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巴哈,《一次听感记实》 [复制链接]

查看: 42428|回复: 226
51#

巴赫也是一个容易被极端化的话题。
TOP
52#

忽然想到一点。。。。如果以宗教来划分或区别的话,我可能一辈子只能拿巴赫的音乐当个“声”听。。。
本人信佛的。。。。
但是很荣幸,尽管所属部门不同,但是我还是可以在巴赫的音乐当中收获到“我能获得”的快乐,够唯心的吧。。。
抬头向着天,我都不知该感谢谁了。。。。
呵呵

不知道现在写音乐的那些人是否会操这么多的心,在宗教和哲学等相关中“提炼”(可能用词不准,高中没毕业,大家将就看)音乐。。。。真能那样的话,我辈听众可谓有福了呢。。。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53#

原帖由 chopin 于 2010-1-13 15:33:00 发表
越是简单的玩意越是容易被YY,其实巴赫的很多东西(如平均律)不过就是练习曲而已,和如今很多琴童弹的“拜耳”一类差不多,挺好听的。我几乎把平均律雷打不动的当成早餐的背景音乐,习惯了,不然咖啡面包不好消化。


严重靠谱儿的回帖,万老楼顶欲表达的主要意思似乎也是这个。

说句半开玩笑的话,真有心感受宇宙上帝神佛阿拉什么的,您听克莱德曼也一样成功。

俺其实一直固执地认为,拿人鼓捣出来的这点淫巧玩意儿动辄跟“宇宙”去搭哈上,总是不大好意思的。mzl兄据说是学天文的,想必也是不难理解俺言下之意的。
最后编辑bodyheat 最后编辑于 2010-01-14 20:02:47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4#

巴赫的音乐怎么来的?
TOP
55#

回复 1# 万众 的帖子

好帖!

初中那会刚开始听音乐的时候,看了些音乐评论,搞的我也习惯对各种音乐充满想象,神话各种东西,尤其是作曲家或者演奏家临终时候的东西,那更是离谱得没了边儿!听巴赫就试图从里面听到上帝,听马勒最后的交响曲就要体味生与死,勃拉姆斯最后几组钢琴小品就要想象老头晚年孤单一个人在家门口那片湖边散步的场景,舒伯特最后几首奏鸣曲就要感动于他临终贫困潦倒疾病缠身但是写出的作品又是那么纯净乐观,数不胜数。真是可笑,我当时一个十五,十六多岁的孩子,又懂个什么上帝,又有个屁生与死可体味的!

但是后来发现,在音乐充满想象对音乐演奏来说未必不是一个良方。弹的时候,心中有一些想象,编一些小故事,小对话,出来的东西真的是不一样!来到这边学琴,发现以前还真是欠这个,老师在嫌我有些乐句味道不到的时候,总是边示范边配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台词,配上表情,让我领会。接着换到自己,脑子里想着老师之前的台词和表情,手指慢慢按下去,瞬间出来的声音都不相信是自己弹出来的,神奇的很!更神奇的是,弹琴时候如果带着自己的哪怕是极为主观,无厘头的想象,出来的东西味道往往都被周围人认为是比较“正”的,他们当然不知道我脑子里想的小台词,小故事。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很多时候都有着类似的理解。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最近一直在被这个问题困扰。

看过郎朗与艾申巴赫录制贝四的纪录片的朋友们可以注意一下郎朗在片子打了很多比喻,描述了很多他弹贝四时候的想象,很有意思。他对弹第二乐章开头时候脑子中的想象,很无厘头地把开头比喻成一对夫妇间的对话,"please, give me a chance", "No!" .....各种无厘头的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无厘头,他手下出来的东西我觉得是非常到位的,不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弹的。我总是怀疑,这种对音乐的想象,甚至是这个故事本身,非常可能就是格拉夫曼或者其它前辈大师教给他的,国外音乐教育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养。音乐中的想象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最后编辑IUB 最后编辑于 2010-01-14 21:14:30
TOP
56#

55楼IUB:

    技术,内含;形、神……等等这些关系属文艺理论,亦即美学研讨之事。本人也长时间学习琢磨这个问题。如要在帖中讨论,确有困难。
  音乐是个筐。任何人都可以往里装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除学习本专业外,亦需要有多种知识、経历、体验的原因。也才会有“功夫在诗外”之说。
  难点在于,想象往往是形象的连接,既不能完全用概念陈述。又不是混沌无物的。这种想象怎么进八一个音乐家的作品及演奏中的,其实,连艺术家本人也说不清。一个人的知识、经验、经历、所见所闻、都会无形地影响一位音乐人的创作。
   但是,这决不是说你可以把欢快的音乐演奏成葬礼,把圣咏唱成芭蕾舞曲。音乐的基本要素只会使你产生相关的联想。而不是毫无依据的胡思乱想。
   C大调的调性是开放光明的,上行音阶只会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这是任何一个音乐人与欣赏者都明白的。谁也不会有反向的感觉。除非他是音盲。“如色盲辬不清红与绿那样。”
   因为年轻时也有过同样的问题。啰嗦几句。祝学习顺利。
在G弦上……
TOP
57#

感觉巴赫不能说(最多说说创作背景),入于耳,存于心,止于言......
却话巴山夜雨时
TOP
58#

海涛兄:

     巴赫的音乐怎么来的?

   是巴赫用手在谱纸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写出来的。“很可能用鹅毛笔” 。嘿嘿…答对了可得奖一块桂花糕哟。
在G弦上……
TOP
59#

回复 53# bodyheat 的帖子

                        其实根源来自巴赫的职业.阿门........................
TOP
60#

我离巴赫很近,但巴赫离我太远........
因为杂念太多而“静”不下来,因而总触摸不到巴赫。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