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才能获得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呢?18页;亥姆霍兹共... [复制链接]

查看: 41323|回复: 258
61#

松香味 在 2005-9-28 17:50:31 发表的内容
怎样才能获得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呢? ……        松香味  电子邮箱:YS--ZXB@163.COM


第一,录音师要专业。
第二,录音器材要专业。
第三,演奏者或演唱者要专业。
第四,后期软件制作要专业。
第五,重播器材要够档次。

就是这么简单了!!!!
TOP
62#

最后,听声音的耳朵要专业,就是这么简单了!!!!
TOP
63#

第一,录音师要专业。
第二,录音器材要专业。
第三,演奏者或演唱者要专业。
第四,后期软件制作要专业。
第五,重播器材要够档次。

就是这么简单了!!!!

最后,听声音的耳朵要专业,就是这么简单了!!!!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为什么?(未完待续)
TOP
64#

钱+对系统的认知
TOP
65#

对于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功放)来说,他的最大优点就是前置放大做在了功率放大器里,前置到功放输入端的连接距离非常短而且方便可靠。他的最大缺点也因为前置放大做在了功率放大器里,容易受到大功率变压器的电磁辐射和热辐射的影响。因此,对于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功放)来说,前置放大部分的处理及注意事项除了上面说的关于前置放大、LP均衡放大等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外,最重要的重点就是电磁辐射的防治和热辐射的防治问题了。
在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里,电磁辐射的干扰对前置放大部分来说是非常“至命”的,完全不是“信噪比”降低那么简单的问题,动态失真和动态干扰可能是尚未完全了解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里的前置放大部分进行电磁屏蔽显然非常重要。但是,包括进口品牌在内,大多数的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其前置放大部分都没有进行这样必要的处理,虽然有的声音已经不错,但是和分体机器相比,优点不但没有表现出来,缺点反而比较明显。就其原因,主要就是电磁辐射的动态干扰引起了动态失真,动态失真反过来又加巨了动态干扰的结果。这种干扰的结果在小信号时表现为“信噪比”降低;在大信号时表现为失真。所以,小信号(小音量)时往往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都不会输给分体机,大信号(大音量)时,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都不是分体机的对手,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设计上让前置放大部分尽量远离大功率变压器,以减少电磁干扰;
2、用镀铜钢板对前置放大部分进行电磁屏蔽;
3、使用优质信号线进行机内连接,并注意连接信号线屏蔽;
经过采取这些措施,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的主要缺点之一——电磁干扰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而且其优点是不可否认的。

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热辐射影响;热辐射会使前置放大部分的元件产生热噪声,“信噪比”降低。对于这个问题,以目前电子元件的制造、生产、技术水平来说,低(热)噪声的电子元件已经达到了非常理想的程度,完全不是二十年前可比的了。只要用心选择低(热)噪声的电子元件用于前置放大部分和电压放大部分,“信噪比”就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甚至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不过,前置放大部分的通风、降温还是应该尽量注意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并将其解决,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就能够拥有优点,又“克服”缺点。做得好的合并式音乐功率放大器就完全可能超越同价位分体式音乐功率放大器。
(未完待续)
分体式音乐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是明显的,一方面是可以减少功率放大器大电流下电磁辐射的干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功率放大器大电流下热辐射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正确认识他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我们就很可能不能发挥他的优点,也不能克服他的缺点。
比如:有人喜欢把分体式音乐功率放大器的前置直接放在功率放大器的上面,这样一来,功率放大器在大信号电流下的电磁辐射干扰就还有可能对前置产生一定的干扰;热辐射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这样的做法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分体设计的意义。如果前、后级连接线材不够挡次或者连接不恰当,不但没有发挥分体设计的优点,还多了一个“连接不恰当”的环节,怎么能够发挥水平?
所以,用好手头上的器材,还是要“用心”的,只要“用心”,会发现很多问题还等待我们去重新摆弄。
(未完待续)
TOP
66#

不管我们有没有能力购买高价器材、或者有没有能力去DIY器材,只要我们尽量地学习和掌握一些与音响、器材包括附件、“房间环境”的原理及作用等有关的知识,加上你的“用心”,手上的器材才有可能发挥极至,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才会向你靠近。
摄影——高级的镜头没有人“头”重要;
音响——高级的器材同样需要人“头”去发挥。只要人“头”够水平,就可以把比较低档的器材玩出超越“自我”的水平并超越更高价格档次器材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高级的器材同样没有人“头”重要。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67#

好文章学到好多知识!!!!
TOP
68#

根据自己听音取向来选器材,怎么能按价钱来取?
此外,你坐在音响前听到的声音,80%是通过反射(包括漫反射)到你耳朵里的,因此环境绝对重要。
TOP
69#

空腔共振

中低音单元的防尘帽或高音单元的球顶尽管从表面上看毫无害处,但是防尘帽与磁铁极块之间的空间却形成一个小共振腔。这方面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70年代初开发的KEF B110 Bextrene中低音单元(被用于BBC LS3/5a)。

这款单元可能是最早的一种商品化高质素中音单元,但它也存在好多问题,例如效率低,功率承受力不足,以1.5kHz为中心宽达一个倍频程的响应峰(由分频器纠正),以4.5kHz为中心的3 个高Q值峰(BBC设计的3 阶分频器只能将其略加衰减)。音响评论员把这些峰值错误地归因于高音单元,它们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理应是由防尘帽共振造成的。

70年代流行的一些高音单元,包括Audax和Peerless 1"软球顶,也在9~16kHz之间具有类似的共振峰,通过在球顶和极块之间充填毡垫可以部分地阻尼掉。因为软球顶的内耗要比B110的防尘帽强得多,因此共振也宽得多,而且幅度也只有1~3dB,但还是存在的,敏感的听音者会察觉那种令人疲劳的特性。

不难想象,当年大路货扬声器中所使用的苯酚塑料,玻璃纤维和硬纸球顶的问题是非常糟糕的。(哎,有谁还记得BIC Venturis? Cerwin-Vega? Rectilinear? JBL L100? 我年轻时曾销售过这些可怕的产品,等着顾客用它们试听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面”。)

返回现在,优质的中低音和高音单元以两种方法来躲避这个难题:北欧厂商Dynaudio, Scan-Speak, Vifa和seas采用开口式极块组件;法国厂商Audax和Focal采用子弹头式的极块扩展,完全取代了防尘帽。

采用开口式极块在传输线中阻尼球顶的背面波的最著名的产品包括:Dynaudio Esotec D-260, Esotec T-330D, Scan-Speak D2905/9000高音单元。它们在Sonus Faber(世霸)的Extrema 以及ProAc(贵族)Response 3扬声器上的运用证明这一技术是很成功的。

相反,Focal T120 和T120K则在未加阻尼的空腔上使用刚性的玻璃纤维或KEVLAR内凹球顶,其工作范围的高频端呈现一系列高Q值峰,这是由共振腔与刚性球顶的第一次分割振动相互耦合生成的。我对于这些单元开始供应时受到的普遍称赞感到困惑,我不喜欢它们的音色,测试数据也没有特别之处。

然而从各个方面看,新型Focal钛球顶T120Ti和氧化钛球顶T120Ti-O2都十分出色,最近我在试听采用该单元的扬声器时感觉很好。
(未完待续)
TOP
70#

删除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0-03-10 00:27:5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