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2738|回复: 613
11#

严重关注,期待继续!
TOP
12#

非常好的帖子!
TOP
13#

所以就象CD不能代表数码录音的技术水平一样,LP系统也不是最“发烧”的模拟声源。
而且,这种左右串声的特点会不会更符合现场的情况呢?在现场环境下,人的每只耳朵之间距离非常接近,而不是象录音麦克风那样分得那么开,人的两耳所接受到声音差别其实非常少,如果用两支无指向的麦克风摆在人两耳的位置上来录音,我们甚至无法分辩出那个录音是“左耳”那个是“右耳”。
我甚至怀疑这种串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是LP听感比CD好的原因之一。
TOP
14#

太强了!可能LP铁杆支持者还在思考如何回答,呵呵.
TOP
15#

felixcat 在 2005-11-22 11:21:38 发表的内容
写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这段时间看了众DX的讨论,felixcat从中启发甚多,同时也发现也存在某些普遍的误区,导致的心理因素影响我们正确的听音感受,所以把一些事情总结如下,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不吝斧正。

并不打算把帖子写成专业的形式,因为felixcat对此并不算专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给与正确的认知的最佳方式是在这之前给与正确的直观感受,所以felixcat还是以形象的方式来叙述,中间夹一些必要的严格的讨论。

首先按照历史的次序,先看LP。

1, 立体声LP上的声纹是按什么方式刻制的?

有一些通俗的文章说,“立体声LP的声纹横截面为一“V”字形,两壁夹角为45度,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这一段话,除了最后一句一句之外其余的确是对的。我们接下来看看为何“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的说法是错的。

事实上,刻制在LP上的音纹,并不是我们要听到的声波振动信号,并且也并不止是经过了压缩调解的声波信号这么简单。正确的是:立体声LP的音纹包含了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其中横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两个声道信号的和,其中纵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个差。

不妨这样写:

横 = L+R;竖 = L - R。

这样,立体声唱头从读取出来的“横”和“竖”两个振动信号,经过唱头内部的处理,可以从中分离出左声道和右声道两个独立的信号输出给唱头放大器。

可见,LP上刻录的信号也并非原汁原味的声音信号,而是经过一些处理之后的合并、差分信号。由此也可见LP也并非不存在“同步”问题——假如上述“横”和“竖”两个信号有一丁点不同步,或者两者电平标准不一致的话(比如说唱头内两个线圈安装角度等问题),那么出来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失真——当然,人耳觉得这种失真好不好听则是另外一回事。

上述的失真是有可能产生的。注意到唱头的“声道分离度”这个指标吗?现代Hi-End级别的唱头的声道分离度,不管如何努力最多也只能有40多分贝的原因,就是因为上述“横”和“竖”两者信号之间的配合不能100%完美,导致总会出现左右声道串音的现象。

(未完待续)




哈哈!!!felixcat兄在做科学普及宣传了。谢谢!!请大家关注哟。
TOP
16#

dr kuang 在 2005-11-22 20:39:16 发表的内容
还真有用在非常接近一个点上设置不同角度麦克风的录音技术,而且还比较发烧呢:)




是的,模拟人头的立体声麦克风。
最后还是无法真正的“模拟”成功,问题多多。
TOP
17#

dr kuang 在 2005-11-22 20:14:20 发表的内容
所以就象CD不能代表数码录音的技术水平一样,LP系统也不是最“发烧”的模拟声源。
而且,这种左右串声的特点会不会更符合现场的情况呢?在现场环境下,人的每只耳朵之间距离非常接近,而不是象录音麦克风那样分媚敲纯说牧蕉邮艿缴舨畋鹌涫捣浅I伲绻昧街拗赶虻穆罂朔绨谠谌肆蕉奈恢蒙侠绰家簦颐巧踔廖薹ǚ直绯瞿歉雎家羰恰白蠖蹦歉鍪恰坝叶薄?
我甚至怀疑这种串声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是LP听感比CD好的原因之一。

这个想法显然是错的,若以老兄的想法,录音话筒距离20cm就可以了,但那样得到的录音与单声道的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估计你是不会去听的!
个人喜欢什么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把自己喜欢的就当做科学合理的,那就不妥了...
TOP
18#

felixcat 在 2005-11-22 17:36:48 发表的内容
5. 唱臂的支撑点和转轴(或者对于直切臂:唱臂与固定的横杆)之间是否一定要无摩擦?

这个问题是一把双刃剑:从唱针的角度来看,的确唱臂在旋转(或者对于直切臂:平移)的时候,最好不要有摩擦力;否则的话有摩擦力就意味着唱头的移动会有阻力,这个阻力明显是会影响唱针拾讯的效果的。

既然有摩擦力不好,那么我们就让它做到没摩擦力,比如说,用气浮唱臂,这下应该完美了吧?——且慢,虽然这时候唱针不会受到来自唱臂的阻力,但是考虑一下:唱针是通过针杆连接在唱头上的吧?所以唱针的振动会传到唱头上(通过安装点,还有就是唱头内部线圈的电磁感应对唱针产生反作用力),假如连接唱头的唱臂没有任何滑动阻力,那么这时候,唱头因为唱针左右振动的作用力,也会随之产生左右振动。唱头的这种振动对音质的影响明显是不小的。


这就是为什么唱臂会分为重臂和轻臂、唱头也有高柔顺度和低柔顺度之分,这需要合理的搭配和精心的调较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TOP
19#

enrique 在 2005-11-22 16:59:57 发表的内容
太强了!可能LP铁杆支持者还在思考如何回答,呵呵.




看到最后再说,也许有办法解决掉一些问题。受益非浅。
TOP
20#

yyy9 在 2005-11-22 20:33:05 发表的内容
这个想法显然是错的,若以老兄的想法,录音话筒距离20cm就可以了,但那样得到的录音与单声道的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估计你是不会去听的!
个人喜欢什么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把自己喜欢的就当做科学合理的,那就不妥了...



由于左右声道所记录的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声源信号,有40db的分隔度也相当不错了。
这也不难理解到较为理想的LP系统在还原音乐画面时,既有宏伟的三维效果,同时也能兼顾了中心的密度。
至于用人耳和麦克风相比较,老兄忽略了指向性这个参数,人耳和麦克风的指向性那能相提并论啊。若以左右声道录音话筒距离20cm来录音的话,就必须采用特殊的遮避手段(如大家所熟识的人头录音),但效果也不怎么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