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46474849505152»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409|回复: 807
48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82#

leslie 在 2005-11-11 14:53:10 发表的内容
参考STEREO SOUND的一篇文章关于SACD现状
http://www.headphoneclub.com/bbs/read.php?tid=73576&fpage=1


详细分析了模拟,PCM,DSD三者的差异,着重版本的重要性,的确比只认格式的见解高多了.
TOP
48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84#

dr kuang 在 2005-11-10 23:25:05 发表的内容
上面的讨论如何用于解释同规格音频光碟和DAT之间的声音差别?进一步,如何解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如果认为数码录音的CD比LP声音优胜,这个问题就不必讨论)。




dr kuang 兄;你提的问题比较模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你的意思是不是说LP的声音是“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或者数码录音的音频CD的声音也有“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解释这两者声音差别?如果这样,就不好说了。
母带录音方式不一样,声音肯定不一样,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同时制作CD和LP,后期处理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
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后期处理也相同的母盘,同时制作CD和LP,好的CD和LP会有几乎相同的声音。而且我认为,CD还应该胜出。
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好的CD和LP”,指我上一帖中提到的,已经足够重视解决了CD、LP的“瓶颈”问题的情况,不能用“价格相同”的概念理解。
关于CD、LP声音上的差别,上一帖是我的观点和解释。而且我认为CD会胜出。参加你的讨论,主要是想把你提出的主题弄明白。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485#


开心果 在 2005-11-11 11:43:5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1-11 11:04:43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请你理解清楚再发言。
能不能做到?我认为LP、MP3或什么D,不好说,但是CD、SACD、一定能基本做到。

开心果 在 2005-11-11 11:21:31 发表的内容
MP3或什么D是不该加上去的。

“基本做到”是什么概念?用什么来衡量?怎样衡量?是不是现在在用(设备和软件)的都还没有“基本做到”?


望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好声的标准是什么?


松香味 在 2005-11-11 11:53:52 发表的内容

好声的标准是什么?
对器材来说,还原软件的内容。对人来说,就是他所喜欢。为了人说好,软件生产几乎都做了“后期处理”。
你想讨论什么呢?

我不是想讨论什么,我只是想知道你对好声是如何里解的。

如果你是这样理解好声的话,LP系统同样能胜任(在第37、30页johnleeh兄和你的讨论中,johnleeh兄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
TOP
486#

名琴LP 在 2005-11-11 11:59:0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1-10 23:25:05 发表的内容
上面的讨论如何用于解释同规格音频光碟和DAT之间的声音差别?进一步,如何解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如果认为数码录音的CD比LP声音优胜,这个问题就不必讨论)。


松香味 在 2005-11-11 10:32:2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兄;你提的问题比较模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你的意思是不是说LP的声音是“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或者数码录音的音频CD的声音也有“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解释这两者声音差别?如果这样,就不好说了。
母带录音方式不一样,声音肯定不一样,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同时制作CD和LP,后期处理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
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后期处理也相同的母盘,同时制作CD和LP,好的CD和LP会有几乎相同的声音。而且我认为,CD还应该胜出。
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好的CD和LP”,指我上一帖中提到的,已经足够重视解决了CD、LP的“瓶颈”问题的情况,不能用“价格相同”的概念理解。
关于CD、LP声音上的差别,上一帖是我的观点和解释。而且我认为CD会胜出。参加你的讨论,主要是想把你提出的主题弄明白。

七月雨中 在 2005-11-11 10:53:34 发表的内容
同時有LP,CD發行的80年代,都是用后期处理相同的母盘了,但不見得CD比LP好吧.


哈哈!!!松香味你的LP唱头可是压电型的呀,有听音感受吗???




在家里,我根本就不听LP,不等于我不了解LP,我听过的LP达到什么挡次你不完全清楚,开心果听过的LP达到什么挡次你清楚。何必如此?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487#


开心果 在 2005-11-11 22:03:27 发表的内容
望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好声的标准是什么?

JWang 在 2005-11-11 12:03:38 发表的内容
这一点是很重要。记得我刚开始玩音响时,我去一个店里听音响。那店员好心花了很大功夫放上一张LP。我一听就马上认为不好。那时在我头脑子第一个反应就是。这LP哪里有CD先进?CD的声音好出很多。CD具有那种明亮感。那时认为这种明亮感是好声。所以,一个人的好声的定义不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其实好声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当我们说甲声是好声时,就是无意识的将甲声和心中的标准比较所得的结果。

那么心中的标准又是怎样来呢?我认为心中的标准来源于一段较长时间听音的印象和人类听觉特性遗传的综合结果(人类听觉特性遗传的链接如下)。有关人类听觉特性遗传的问题,再罗嗦一句吧,人的一生中,听到最多、最重要的原声之一是人声。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59703&ftdate=20040908&ntypeid=10

所以,当常听CD的人偶然听LP 时,会觉得LP 的声音有点怪。同理
常听LP 的人偶然听CD 时,也觉得CD 的声音有点怪。但将两者比较后,会发现LP 的声音更耐听,特别是听人声时更是如此。因为LP 的声音特性更符合人类由遗传和后天影响共同决定的听觉特性。

所以好声是相对的说法,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分辨那个是好声。





松香味 在 2005-11-12 1:40:38 发表的内容

好声的标准是什么?
对器材来说,还原软件的内容。对人来说,就是他所喜欢。为了人说好,软件生产几乎都做了“后期处理”。
你想讨论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前面已作答。

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TOP
488#


松香味 在 2005-11-11 11:04:43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请你理解清楚再发言。
能不能做到?我认为LP、MP3或什么D,不好说,但是CD、SACD、一定能基本做到。

开心果 在 2005-11-11 11:21:31 发表的内容
MP3或什么D是不该加上去的。

“基本做到”是什么概念?用什么来衡量?怎样衡量?是不是现在在用(设备和软件)的都还没有“基本做到”?


望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好声的标准是什么?
TOP
489#

七月雨中 在 2005-11-11 12:08:19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5-11-11 11:39:00 发表的内容
七月雨中 在 2005-11-11 10:53:34 发表的内容
[quote]松香味 在 2005-11-11 10:32:28 发表的内容
[quote]dr kuang 在 2005-11-10 23:25:05 发表的内容
上面的讨论如何用于解释同规格音频光碟和DAT之间的声音差别?进一步,如何解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如果认为数码录音的CD比LP声音优胜,这个问题就不必讨论)。








dr kuang 兄;你提的问题比较模糊,“数码录音的音频CD和LP之间的声音差别”,你的意思是不是说LP的声音是“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或者数码录音的音频CD的声音也有“固定不变”的一种特色?解释这两者声音差别?如果这样,就不好说了。
母带录音方式不一样,声音肯定不一样,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同时制作CD和LP,后期处理不一样,声音也不一样。
如果用同样录音方式的母带,后期处理也相同的母盘,同时制作CD和LP,好的CD和LP会有几乎相同的声音。而且我认为,CD还应该胜出。
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好的CD和LP”,指我上一帖中提到的,已经足够重视解决了CD、LP的“瓶颈”问题的情况,不能用“价格相同”的概念理解。
关于CD、LP声音上的差别,上一帖是我的观点和解释。而且我认为CD会胜出。参加你的讨论,主要是想把你提出的主题弄明白。

同時有LP,CD發行的80年代,都是用后期处理相同的母盘了,但不見得CD比LP好吧.



七月雨中兄;如果后期处理相同,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你用的CD机不知道是否采取了“多枚(D/A)IC并联的方式”等有效措施改善CD“瓶颈”的问题。
2005年香港高级视听展《原音精选》不知道你听过没有,里面的CD层声音就和原CD版不一样了。后期处理行为普遍存在,LP、CD声音不同,不要轻易说是谁好谁不好。[/quote]


你是否能舉出那一些CD機有“多枚(D/A)IC并联的方式”嗎?好作一個參考,2005的CD層聽過,我覺得不好,除了最後那一首"粱醒波",只是個人感覺.[/quote]


山灵T-300便是用了8枚PCM1704(A/D),每个声道4枚并联工作。国外所谓“参考级”的CD机,几乎无一另外的采用了这种方式。
TOP
490#

问题在于你的这个理论只是通过你对CD系统的经验得出来的,当放到其它格式的数字录音时不适用,换句话说,有符合你的条件(数字录音),但不符合你的理论(数码瓶颈)的现象存在。
这不是竞争问题,如果想证明“数码瓶颈理论”,必需可以适用于“其它格式的数字音源”,否则,你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有问题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