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关于听音环境的“吸收”与“扩散”、及听音环境处理、浅谈HIFI
前面曾经说到:吸收处理表面上看会占去一些空间,使小环境更小,其实他的作用恰恰是起到了增大空间的“效果”,声场会更宽更深,立体感更强。实验证明:吸音处理(吸音材料的应用)可等效于降低声速,等效于增大空间体积。
这里另外再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消声室结构————卦限消声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音频声学实验室的卦限消声室:净空间为3.6×3.2×3.4(=39.168)立方米。这是马大猷教授在一般消声室的基础上,利用矩形管中用两邻壁做吸声处理使管的有效尺寸加倍的原理,提出来的特殊设计。它只是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另外两壁和地面分别用瓷砖和水磨石,形成三个全反射面。这个消声室在构造上等于一个8.0×8.0×8.0立方米的全消声室的八分之一(64立方米)。如果声源或接收点正在三面镜子的交点上,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就只有直达声而没有反射声或反射声非常弱,和全消声室完全相同。截止频率为80Hz,本底噪声平均约为13.0 dBA。
卦限消声室的结构(在三面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证明,天花板和两邻壁做吸声处理可使矩形空间有效尺寸加倍。尽管这是在吸收率非常高的情况下的结果,但它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吸声处理可使矩形空间有效尺寸曾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