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CD格式里的几点总结和几点容易理解错的概念 [复制链接]

281#

JWang 在 2005-11-25 4:34:59 发表的内容
我看cd就别谈了。SACD彻底打败lp还是有机会的。比如讲Channel Classics的一些个SACD就是非常优秀的。

http://www.channelclassics.com

我这里给拥戴CD的弟兄一个作业做做。用如下的系统来和任何CD机比(除了EMM的,因为我没听过),不管这个CD机价格是多少,你也可用任何的解码,你也以用任何线材。


你没听过好的CD机还是很多的.例如

奇迹777

或者下面这台自称最佳数码音源的APL Hi-Fi NWO-1通吃机

每声道10个DAC,211KHz/32bit,2个时钟.

http://www.aplhifi.com/phpBB/viewtopic.php?t=246
最后编辑Raxel
TOP
282#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
TOP
28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84#

felixcat 在 2005-11-22 11:21:38 发表的内容
写这个帖子的原因是因为这段时间看了众DX的讨论,felixcat从中启发甚多,同时也发现也存在某些普遍的误区,导致的心理因素影响我们正确的听音感受,所以把一些事情总结如下,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不吝斧正。

并不打算把帖子写成专业的形式,因为felixcat对此并不算专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给与正确的认知的最佳方式是在这之前给与正确的直观感受,所以felixcat还是以形象的方式来叙述,中间夹一些必要的严格的讨论。

首先按照历史的次序,先看LP。

1, 立体声LP上的声纹是按什么方式刻制的?

有一些通俗的文章说,“立体声LP的声纹横截面为一“V”字形,两壁夹角为45度,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这一段话,除了最后一句一句之外其余的确是对的。我们接下来看看为何“每一壁上刻录一个声道的信息”的说法是错的。

事实上,刻制在LP上的音纹,并不是我们要听到的声波振动信号,并且也并不止是经过了压缩调解的声波信号这么简单。正确的是:立体声LP的音纹包含了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其中横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两个声道信号的和,其中纵向振动刻制的信号是“左声道 - 右声道”这个差。

不妨这样写:

横 = L+R;竖 = L - R。

这样,立体声唱头从读取出来的“横”和“竖”两个振动信号,经过唱头内部的处理,可以从中分离出左声道和右声道两个独立的信号输出给唱头放大器。

可见,LP上刻录的信号也并非原汁原味的声音信号,而是经过一些处理之后的合并、差分信号。由此也可见LP也并非不存在“同步”问题——假如上述“横”和“竖”两个信号有一丁点不同步,或者两者电平标准不一致的话(比如说唱头内两个线圈安装角度等问题),那么出来的结果将会有很大的失真——当然,人耳觉得这种失真好不好听则是另外一回事。

上述的失真是有可能产生的。注意到唱头的“声道分离度”这个指标吗?现代Hi-End级别的唱头的声道分离度,不管如何努力最多也只能有40多分贝的原因,就是因为上述“横”和“竖”两者信号之间的配合不能100%完美,导致总会出现左右声道串音的现象。

(未完待续)


    认真看过的人(不是那些蠢顶的家伙)就能通过对比此人的前言后语而了解真相!
TOP
285#

felixcat 在 2005-11-25 11:08:25 发表的内容
menn 在 2005-11-25 9:44:01 发表的内容
刻盘速度可变?真怀疑此人是否死读书给秀逗了。


我前面哪个地方说过刻盘速度可变?我说的是刻针往内移的速度,也就是音音纹与音纹间距的调整。



那么就当是我理解能力问题或者你开始时说得不够简明让我产生误会吧。
如果是说现在这个的话,只要唱盘保持了和刻盘机一样的转速,这个问题已完全可以忽略了。
TOP
286#

dr kuang 在 2005-11-27 10:09:19 发表的内容
1:我们在音箱中听到的分离度和现场都已经远低于LP唱头的分离度,所以,LP唱头的分离度问题在音箱系统的重播过程中被“很大程度地掩盖了”。

这一点我不大认同,虽然左耳也会接收到右音箱传来的声音,但和右耳所接收到的是有时间差和音量差,人脑就是靠这些差别来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立体声信号的左右声道之间的差别大部分也就是时间差和音量差。如果把乐队分开左右两边分别录音(不加后期混音的话),是绝对得不到正确因场的。
所以左右音箱在重播过程中声音的混合与用电子手段混音是不同的。低分离度削减了原有的时间差和音量差,会减低立体声效果。
TOP
28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8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8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9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29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3#

重起 在 2005-11-27 12:27:51 发表的内容

所以左右音箱在重播过程中声音的混合与用电子手段混音是不同的。低分离度削减了原有的时间差和音量差,会减低立体声效果。


那么再回故关于MERCURY三声道SACD的问题,当用SACD的两声道输出时,中间声道被SACD机在不调整电平的情况下均等地分配到左右声道去了,那么这时的情况是否最接近于有个未经严重动态压缩(具体可以查阅一下关于MERCURY录音技术介绍的资料),取样频率远高于音频CD格式的,只有母带背噪而无LP背噪,分离度完美的立体声母带?实际效果呢?有设备条件的DX不妨一试用普通版MERCURY的CD和它的SACD音场对比,当然前提是测试的器材在播放普通CD时已经能得到一个三维感清晰,层次分明的音场。
重播过程中声音的混合与用电子手段混音当然是不同的,尤其是后者可以根据“需要”作出很大范围的调整。
TOP
294#

menn 在 2005-11-26 16:48:13 发表的内容
    那按您的理解唱针经过唱片最外缘一圈与最内缘一圈的时间相等?
        


恒转速是什么意思?当然是指转一圈是相等时间,33 1/3转的唱片就是指每分钟转33 1/3圈.不管你是放内圈还是外圈.
TOP
29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6#

Raxel 在 2005-11-27 10:18:20 发表的内容
压缩mp3的时候,有个选项就是joint stereo,或是stereo.

缺省设置就是joint stereo,是一种牺牲声道隔离度,节省带宽,从而提高其他压缩质量的一种方式.


那么就不用JIOINT STEORO的方式来测试就有相同分离度了,这时的音场呢?
TOP
297#

felixcat 在 2005-11-22 13:16:45 发表的内容
3. 上面说了“L+R”“L-R”方式的好处,现在看看它的缺点。

首先第一个缺点就是唱头很难避免的声道串音的问题。其实这也很平常,有得必有失嘛。用声道串音的代价来避免声道之间失真的不均匀,从听感上来看是值得的。

并且LP的声道串音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为何LP唱片听上去音场的感觉和CD会有不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CD理论上良好的声道分离度能够更好地反映母带的音场,但由于各种因素(心理、硬件等等),似乎有些朋友不喜欢这种理论上更加忠实的声音。不过这也没关系,自己选择自己觉得好的那一种就可以了。

最后这种刻制方式还有个缺点:假如录音的时候,一个声道的音量远大于另一个声道的时候(比如说管弦乐团在演奏大编制的作品时,在乐曲的某一段,位于右边的低音大提琴在狠狠地擦弦,位于右后方的长号在拼命地吹,但与此同时位于左方的所有乐器都不演奏),这样子刻录到LP的时候,纵向振动也要出现很大的振幅,这时候大的失真就出现了。

不过不管怎样,当初伯林纳发明圆盘式的、采用横向振动方式的唱片,就因为上一个帖子里所说的种种优点,取代了圆筒式的、采用纵向振动方式刻制的爱迪生式“唱片”。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声道串音的问题不是因为采用了45—45方式引起的,横向— 纵向方式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是由刻纹头和唱头的结构决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它们的等效臂长不可能做到无限长(理论上要做到无限长才行),其二是装配时也不可能做到100%的正交结构。

实际上立体声LP 唱片每个声道都是采用(等效)垂直刻录的,在图二或图三的基础上画图分析便知,这里不罗嗦了。
TOP
29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9#

JWang 在 2005-11-27 2:43:50 发表的内容
1.    你问问题的方式是不公平的。我也可拿个问题来问你,你也不一定答得出。
2.    这个问题是你出的。其真正的科学性是有问题的。
3.    我前面问的问你也避而不谈,我问什么要回答你的问题。
4.    如果假定有一个第三者,即教科书或文献中提出的问题。我到是很乐意娱乐你一下。


那你意思是否说:只有你才可以问问题,并且你的问题一定是公平的,人家一定要回答;人家问问题,你回答不出来,你反而说人家问得不公平?

你回答不出来,就说别人没有科学性,你这也太幼稚了吧?具体哪些地方不科学,你具体指出来。你就会含糊其辞说别人不科学,这是你的惯用伎俩。

问题是你连这个问题都答不出,你还讨论个啥?按你这种理解水平,甚至你手中的LP唱机都没有调校好,还自称听出了LP的好处。真正有水平的LP声音有多么厉害你还没听出来呢。

不管你再怎么磨磨蹭蹭到处找理由,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到底有多少水平。你越这样做,大家也就越知道你的底子。你就接着取闹,接着骂吧,争取把所有脏话都骂出来吧,打肿脸充胖子的文盲。我懒得理睬你,接着下一个话题的讨论。
TOP
300#

JWang 在 2005-11-27 4:26:14 发表的内容
好啊,那你讲讲你是如何调节年那真正有水平的LP。不要回避谈谈听45转的感想。


尽管我一再在帖子里面强调,这个帖子里面不讨论哪种制式好哪种不好的此类问题。但是JWang同志一再挑起这个话题,问这类问题,为了让JWang同志回答前面我提出的那个计算两个方向振动的表达式的小问题,下面对这两个问题作答。

关于调整LP唱盘,我不准备重复那些古老但有效的方法。只不过我调整VTA,使用的是经过精确调整水平位置的数码相机以微距高精度拍摄,然后高倍放大,然后再通过图片准确测量角度,通常这种方法比JWang那种肉眼加小道具观测的方法要准确,并且听音感觉也证实了这一点。

关于45转LP的听感。总体来讲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动态,尽管45转LP在低频的表现力有明显提升(当然其它频段也有类似改善),但是它仍然解决不好背噪这个问题。因此我觉得它在重播中、大型管弦乐录音的时候,给我乐器之间强弱的对比,仍不能让我满意;相反,一款制作水平达到中上等的CD,能够在这方面让我更加满意。比如说,Munch指挥波士顿乐团的拉威尔《西班牙狂想曲》RCA版,和Stokowski指挥同样曲目的Capitol版,在LP上听(这里是33转的,举这个例子只是想描述我的听感;当然45转LP能够表现得好一些),大家可以听出两位指挥的风格;但是在CD上听,我还能辨别出两位指挥家对于乐器力度的调配、控制方面的更细微的不同(请注意,是“更细微”,因此这里并不是说LP完全反映不了这些),这种不同是LP这种声音特点所无法重现的——这并非是器材的原因,而是由制作的特性所导致的。当然,要体会这些妙处,也的确要求欣赏者对管弦乐作品有一定的深度的了解。

当然这些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是说要求所有人都一定要有这种感觉。还是这个老观点:选择自己喜欢的即可。

好了,问题回答完毕,这个帖子里我不再讨论任何比较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请JWang接着回答我前面提出的那个小小的计算问题。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