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8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p25浅谈HIF... [复制链接]

查看: 578208|回复: 819
251#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原帖由 paul少 于 2007-11-29 15:49:00 发表
push.


谢谢!希望能推动交流和普及。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2#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1-27 19:55:00 发表
较低级的音响系统播放出来的声场声象,与高级音响系统播放出来的声场声象相比,就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几乎包括所有的声音信息元素。例如:

环境混响声削弱或者消失;
前后深度的远近感削弱或者......




有这样的感觉
TOP
253#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松香兄并老鬼及邓烧三位:
      回到桂林了吗?
      留声机杂志的订阅电话:010-65277277
                        网址:www.gramophone.com.cn
                        联系人:苏醒  13701378638

            

       我的信箱:GLZ00GLZ@yahoo.com.cn
                    guanlingzhi@qualent.com.cn
TOP
254#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12-2 20:11:00 发表
松香兄并老鬼及邓烧三位:
      回到桂林了吗?
      留声机杂志的订阅电话:010-65277277
                        网址:www.gramophone.com.cn
                        联系人:苏醒  13701378638
......


我已于三点到家,刚刚打开电脑,资料明天发给您。
这次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购碟消费也非常开心,收获非常大。还得感谢兄放弃看展带路引导,欢迎兄有时间一定到桂林阳朔指导交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5#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好专业!
虽然看不大懂,但是对这种精神佩服的一塌糊涂,俺顶,俺顶,俺顶顶顶顶顶顶!!!!
TOP
256#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原帖由 破碗打饭 于 2007-12-3 6:15:00 发表
好专业!
虽然看不大懂,但是对这种精神佩服的一塌糊涂,俺顶,俺顶,俺顶顶顶顶顶顶!!!!


兄弟过奖了,这里并不是专谈“专业”,这些其实就是聊天,结合一些现象谈些用得着的原理而已。了解些原理,目的是为了方便灵活应用。由于个人的理解能力总是有限的,难免有错误存在,这里特别提倡消化、过滤、然后吸收,尤其是过滤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7#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前面曾经说到:吸收处理表面上看会占去一些空间,使小环境更小,其实他的作用恰恰是起到了增大空间的“效果”,声场会更宽更深,立体感更强。实验证明:吸音处理(吸音材料的应用)可等效于降低声速,等效于增大空间体积。

这里另外再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消声室结构————卦限消声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实验室的卦限消声室:净空间为3.6×3.2×3.4(=39.168)立方米。这是马大猷教授在一般消声室的基础上,利用矩形管中用两邻壁做吸声处理使管的有效尺寸加倍的原理,提出来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另外两壁和地面分别用瓷砖和水磨石,形成三个全反射面。这个消声室在构造上等于一个8.0×8.0×8.0立方米的全消声室的八分之一(64立方米)。如果声源或接收点正在三面镜子的交点上,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就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或反射声非常弱,和全消声室完全相同。截止频率为80Hz,本底噪声平均约为13.0 dBA。

卦限消声室的结构(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证明,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可使矩形空间有效尺寸加倍。尽管这是在吸收率非常高的情况下的结果,但它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吸声处理可使矩形空间有效尺寸曾经的结论。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8#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由于许多朋友认为自己的房间层高不够,再做25~35cm的吸音掉顶就太低了,担心影响声音的“高度”立体感表现和声场的宽、深度表现。昨天就还有朋友电话中提出这些担心,其实的确是很有代表性的“担心”。所以反复再次说明,吸音处理(吸音材料的应用)可等效于增大空间体积(尺寸)。
…………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59#

回复: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松香兄;此次去了广州音展也与自文rock他们相聚了,能谈谈感想吗?
TOP
260#

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原帖由 贝多芬蒋 于 2007-12-4 22:59:00 发表
松香兄;此次去了广州音展也与自文rock他们相聚了,能谈谈感想吗?


是的,自文还送了他认为最好的母版刻录CD给我,回来听了感觉非常好。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次广州——江门行,有时间的话准备另发帖,这里就不说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