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音频形式必要性的分析(兼谈LP的优越性) [复制链接]

查看: 25435|回复: 215
81#

JWang 在 2006-3-9 13:55:12 发表的内容

这也再次证明,LP含有比CD更多的信息量。


我讲话是很严格的。上面的是证明的了。用信息量一词也是有用意的。开心果兄理解了这一点。


那你尽管解释好了,我就看着你如何自圆其说。问题是帖子弄了10页了,你越解释就被发现破绽越多,单是前面我问你为何44.1/24和192/24两者的异常你就没法说清楚,现在倒还想用一句“证明的了”来蒙混过关?!还有什么“有用意”的,你现在是写观点呢,还是在出谜语呢,或者是猜灯谜?——废话少说,先把44.1/24和192/24两者的异常解释清楚了再说。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82#

dr kuang 在 2006-3-9 13:32:54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3-9 13:16:32 发表的内容

这个我已经提到了,但就楼主的想要说明的观点而言,什么都不能说明.



能证明“新音频形式必要性”


原来搂主费这么大劲,自己挖坑把自己埋进去就为了证明这个!佩服佩服,还是版筑搭台阶的水平高。
TOP
83#




[/quote]
最后编辑白教堂
TOP
84#

Timme 在 2006-3-9 1:42:25 发表的内容
csdam 在 2006-3-9 1:28:56 发表的内容
你说这些“分贝”不是dB,是dBm,以1mW为参考的................???

不扯这个了,就你的说法来继续举例吧:假如针落地是35分贝,话筒底噪是-35分贝,那么用话筒录下针落地声的动态范围就是70分贝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5分贝-35分贝=70分贝了!!!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85#

zhongruchao 在 2006-3-9 10:26:09 发表的内容
这位老兄显然没弄懂取样频率是怎么回事。他和中学数学课上画曲线是一样的,也就是在X轴方向取几个点的问题,取得点越多画得越精确,信息量也就越大。


老兄,听说过著名的Nyquist取样定理么?请弄懂那个之后再发言,好吗?
TOP
86#


开心果 在 2006-3-8 23:42:37 发表的内容

现在的实验结果是,192/24能抓到的信息确实比44.1/16 能抓到的信息多。说明信号源的信息比44.1/16 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



felixcat 在 2006-3-9 0:03:16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兄,假如现在反过来,现在用CD唱机作为信号源,用LP来作为复制媒介,那必定是LP的复制结果必然不可能完全等于CD唱机的输出吧?——只要有不同,这就意味着丢失了信息,因此同理可得信号源CD的信息要比LP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您看,同样一模一样的思路,现在竟得出相反的结论了。

另外,用回LP作为信号源;假如按照JWang所谓的实验方法,现在用数码格式A和B(格式B高于格式A)去复制它,那么因为数码格式就必然意味着Round Off Error,所以毫无疑问B必定能抓到比A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那么按照“信号源的信息比A和B能容纳的最大信息还多”这个思路,我们就立刻能推出:不管数码格式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肯定比不上LP——您不觉得这个结论比较荒谬吗?

假如说到噪音,我们再来看这么一个例子:把CD抓轨压成mp3,现在我用一台最理想的mp3唱机播放,假设这台唱机的输出完全没有任何噪音,只有纯粹的音乐。现在我用CD和DVDA来复制mp3唱机的无噪音输出。是数码都会有量化误差,对吧?所以必定DVDA能够包含比CD更准确、更多的信息对吧?——所以就推出信号源mp3所包含的音乐信息(请注意这里是音乐信息,没有噪音的)比CD所能包含的最大信息还多——您不觉得这个结论也是比较荒谬的吗?


狡辩!

请把我的原话全部引用,因为它们们是一个整体,断章取义不好。

我的分析过程,技术和逻辑上哪里有错误?
TOP
87#

提个问题:24/48和24/192在20KHz内能记录声音讯息的精度一样吗?
可能要建立在无JETTER这一理想状态下,但现有任何数码声频转换仪器,在DA,AD,DD转换时JETTER都不可避免,程度差别而已。

我觉得在有JETTER的前提下,取样点越多,精度越高。
TOP
88#

Raxel 在 2006-3-9 13:16:32 发表的内容

这个我已经提到了,但就楼主的想要说明的观点而言,什么都不能说明.



能证明“新音频形式必要性”
TOP
89#

felixcat 在 2006-3-6 16:59:38 发表的内容
另外,不考虑个人能力所承受的范围,我觉得这样的比较没有太大的意义。

诚然,任何的复制都是会丢失源信号的某些信息的。44.1/16必定会丢失比192/24更多的信息。但是假如想比较CD和LP在这方面的话,最有说服力的便是:

用同一盘母带,刻一张CD,同时也刻一张LP,比较这两张CD和LP才有意义。假如按照楼主那样,用CD去复制LP,然后比较复制的CD和源信号LP,这样就明显有失公平了;要改进的话,便是播LP的同时,也用这个信号再刻一张LP(也就是说,用LP来复制LP)。这时候比较CD和复制LP的LP,这才最公平的——并且我敢肯定,复制LP的LP所丢失的信号必定比复制LP的CD要多得多。

所以,用这种方法来验证高格式数码比低格式数码的优越性,OK;但要想比较数码和模拟,问题多多啊。


“傻瓜”才会这一比,如何面对结果?公布了结果又如何?这肯定不是啥创新观点
TOP
90#

dr kuang 在 2006-3-9 12:18:16 发表的内容
提个问题:24/48和24/192在20KHz内能记录声音讯息的精度一样吗?
可能要建立在无JETTER这一理想状态下,但现有任何数码声频转换仪器,在DA,AD,DD转换时JETTER都不可避免,程度差别而已。

我觉得在有JETTER的前提下,取样点越多,精度越高。


理论上理想状态当然是没差别的;当然硬件性能不同会造成实际中有些微区别。我问过专门设计ADC的人,他们都说越高速的AD或者DA电路就越难设计,因此我估计还是高取样率高比特的A/D、D/A硬件更有设计的挑战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