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巴哈,《一次听感记实》 [复制链接]

查看: 42423|回复: 226
11#

语言是思维的枷锁
音乐是一种高级语言,高级之处就在于更大限度地突破了枷锁,更好地传达了语言背后的“理念” 但毕竟人们还是喜欢走进语言的死胡同
对于作曲家来说一段音乐是已经在脑海里成型的,这时候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确实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是一段思维的综合表述,可以包含一切先天综合判断的基本范畴(时间性,空间性,因果性,同一性。。。。) 之后要做的只是赋予它实体性,于是我们把它们转换成了乐谱并用声波作为载体传达出来
对于学院派研究巴赫甚至计算赋格就好比追求女孩只研究情书的写法,送礼物的样式,约会的设计等 但要是在那背后没有真正的爱那也只是浪费时间
也许你可以和巴赫写得很像但你永远不具备那个灵魂
而通过巴赫的写法去联系科学也只是我们的思维在进行以同一性为主的判断 要想得出宇宙的真谛完全是无稽之谈 用叔本华的话说“此时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爆发出了不可抑制的笑声”
巴赫的音乐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所谓纯粹理性那是建立在你可以感知一切感性感情的基础上,一个自以为理性内心却没有爱的人的理性并不是纯粹的,只是一种变向的自我欺骗和真正的愚昧 巴赫音乐的本质就是爱和感情,这种感情足够巨大以致于人们往往认为他没有感情,他是超人,是不正常分子,他在描写上帝,于是试图通过他的创作法去解析他 要是巴赫知道了他会觉得人们是多么的无情
巴赫的确联系着宇宙的真谛 因为人类最神秘最无法解释的力量就是爱!纯粹理性只能驱除你眼中的黑暗和乌云,让你认识到人类即使再如何地深入自我,深入外部也无法逃脱出爱的力量(没有灵魂的人免谈)
音乐是人生一辈子的境界,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 常看到音乐专业的人士挑爱乐人士的刺,这实在不太好
每当听到小梅的2套小无就感动得欲哭无泪 首先是一个真正拥有天使心灵的少年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神秘体验 更感人的是这样一位真正高尚的人在经历了自己以及他人巨大的挫折后的沧桑感,立体声的小无中带有一种尖锐的疼痛 不变的仍旧是对于爱的执着!
TOP
12#

回复 11# biddulph 的帖子

就是,我们如何理解乐圣说的“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最好的音乐必给我们一种启示,而这种启示若与宇宙核心无涉,那它就不是启示,那它又怎么能比哲学更高?音乐是纯感性的,我反对这句话;如果是这样,跟酒足饭饱了拍拍肚子有什么区别?音乐的最高启示必是神秘的,这是它的终极魅力所在——谁的音乐最能担当此义,非巴赫莫属。听不到没关系,总有一天会听到,毕竟没有几个人能与永恒沾边,
最后编辑shenming 最后编辑于 2010-01-13 14:13:06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13#

放飞我心...............................
TOP
14#

越是简单的玩意越是容易被YY,其实巴赫的很多东西(如平均律)不过就是练习曲而已,和如今很多琴童弹的“拜耳”一类差不多,挺好听的。我几乎把平均律雷打不动的当成早餐的背景音乐,习惯了,不然咖啡面包不好消化。
别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
TOP
15#

音乐是一种艺术,说得好听一点,是最高级的艺术。其实音乐也很简单,她是一种声音的排列,而这种排列到了音乐家那里,经过精心安排或妙手偶得,就会变成美妙的音乐。不怕大家见笑,我是经常提到巴赫的音乐与宇宙有关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都可以归之于上帝,就像有人称莫扎特是上帝一样(这是索尔蒂说的),所以我认为巴赫与宇宙有关也是“合法的”。我一般不看别人的唱片评论的,我只是自己认真听音乐的,所以我的理解可能和大家不同。

音乐与人的身体健康情况都有关的,比如一个人喜欢巴赫,那有可能说明这个人渴望内心平静,如果一个人喜欢TAS,那也说明这个人的体质很好,他能经受强烈的声音刺激。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可以抒发,可以欣赏,当然也可以不喜欢。我们不要认为懂点音乐就很了不起,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说得不好听就是玩物丧志。但一位朋友和我说过:玩物丧志很牛逼啊。南怀瑾说他的最高理想就是终日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看人家这个境界,大家还需要不停努力啊。所以说,喜欢音乐只是很普通的一种娱乐方式,上论坛当然就可以理解得更简单了。

回到巴赫,不知大家是否了解施维策尔,他是巴赫专家。施魏策尔认为:“.巴赫音乐中除那些直接为宗教仪式而创造的管风琴曲、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外,其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他的音乐,简单的也就是最复杂的,是最基本的点、线、面的复杂变化,接近于数学与逻辑。”这是对巴赫比较权威的一种解释。不知大家是否有共鸣?这里,他提到“数学与逻辑”。

最后我再说说:其实一千个人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这是我和万老认识不一样的根源。其实有不同看法好啊。但你不能用你的观点来否定我的看法,因为我们的角度和文化背景等等都不一样。但有不同意见这个世界才会更精彩,与万老握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6#

回施兄:

     施兄上面这段文字真诚、有理有据。令人感动。这是讨论音乐最好的心态与角度。

   巴哈的音乐,作品甚丰。他的教堂音乐,应该不难理解。倒是那些由精湛周密的技法所做的各种乐噐与乐队的曲目成为所有时代的人类所喜爱的精品。
   从9世纪起近千年间的复调音乐,终于在他手中写完了。巴洛克音乐的终结者。想想都该回头再去探究其奥秘。
   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古典、浪漫派的作曲曲家继续运用他的对位法,即使勋伯格、兴德米特等现代派也常有借用。
    施兄提及的魏策尔所说的那段话确实也实实在在地点出巴哈音乐的精髓。概括地说,这也是俺理解巴哈音乐的所到之处。再向前一步。看来要真的入禅了。
在G弦上……
TOP
17#

     神明兄好!
  超欣赏你的激情文字。 一百个不解之惑:一个学哲学的,具然对音乐有超级感悟力。
  不拘于形。在形而上的境界中神游。叹!叹!叹!
在G弦上……
TOP
18#

发个图,与同好共赏巴哈。

古尔德:
P1000239.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13 17:00:53 上传)

P1000239.JPG

在G弦上……
TOP
19#

顶万老爷!
人类的科学永远不可能接近宇宙真谛,艺术(特别是音乐)却比科学更高一筹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20#

原帖由 万众 于 2010-1-13 17:01:00 发表
古尔德:

我也非常欣赏古尔德的巴哈,他对巴哈的诠释太精彩了,很多时候我会看他的演奏录像,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前年10月份德国著名钢琴家贝斯勒教授来中国演出讲学,我有幸陪教授几天,教授在给我的学生讲平均律的时候,我的感受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原来巴哈的平均律有哪么多的内容。
估计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