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Raxel 在 2005-11-1 9:52:22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国内怎么有些言论都是在欧美论坛里面没有听到过的.例如SACD被Sony私藏,其他公司发行的不好声?你上个欧美发烧论坛,发表一下,看看有人有和你相同的看法吗?那边玩SACD的玩家比这里多多了吧.
小夜曲
Dr kuang
Raxel 在 2005-10-31 23:38:24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如果是原始母带直接转成SACD的制作,那么音质是不错的,因为你可以获得非常非常接近原始母带的音质,而不仅仅是LP的音质(Sony的单层SACD,滚石摇滚乐队的23张专辑重发等实例).而音质不好的是那些在混音制作过程中经过PCM格式处理,再转成DSD的制作(包括雨果的SACD都是这类).特别是有些根本就是用了第2,3代的数码母带,而不是原始模拟母带.
dr kuang 在 2005-10-31 23:32:33 发表的内容 现在从所得到的消息,以前推出的SACD并没有真正使用上DSD技术。SONY和PHILLIP撒了个弥天大谎,在它们的宣传中,刻意地把它们的SACD和DSD混为一谈,SACD所标称的技术指标,其实是DSD技术的指标,而从未有任何一张SACD唱片达到了由EMM LAB公司开发的DSD技术的指标。一些SACD和原有CD版本听感上的提升是来源于重新制作时,制作者对原有唱片重新混音;而有些听感上没有提升的,是制作者只是使用了SACD的设备把原母带直接转换成SACD格式。
Raxel 在 2005-11-1 0:29:59 发表的内容 这个极高频段底噪的问题,是DSD编码的天生缺陷吧,我们说的是一个噪音来源吗?这个不是加入的,而是编码格式造成的.为什么Esoteric,金嗓子等顶级SACD机都是把DSD信号转成PCM信号后再解码成模拟信号的?就是因为如果直接把DSD信号解码成模拟信号,这些高频噪音要通过比较复杂的手段去除,反而可能会影响到最终可闻频段的音质.能够做好的没有几家,例如EMM Labs是个例外.而Esoteric,金嗓子等采用讨巧的手段,转成PCM后可以比较方便的解决高频噪音问题.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这里http://www.aplhifi.com/phpBB/viewtopic.php?t=194
Raxel
天神
felixcat 在 2005-11-1 9:44:56 发表的内容 scfan朋友,这种现象可能在国内比较普遍。的确国内要找声音靓的CD不太容易。我拜访过这边一些高烧友,他们玩CD玩出的文化的精致度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呢。
loio
felixcat
开心果 在 2005-10-31 22:28:04 发表的内容 抽样,其本质是混频的过程,那就是要通过非线性器件才能实现。多个信号同时通过非线性器件就会产生新的频率,有些新的频率有的就落在听觉范围内,从而引起干扰,这就是数码声的来原。
阿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