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宽松的声音来自于系统的控制力, 跟喇叭口径无关.
富盛兄知道我要表达的东西, 是因为站的高度比我更高. 更多的人却陷入了大口径保卫战.
我举那个摄影理论的例子, 也是想告诉大家, 大家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直接观感, 不少是谬论. 可能举的例子深了一点点, 惹来一堆砖头, 其中不乏大师级的. 相对理性直观的摄影尚且如此, HIFI中的不少表面现象更容易迷惑人. 了解事物本质, 是需要有足够的知识量的. 百年前的中国人, 可能没几个认为星星比太阳大.
我是那天起床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之前可能已经无意识的酝酿了很久了, 所以我就花了一个上午写这贴子. 写这帖我已经感觉比较吃力, 理论基础差的原因, 有的东西, 我朦胧知道, 但无法严密的描述清楚, 我就没有写出来. 松香兄帮我补充了很多, 大家如果有心, 应该能了解得更清晰.
我个人, 包括支持我的观点的各位DX, 本质上没有反对大喇叭的. 但我想, 对是否使用某个大喇叭, 关键还是看它的瞬态反应. 如果反应好, 够HIFI, 能够更好的与中高喇叭协同工作, 那就可以使用. 反之, 用了后只能出妥协的宽松声, 是低级的宽松, 残缺的宽松. 对于小口径的喇叭, 同样有这样的要求, 否则这样的小喇叭出来的声音也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