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8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SACD红不起来想到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0136|回复: 807
21#

johnleeh 在 2005-11-1 15:10:36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1-1 15:05:27 发表的内容
倒不一定是成本高,而是更方便,数字工作站多轻松啊,效果不好了洗牌重来,模拟母带剪辑制版多累人啊,还要小心翼翼的。TACET找古董的德率风根开盘机和胆咪来录音是精炖美食,要是EMI,环球也这样搞会疯掉的^_^



资本家追求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利益最快最大化。CEO们有几个是从艺术生产完美周期性的角度看问题的?

是的,别的不说,就说那些再版的那些老的港台流行的唱片,经常有人拿来和以前的老版和头版比觉得很差,我随便问了下华纳的朋友,吓了一跳:一般这些老唱片母版没有了,他们就用老版唱片抓轨下来制作母带出唱片[这算又良心的,还知道老版声音好],一般的就更离谱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缺失得太多了。
TOP
22#

eric 在 2005-10-31 23:15:1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我发现Raxel是SACD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我讲一个事实:有过这样一张碟,同一张SACD,同一台SACD机,播放CD层时比播SACD层好声。所以,无语。当然,我相信这是一个例外。
也同样一个事实,是在周道前辈家听的,克莱伯的贝5交响曲CD版本比SACD版本好声(两张碟,同一台MF的SACD机播放)。


如果我听到1,2张LP比较衰声,我就此认定LP不好的技术,你同意吗?

Norah Jones的SACD双声道是用CD的PCM制作的.其他不合理制作的SACD也有许多.所以不是每张SACD都代表了它应有的品质.画面只有VCD质量的DVD也不是没有.所以这里有2个问题,一个回复顶贴,一个回复E版.

1.你认为SACD在主流市场的不成功是因为它的音质不够好造成的吗?
2.你觉得讨论技术,是应该举特例,还是指整体现象?

我们如果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达成共识,那么讨论会顺畅许多.
TOP
23#

felixcat 在 2005-11-1 0:57:31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假如要批评数码取样里采用的非线性器件导致失真,那么对于LP或者磁带来讲:模拟电路里面的非线性器件和电路的非线性性质也一样严重,比如任何一个电容、二极管之类的都是非线性器件。所以“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这句话也可以应用于模拟录音格式上面,磁带、LP制作、播放时照样会有这样的缺陷。

这里请教一下开心果朋友,对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给出有效的分析,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方法(或者理论)吗?比如说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二极管来做例子,假设二极管的输出电流由此理想公式给出:

[upload=jpg]Upload/20051110391812497.jpg[/upload]

能否请开心果朋友告诉我们:

1. 首先,模拟式磁带录音机和LP刻盘机、LP唱机、唱放等电路里面要不要用到二极管呢?

2. 此二极管输出电流 Id 与二极管两端电势差 Vd 之间非线性二阶项和三阶项的系数是什么呢?

3. 现在假设输入的是一个频率为w的正弦波信号,能否告诉我们这个二极管输出的信号频率是否有变化呢?相位呢?振幅呢?

4. 再复杂一些,假设输入的是振幅相等的频率为w1的正弦波和w2的余弦波之和,并且两者的相位相差 pi/7,那么此二极管输出的信号是否只包含输入信号的频率呢?假如不是的话,还额外产生了什么频率呢?每个频率各自的振幅的表达式是怎样呢?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是什么呢?

5. 以上计算结果能否反映:模拟器件的非线性失真和数码设备的非线性失真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felixcat真心请教,请不吝赐教!

太专业了吧,不适合这里,你想知道结果,结合下面的式子自己算就知道了。[upload=jpg]Upload/200511111573979289.jpg[/upload]
TOP
24#

阿泰 在 2005-11-1 12:20:53 发表的内容
eric 在 2005-11-1 12:18:54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5-11-1 11:50:58 发表的内容
少有D版是因为SACD用家少.:)


不是的,SACD的数码输出才解禁不久,而且目前,中国大陆还没有一条SACD唱片压碟生产线,只有香港有。


市场有需求的话,生产线就~~~


CD淘汰LP不是因为中国玩家多,有人生产盗版,DVD淘汰VHS也不是因为中国玩家多,有人生产盗版.所以没必要拿中国市场说事.
TOP
25#

这个问题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讨论,如果硬件的发展跟不上软件,那么SACD片的所有信息量无法体现出来,当然对SACD有点不公平,我当年也是听了大草先生的古惑去买了台SONY的9000。老实说,听SACD和CD确实不像宣传的那么好。
最后编辑老浦东
TOP
26#

scfan 在 2005-11-1 9:37:31 发表的内容
目前中低端玩CD高端玩LP还是没有谁能取代


scfan朋友,这种现象可能在国内比较普遍。的确国内要找声音靓的CD不太容易。我拜访过这边一些高烧友,他们玩CD玩出的文化的精致度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呢。

噢好像跑题了,还是说回SACD和“非线性器件”吧。
TOP
27#

scfan 在 2005-11-1 9:46:04 发表的内容
是吗?我还一直以为北美都玩DVD-A呢,以为SACD都是欧洲亚洲在玩。。。


呵呵没错。美国高档的电器普遍要比高档的服装便宜一些。美国这边买一台Wadia CD机的价钱可能还买不到一套高档服装呢。
TOP
28#

Raxel 在 2005-10-31 22:39:37 发表的内容
1.建议阅读一下以前LP和CD争论的帖子,里面已经涉及了不少SACD方面的内容.
2.提高一下对SACD的基本认识,例如SACD和CD不只是采用频率的差别,而是编码上有根本不同.同时多声道是全新的革命.从你上面的文章来看,你对SACD不论是本身技术特点,软件环境,市场环境等都处于根本不了解的现状.


基本属实。

我的意思是说SACD不能象当年的密纹唱片淘汰粗纹唱片、CD淘汰LP那样顺利。至少目前在大陆是这样,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音质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我帖子的中心内容就是这个。

如果SACD的音质比CD的音质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的话,情况就不是现在的样子。耳朵挑剔的烧友不会因为价格的原因拒绝SACD吧,黑胶谜的增加并不是因为LP的价格比CD低很多的原因。

就技术而言,细节的东西不了解。但最基本的地方还是略知一二。不论是CD、SACD还是什么D,涉及到模数变换的都少不了抽样这一关吧。SACD只是采用了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的增量调制这一基本形式而已,没必要把它神密化。
TOP
29#

sacd不见得就输给LP,
但sacd确实没能达到自已的预期的效果
最后编辑rraallm
TOP
30#

SACD红不起来是因为没有盗版的缘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