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217|回复: 819
27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在我们所追求的低频频率里,80-100Hz 这段频率是很重要的,也是常常被大多数朋友所忽略的,它又是我们肺部空间的共鸣点,也是低音鼓的共鸣频率,低频的能量感和弹性感主要也是靠它们来表达。
它们的波长在4.3~3.44米之间,而且是360度全方位辐射传播,并能够被房间的六个面反射,而且,大于1.1mX1.1m(4.3m/4波长)的物体,都能对他们起反射的作用。
同时由于360度全方位辐射对房间的六个面会有不同的入射角,这就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反射波。如果房间较小,以声速344m/s,很短的时间里,声波就已经来回反射了若干次,不用“扩散”,声音早就变得“混乱不堪”了。
这类混乱不堪的声音是我们不希望出现的(尽管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它,但可以设法削弱它,下面会谈到削弱这类影响的方法)。所以,如果房间太小,往往很难获得好的声音效果(但经过有针对性地处理后,可明显改善)。这就是为什么把“环境尺寸大小”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2#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从理论上更加了解了

实际应用中我用2CM厚的吸音海绵就能把两侧墙和墙角的低频驻波处理掉. 当然, 大音量反射严重的问题是另外一回事了
TOP
273#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2-7 0:01:00 发表
从理论上更加了解了

实际应用中我用2CM厚的吸音海绵就能把两侧墙和墙角的低频驻波处理掉. 当然, 大音量反射严重的问题是另外一回事了


2CM厚的吸音海绵是不能吸收掉低频驻波的,可明显有效控制250Hz~5KHz频率的残响时间,对声音“保真”还原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4#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2CM厚的吸音海绵是不能吸收掉低频驻波的,可明显有效控制250Hz~5KHz频率的残响时间,对声音“保真”还原也是有帮助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5#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7 12:16:00 发表
2CM厚的吸音海绵是不能吸收掉低频驻波的,可明显有效控制250Hz~5KHz频率的残响时间,对声音“保真”还原也是有帮助的。


松香味兄请见短信。
TOP
27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由于低频是360度全方位辐射,能够被房间的六个面反射,如果房间的长、宽、高基本一样,某些频率就会由于三个反射共振面的共振频率基本一至,在三个反射共振面的共同作用下,能量迅速积累,使这些频率声压忽然高出正常声压许多倍。声音(声压)能量还能随箱子连续发出这些频率的时间增加而增加,直至房间吸收这些频率的能量与箱子发出这些频率的能量相等时,才会停止声音能量(声压)的继续“积累”而达到一个高声压下的“平衡”。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和结果。

如果房间的长、宽、高完全不样,而且比例合理,三个反射共振面的共振频率就完全不同(分散到了三个不同的频率段上),虽然反射共振都会使某些频率能量积累,但这时候只有一个反射共振面在起作用,积累的能量会小得多。这样,房间环境的声学平坦度就好了许多。

所以,我们认为,听音环境的尺寸比例对听音环境的声学平坦度能产生明显影响。这就是把听音环境的尺寸比例放在第二位的理由。

但是我们希望它能够尽量地平坦,从而能让我们获得尽量平衡的声音还原,这就需要对环境进行必要的处理。处理措施恰当,效果就会是正面的,明显的;反之,则更加糟糕,甚至完全失去应有的声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7#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难道还算是"阳春白雪,和人必寡"么?怎么就只有看的,没有发言的?;P :'(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2-07 22:31:0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听音环境的尺寸大小和听音环境的尺寸比例对听音环境的声学平坦度能产生明显影响,我想这已是被大家所体会并接受的观点,上面也简单地简述了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

1、由于低频是360度全方位辐射对房间的六个面会有不同的入射角,这就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反射波。如果房间较小,以声速344m/s,很短的时间里,声波就已经来回反射了若干次,不用“扩散”,声音早就变得“混乱不堪”了。这是我们所不需要的。

2、听音环境的三对反射共振面,任何一对反射共振的结果都会使某些频率能量积累,使这些频率能量增加、声压提高,从而破坏音乐还原的平衡性;如果其中两对甚至三对反射共振面尺寸基本一样,问题将更加突出。

记得我曾经提到过,对声音(尤其是低频)来说,除了“声短路”原理,和较大面积、较大内容积的微孔吸音版制成的类似“声陷阱”,声音(特别是低频)是很难被有效吸收或者消除。因为声波在不同媒质的界面上几乎是完全反射的,尤其是低频声波。

针对已知的这些主要问题,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问题得到适当控制和改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7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转帖]声学的研究方法与光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声学分析方法已成为物理学三个重要分析方法(声学方法、光学方法、粒子轰击方法)之一。声学方法与光学方法(包括电磁波方法)相比有相似处,也有不同处。
    相似处是:声波和光波都是波动,使用两种方法时,都运用了波动过程所应服从的一般规律,包括量子概念(声的量子称为声子)。
    不同处是:光波是横波,声波在气体中和液体中是纵波,而在固体中有纵波,有横波,还有纵横波、表面波等,情况更为复杂;声波比光波的传播速度小得多;一般物体和材料对光波吸收很大,但对声波却很小,声波在不同媒质的界面上几乎是完全反射。
    这些传播性质有时造成结果上的极大差别,例如在普通实验室内很容易验证光波的平方反比定律(光的强度与到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声波也应满足平方反比定律,但在室内则无法测出。因为室内各表面对声波来说都是很好的反射面,声速又比较小,声音发出后要反射很多次,在室内往返多次,经过很长时间(称为混响时间)才消失。任何点的声强都是这些直达声和反射声互相干涉的结果,与距离的关系很复杂。这就是为什么直到1900年赛宾提出混响理论以前,人们对很多声学现象不能理解的原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80#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2-7 20:00:00 发表
难道还算是"阳春白雪,和人必寡"么?怎么就只有看的,没有发言的?;P :'(

顶一下。目前限于居家环境只能长边摆放,音场深度是不敢奢求了,只求把宽度和定位搞好就OK了。可也不容易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