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VV
松香味
felixcat 在 2006-5-1 2:01: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大侠,非常赞同您的讨论方式和方法。其实我觉得我们没必要把时间花费在这个帖子上面,您都看到了,前面的i帖子交流、讨论的效率实在不高;有时想说明白一些道理,却又难免伤和气。所以与其这样浪费时间并且坏了心情,倒不如我们自己听听音乐,玩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反正您都明白,其实有的人现在正是抱着有缺点的东西,而错失了更好的东西。前面我记得说过,对于一些早已被业界广泛验证并且认可的事实,我们不必在陈述的时候每次都证明一次给别人看。其实这个帖子里面所涉及的问题,只要细心地Google一下都有很详细很专业的答案(呵呵,不信的话拉倒),这里我不一一列举,因为我不喜欢Hifi168式的辩论,不想牵涉其中。最后我想说的是:松香味大侠,我支持您。——这是我浏览了前面5页的帖子得出的感受。
vv 在 2006-5-1 11:03:45 发表的内容 这样,这儿就让松香大侠喃喃自语好了,请请~~~
bjm1 在 2006-4-30 21:16:48 发表的内容 由于刻纹刀线圈阻抗低,电流大振幅就大,例如;1KHZ时振幅为0.016MM,100HZ时振幅达0.16MM,再低更大.密纹唱片相邻两声槿之间的距离只有约0.082~0.014MM,如以上情况,将发生串槿现像,所以,刻密纹片时,必须对低频压缩,交叉频率500HZ以下,按6DB/倍程哀减.为改善放音信噪比,使高频段的信号不致被5~7K左右的唱片表面噪声淹没,所以在交叉频率2120HZ以上按6DB/倍程进行提升. 回放时按楼主论述.再来一下我国对唱机行业的产品规格;普及型-频率100~7000HZ,不均度<12,转盘杂音-26DB,失调率<0.5%,1000HZ失真<5%中级型-频率 50~10000HZ,不均度<±3,转盘杂音-36DB,失调率<0.3%,1000HZ失真<2%高级型-频率 30~15000HZ,不均度<±2,转盘杂音-40DB,失调率<0.2%,1000HZ失真<1%
bjm1
VV 在 2006-5-1 14:20:3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大侠有兴致的话,我就只好从命了~~我的唱头并不高档(是否最现代就不得而知)参数:10~55kHz,20~20KHz正负1dB松香大侠何故引用51年资料来讨论呢???
胡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