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869707172737475»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51|回复: 807
71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12#

重起 在 2005-11-20 15:53:52 发表的内容
许多网友说SACD缺少质感。
我听过一些SACD是有觉得太斯文了(too civilized)柔化了,不知是否和SACD一秒钟28.8M级的动态有关?并不一定是动态不足够,而可能是DSD这种录音方式去掉太多“噪音”?
对SACD和DVD-A有比较过的大侠觉得DVD-A在这方面有优势吗?

老朋友,原来您也有这样的听感,不过,我以为是高频部分精确甚至准确了,但是,往往是我们现用的低音系统一直是在cd条件下出来的,他对精微信号基本上“无法考虑”所以,足够细致的低频信号在我们的系统并不能表现出来,而人的听觉往往在高低对比中产生“高下”差异。这样,高音的改善太明显、低音的改善不明显的话,听感上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TOP
713#

坚持LP胜过CD/SACD的几位意见能否统一一下.

有人说听音乐不能用指标,更不能用仪器之类的设备.音乐是要用耳朵听的.而有人又搬出了仪器来说明CD的问题.那么这个说明了LP回放的时候没问题?

请支持LP的几位内部先统一一下意见,我们是否需要从指标和仪器测试来比较LP和CD.免得我们开始谈了,又有人说,指标说明不了问题.
TOP
71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15#

嘿嘿,sacd何止于高频精准,从信号来说,其低频同样是精准的,然,我们的系统重播,特别是扬声器就难以乖乖就范听话地播其低频信号了..........这就是技术领域的进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可以理解的现实,更是sacd有机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但是,录音的源泉如何?的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我倒是为sacd烦恼:没有模拟化水平的考量机制下,大大超前于所有模拟设备的发展,跟声音本质(模拟化)还是没有接近..........
TOP
71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1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18#

开心果 在 2005-11-22 12:47:23 发表的内容

在对样本进行分析时果然发现,在一些时间段内,样本都没有采到峰值。心想如果用这些样本恢复原信号,那么在没有采到峰值的地方,重现的波形将产生失真(幅值变低了)。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就进行了试验,结果就是前面所说的。



呵呵还是没完全看明白。开心果兄这里所说的“样本”,是否指从正弦曲线上面等间隔取的点呢?

另外,Nyquist定理似乎并没有要求每个峰值都要有采样点采到哦?也就是说不管怎么采,只要采样频率大于信号最大频率的两倍,都可以完美地还原(不考虑量化失真)。
TOP
71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22 0:04:36 发表的内容
Tact修正过的信息其数码失真太大?

没有这种感觉!倒是高频信息量特别丰富,特别在宽频系统里。但不排除里面有数码垃圾,哈哈^_^


我倒没有感觉到Tact修正过的信息数码失真,相反觉得效果很好,只是现在的房间用不着了,因此闲置。跟Jwang DX不同。
TOP
720#

面对音响,我们曾经谈了很多音乐性和音响性,其实是模拟性和无机性,音乐性和音响性这些词应该应用到对音乐或音乐演奏领域的形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