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才能获得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呢?18页;亥姆霍兹共... [复制链接]

查看: 41246|回复: 258
41#

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其实是一种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目标。
约束我们达到这个境界的条件太多太多了。从录音对象的声音本质和录音环境;从录音设备是否准确平衡;从录音前到录音后的转换、保存;从音乐载体的制作到还原;从小信号的传输、放大到功率信号的传输;从功率信号的还声;那一个环节不是都十分重要?
所以,既然“发烧”,就需要有十分的耐心,十二分的细心,十二分的努力。只要自己有能力做到的,尽量做到。
TOP
42#

一笑而过kk 在 2006-2-2 11:51:22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总要分个主次了?其实要想好声,环境,器材,软件,每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正确!!!
TOP
43#

心情也很重要
TOP
44#

一笑而过kk 在 2006-2-2 11:51:22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总要分个主次了?其实要想好声,环境,器材,软件,每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严重同意
TOP
45#

对于环境的处理,已经有不少文章讨论了,如果需要,当然也可以在这里讨论。

下面谈谈器材;那么,器材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些怎么?

器材包括音乐信号源(CD、LP等)、音乐信号处理放大(前置放大、LP均衡放大等)、音乐功率放大(功放)、音乐功率还原(音箱)、线材、电源及附件等。

电源是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我就先说电源吧:所有的电器对电源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超过了规定的“宽容度”,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比如说电视机、VCD、DVD等,给它加上个功率足够的电源滤波器,图象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就会有明显提高。
电源的质量主要包括电源电压稳定度、供电电流的富裕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要求“电源内阻”尽可能的小。另外就是要求电源足够的“干净”了。
任何导体常温下都是有阻抗的,这个阻抗影响最明显的路段就是从你小区共用的变压器到你的音响系统之间的导线了;小区共用的变压器的质量影响也是明显的,可是我们无能为力;小区共用的变压器到你的住宅之间的导线质量同样有明显影响,多数情况下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但是你的电表质量和铡刀质量包括保险丝质量,以及从你的电表到音响系统之间的导线,我们就完全有能力、有必要引起非常的重视。有人在评价音响系统电源线时说的如何如何,却没有介绍他是否“拉”了音响专线,音响专线又是如何?插座又是如何?这样的评价结论就很有局限性了。想想,外线路质量不好,怎么能发挥音响系统电源线的潜力?顶多起到了“阻断”极高频干扰、部分净化电源的作用而已;对于没有屏蔽结构和地线接地的情况,连这个小小的作用都不可能有,如谈表现?……。
(未完待续)
TOP
46#

“环境,器材,软件,每一样都是很重要的”,“发烧”的确如此。由于录音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过程,我们能够左右的或者能够“努力”的,大概就剩下环境、器材(包括线材)的选择、搭配和“调教”了。在这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每个发烧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去充分发挥潜力,包括环境的潜力、器材的潜力、口袋里银弹的潜力。
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总是会有经验积累并逐步走向“成功”的。这就是“发烧”乐趣。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TOP
47#

足够的“干净”的电源,最好的办法就是独立的电力变压器加音响专线。这个投资就大了,绝对大多数的发烧友都不可能“发烧”到这个程度。那么我们就只有采用“电源净化器”了。电源净化器的种类也不少,但是不管那一种都无形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增加了“电源内阻”;不过,功率大的电源净化器,它的“电源内阻”就比较小,副作用也比较小;反之副作用也比较大。
总之,关于电源净化器,我个人的观点是能不用就不用,要用就上功率大的。
什么叫做“能不用”呢?个人认为电力变压距离比较近(30米以内),而且电力线又足够粗,附近又没有工厂企业及大型用电机械,电力干扰少的,就叫做“能不用”。反之,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定了。
什么叫做“要用”呢?个人认为电力变压距离比较远(500米以上),而且电力线又不够粗,附近又有工厂企业及大型用电机械,电力干扰严重的,就叫做“要用”。这种情况,要用就上功率大的。以尽量减少其副作用。
(未完待续)
TOP
48#

上面说了音乐信号源(如CD、LP等)电源净化方面的问题,现在谈谈音乐信号源“避振”的理由。

不管是LP或者CD、DVD-A、SACD,“避振”为什么那么重要呢?一方面信号源头出了小问题,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就是大问题。另外一方面,“振动”会造成“信号源”引入失真。但是LP与CD、DVD-A、SACD由振动干扰引入失真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振动干扰对LP来说,后果主要是通过振动干扰唱头,使唱头被迫附加了多余的信号和改变了原来的信号;振动干扰对CD、DVD-A、SACD来说,其后果就比较复杂,主要的方面有
1、干扰光头正确读取数字信号;
2、干扰电路稳定工作;
3、干扰“晶振”频率的稳定性;
4、在电路上可能产生“微电效应”等。因为导体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晶格”发生变化,就可能产生“微电效应”。压电元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选择反应灵敏的材料制造出来的。
因此,音乐信号源“避振”就完全有理由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器材系统内部产生的振动如变压器的振动等,危害就更加大,如变压器的振动它无形中产生了许多的干扰信号电流,这个干扰信号电流可不是“微电效应”的量那么小,他会比“微电效应”电流的量大千万倍。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当我们把他解决后,你会发现“原来这器材的水平是这么的厉害”。
(未完待续)
TOP
49#

小夜曲 在 2006-2-2 12:23:01 发表的内容
一笑而过kk 在 2006-2-2 11:51:22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总要分个主次了?其实要想好声,环境,器材,软件,每一样都是很重要的。


正确!!!


是的!当一个“环节”成为了系统的“瓶颈”时,他才变成“主要”的,否则每一样都很重要。
TOP
50#

对于环境和器材,我们应该注意些怎么?

首先谈谈环境;环境可以看作是音响系统的一个部分,因为器材必须安置在一个听音环境里工作,这个环境往往就是我们的六面体房间。它能够严重地影响器材水平的发挥。它对音响系统产生影响的主要形式有:声波反射,声波共振两个方面。
由于环境六个墙面对声波的反射作用,严重地扰乱和影响了原来声音的发声方向特征,至使“声透镜”不能很好地“聚焦”,造成声场混乱;声波的反射叠加,同时严重地扰乱和影响了原来声音的发声音色特征,使原来声音的音色发生变化,造成音色特征失真的后果;另一方面,声音还能够在这个六面体的环境中经过声波叠加作用和多次反射叠加积累的作用,由房间长、宽、高等特征形状因素等决定,形成特征明显的共振或者驻波,严重地扰乱和影响了原来频率响应范围“声压”的平衡,造成频率响应范围“声压”失真的后果。
因此我们说,一个“不合格”的听音环境对音响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声场聚焦定位混乱;2、造成音色特征失真;3、造成频率响应范围“声压”平衡度失真。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听音环境进行适当的、科学的处理。完全消除声波反射和声波共振,业余条件下是办不到的,专业的消声室也只能做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已。由于不同的频率遇到物体能被吸收的比率不一样,频率越低越不容易被吸收;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频率吸收比率也不一样,体形较大且不规则的物体低频的吸收比率就比较高;
因此,业余条件下对听音环境进行处理最最重要的是注意平衡。重点处理对象应该放在低频上,否则,高频“相对”吸收过量时,声音将变得“干”、“死”,失去活力和贵气。这也是最最容易发生的情况。
(未完,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