所影响,甚至软弱无力。不知道你这边的看法和经验如何。因为我有另外一个做法是把前后墙都转回硬墙,天花跟你的建议建一个大型的微孔吸音器。这工程比较大,变数也更多,因此又不敢轻易作次。但我看你老经验丰富,因此多问。

其实是问得太多了。在感谢你的用心的回答。
有空请到我的博客聊天。
http://hk.myblog.yahoo.com/chowhwk20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