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5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复制链接]

查看: 128361|回复: 574
311#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appleblue2000 于 2008-10-11 13:13:00 发表

说到控制力,,确实,,,其实很多大箱子听起来宽松,,实际上是控制不好,,不信你大小作品都听听,看看能不能兼顾大作品的气势规模瞬态力度变化 ,,又能放好小作品的精致,优美.灵动..

很多宽松是假宽松,,真正的宽松应......


你说的大口径控制力不好,是系统的问题,不是音箱的问题。哪一个品牌的旗舰不是大口径落地箱?为什么?因为不仅要对付小作品,还要对付大作品。而且不管大、小都比小口径系统好。
而小口径永远都是妥协,打死都出不了和同一档次大口径的宽松度。

小音箱较容易控制,与其要大音箱控制不好的宽松感,还不如要小音箱控制好了的宽松感,这样表述还差不多。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08-10-11 13:48:47
TOP
312#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请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注意一点。我觉得我们不是在讨论单体,而是在讨论音箱。
很多人都说小口径单元瞬态好,解析力好,我一万个同意。
但是,大音箱有没有小口径单元呢?

大部分小口径都是2分频,较为高级的落地都是3分频,为什么要多一个喇叭,多一个分频?

一个音箱2分频,高音一寸,低音6.5;
同一个品牌,同样的单元,3分频,高音一寸2个,中低音2个6.5,为什么?
上一级,同样单元,3分频,高音2个,中低4个?
厂家为什么这么设计?

丹拿C4播放小作品,难道比C1缺少细节,缺少瞬态?
C1只要系统控制力好了,就能够和推好的C4有同样的宽松感?
那我为什么要买C4呢?

我觉得很奇怪,这根本不需要争论的问题。
TOP
313#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S5.4和S3.4是不如S1.4细腻
逗你玩儿
TOP
314#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ray_ji 兄,要播好钢琴真的很难。你在广州,有机会去海印去听听卡玛老二(80万)播的,再去听听C4(10万)播的。那是完全不 同的肖邦。
TOP
315#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一点 于 2008-10-11 13:57:00 发表
ray_ji 兄,要播好钢琴真的很难。你在广州,有机会去海印去听听卡玛老二(80万)播的,再去听听C4(10万)播的。[attachimg]111156[/attachimg]那是完全不 同的肖邦。



一点兄,夜曲这么细腻的东西,C4一定播不好,要C1.哈哈,开个玩笑。
TOP
316#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10-11 13:55:00 发表
S5.4和S3.4是不如S1.4细腻   


哪一个细腻,我无权争论,这3个我都没好好听过。
根据你的论点,一定是对这3款都比较熟悉。
那么,请问,是不是1.4推好了,可以和推好了的3.4,5.4一样宽松?
或者是3.4,5.4仅仅是哗众取宠的增加了“失真”的低频量感?

如果是这样,1.4在宽松度上不输,在细腻度上优胜,那丹拿的设计师脑子真的是有问题了,该死该骂!哈哈!
TOP
317#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箱体大小的问题我前面一直没说. 有DX帮我补充, 说得更好.

买旗舰的人, 一般大房间的多, 用大喇叭很大程度上是应付大音量大声压. 前面有人说的"气氛"跟这个也有关系. 这么大的环境里, 单个小喇叭会显得彻斯底里. 多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一起干活, 能够轻松应付这件事, 但消费者又不一定买账了. 好大一个喇叭的视觉冲击力是个很好的卖点. 多个相对小口径的喇叭也不容易推. 但用太大口径喇叭的箱, 它的中高频的设计都要因为大喇叭而妥协. 当然, 妥协是有技巧的, 否则, 怎么能成为旗舰呢!
逗你玩儿
TOP
318#

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我们不是讨论大喇叭,小喇叭哪一个好,小环境当然用小喇叭。
而是说喇叭宽松度和口径有没有关系。

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你会认同,在大的环境里,小喇叭会显得有点歇斯底里呢。好像宽松和歇斯底里(声嘶力竭)应该是反义词吧?
TOP
319#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从图片中可以了解一些乐器的頻响范围。
其中只有CONTRABASSOON(管风琴).  HARP(竖琴).  BASS(低音倍司)的低音低于40Hz。钢琴、低音大鼓等等都不能低于40Hz。

尽管有些乐器的最低音可以低于40Hz,但协同演奏时通常用到最低音的情况并不多,因为这些极低的频率给人听感上的“音量”很小,它们会被其他音乐频率“淹没”得干干净净,这时候即使用上这些极低的音符(频率),和没有使用时的情况听感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此这些极低频的音符通常就很少使用(在使用他们的时候,作曲家会安排予以独奏的形式)。但是,这些乐器的协奏曲或独奏曲,为了展现这些乐器音域特点,往往就会用到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20#

回复: 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原帖由 kevinlove 于 2008-10-11 14:08:00 发表
哪一个细腻,我无权争论,这3个我都没好好听过。
根据你的论点,一定是对这3款都比较熟悉。
那么,请问,是不是1.4推好了,可以和推好了的3.4,5.4一样宽松?
或者是3.4,5.4仅仅是哗众取宠的增加了“失真”的低频量感?

如果是这样,1.4在宽松度上不输,在细腻度上优胜,那丹拿的设计师脑子真的是有问题了,该死该骂!哈哈!  



适应的房间面积不同.

高的型号箱体大些, 频响也宽点.

如果播放大家都可达到的频率范围内的音乐, 宽松度还是有区别. 因为S1.4是一个中低喇叭, S3.4是两个中低喇叭, S3.4每个喇叭出一半力, 相当于S1.4一个喇叭出全力, S3.4当然宽松啦!
逗你玩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