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复制链接]

查看: 499681|回复: 684
31#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我听过scm7 中频人声表现还好,有点粗,没有丹拿的细腻,52se对公房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低频推出来的话,好的让你吓一跳,你会觉得是非常的超值。scm7推的好,我没有超值感。
TOP
32#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末世诗歌 于 2007-10-9 11:15:00 发表
转篇枪文
以ATC的响亮名声以及过往产品的出色表现来说,SCM7的声音自然不会差好声应是理所当然、意料之中。但是当我把Jennifer WaneS的老碟“Hunter”放入CD机中开始播放时,ATC SCM7的表现着实让我大吃一......




兄台有不同意见,欢迎PK。

不过请不要偷换概念,别人的文章不管是不是枪手,都不是我写的,我对这些文章没有任何法律责任。请不要把大家对枪手的反感转嫁到我的身上,更不要欺骗和利用广大善良民众的感情。此外,我希望我们只讲事实,不要玩文字游戏,任何发言都以事实为根据。

得了,我只说两点:

1)ATC SCM7的极低频表现比52SE好,你服不服,不服咱们PK,拿出点实际的来,否则不要发动人身攻击。我说极低频也是因为在低频上有一个点52SE的确量感比较多,但是在那个点之下52SE就蔫了,而ATC还可以坚挺不倒,虽然小了点,但比没有强。
2)在电流倾注功放的驱动下,ATC SCM7的确可以发出极低的低频,你有没有听过我说的电流倾注的概念,有没有实际上感受过电流倾注式功放推ATC SCM7的威力?如果没有,那么对不起,你没有发言权。


在此我再特此声明一点,我所讲述的东西,都是尽可能忠实于我真正经历过的事实,加上我对这些事实的理解(例如密闭箱和导向箱),但我会尽可能小心的不加评论成份,结论到底如何听众自己判断。



[附注]

电流倾注的概念,至少我所说的那台电流倾注式功放的原理是这样的。 ....因为觉得这一部分很重要,应该单独拿出来成文,因此我已经发表为另外一篇主题,请参阅: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25025.aspx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09 13:27:55
TOP
33#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末世诗歌 于 2007-10-9 11:03:00 发表
ATC SCM7频响:
60HZ—20kHZ (-6dB)
100Hz—16kHz (±0.5dB)
知道极低频的定义么?40Hz以下才是,先搞清楚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1、低频不仅仅是只有量就行的,实际对比52SE的大提琴表现就是不够好。
2、到了30~40赫兹到底SCM7和52SE那个的量感好也还都不清楚呢,SCM7的密闭箱可是缓慢滚降呦。不好空口呀,有没有人帮个忙,如果能搞到SCM7的频响曲线和52SE的频响曲线的图,放上来比较下不就清楚了。
3、关于极低频,请你先了解一下电流倾注式功放好不好。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09 13:35:22
TOP
34#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我对LZ的所谓PK没有任何兴趣,只是对LZ的所谓极低频描述感觉是扯淡。在我看来,无论是ATC SCM7还是丹拿52SE都没有极低频可言。
厂家给的频响曲线是-6dB下 60Hz,因为没有看到过ATC SCM7的实际频响曲线,-0.5dB时为100Hz,以这种滚降速度估计,要听到20-40Hz的频段,至少是在-12dB的情况下
转换到实际分贝数,大约就是要提高24分贝才能听到
普通人说话大概是100分贝,如果要听到20-40Hz的极低频,声音必要提高到124分贝,此时你才能能够听到所谓的极低频
人耳的通域值是130分贝,也就是说大于130分贝的声音会让人耳疼痛产生恶心
试问在中高频音量比平常音量提高4倍的情况下,你还能安坐的听音乐吗?
富盛前面问得好,在什么条件下你才能听到20Hz,就是在你耳痛发疯的时候可以听到。
所以请LZ献宝之前,把物理知识学好,并且搞清楚频响曲线的含义。
做一个好的唱片演奏家是件不容易的事
TOP
35#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0-9 12:22:00 发表
ATC搬到我家里, 我也能事实求是的批它个狗头喷血.

继续聆听. 请问楼主的前端配置



因为我用的设备在市场上没有对应产品,因此可以给出配置但是你仍然无法通过任何方法参考得出我的系统状态。只能给你一些侧面的参考。

我的CD和功放都在欧博听音室听过。我的CD和水滴是一个档次,水滴胆味和湿润度要好,而我的CD的解析力,空间感,声场纵深要好,特别是我CD的规模感要好很多。我的功放在欧博推ATC SCM35,力道十足,AB对比结果比欧博的紫禁城功(非平衡模式)放推的还要好,播放巴赫大提琴无伴奏胜出。同时我的功放也推过推欧博98dB的号角箱M15通透空灵细腻迅猛。

唯一我系统里面不合单拿52SE的一个东西是kimber的8TC线材,不过这个8TC已经远非原来的8TC,内部已经被我独特处理过(手都气泡了),外部也做了精细的避振。当然我的系统仍然是以ATC为主调教的,因此在评测过程当中我会避免谈论音色或者相关的东西,仅仅讨论本身的素质。
TOP
36#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末世诗歌,我郑重的请求你在发表任何言论之前,请先看完我关于电流倾注概念的文章,在您确信您理解的电流倾注的概念之后,您再批我对于极低频的描述就不会显得很外行了。

文章在这里: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25025.aspx
TOP
37#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skywalker、ray_ji和富盛三位老大说的非常在理。

的确我的系统是为ATC调教的,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52SE推的还是不错的,不存在一个推满了一个没推饱的问题,不过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仅通过能推好ATC SCM35来判断的。因此我承认这个评测当中存在一些搭配的偏颇问题。我尽可能的就我的听到的作一下阐述,我相信还是能够说明很多问题的。

而且我想,就算搭配不是非常合拍,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晰的听出来两款箱子的特点不同,并且能够在很多方面得到一些结论。

天呀,我也才评了一下52Se的低频,就引来这么多讨论,关于中频和高频的观点都还没有抛出来呢。
TOP
38#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9 13:57:00 发表
skywalker、ray_ji和富盛三位老大说的非常在理。

的确我的系统是为ATC调教的,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52SE推的还是不错的,不存在一个推满了一个没推饱的问题,不过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仅通过能推好ATC SCM35来判断......

论坛论坛不论怎么行
计划上S1.4
你继续
TOP
39#

回复: 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原帖由 富盛 于 2007-10-9 12:09:00 发表
假设ATC在楼主的组合里能达到厂方的指标,那么什么环境因素能让从100hz到60hz衰减6分贝的频率相应曲线能“清楚”听到20hz的能量呢?



尊敬的富盛老大,很抱歉,我要纠正您偷换的一个概念。纵观或者横观全文,我没有任何地方提到我在普通电压放大的功放驱动下听到SCM7发出20Hz的低频。我没有测量设备,我不知道我听到的有没有20Hz。冤枉呀,六月雪呀。这么着就给我带上枪手和弱智的帽子打入地域了岂不是冤么。

如果我提到过20Hz,我说了么? 我说了,但我说的是电流倾注式功放推动下,可以听到SCM7发出20Hz的声音。但我还是没有测量设备,我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是因为第一我听到了很低的低频,第二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最后我得出结论这个很低的低频包括20Hz。支持这个结论的理论是,在电流输出的模式下,音箱不存在自身的低频下限,存在的只有喇叭折边的最大运动冲程。这意味着,只要不超出最大冲程的音量,电流倾注模式下的音箱响应应该是近似平直的,从20Hz开始。

言归正传
回到我们说的SCM7和52Se的PK上来,52SE的低频从指标上看的确比SCM7好,而且实际听感的确在低频某个频率52SE量感和气势更大,假如我们称这个频率为低频,那么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频率之下,的频率ATC 密闭箱SCM7的表现要比52SE还好。或许我不正当用了极低频这个名词,我说的意思是相对于52SE导向箱的谐振频率的那个低频点以下的更低的低频。

这里我首先道歉,我表达的意思是如果52SE的谐振点是低频,那么比这个谐振点低的频率就称为极低频吧,我相信我口中的极低频指的是20Hz~50Hz这一段。而且我现在还是认为在这一段频率SCM7的表现比52SE好,当然如果说质感的话,SCM7整个低频的质感都比52Se好,导向箱本身就存在这个问题,谐振点附近的质感已经很差了,只有量感,这个和系统搭配是绝对没有关系。或者我应该说密闭箱的低频表现比导向箱好更为确切,因为这已经不是ATc和单拿的问题,而是密闭箱和导向箱的问题,不然为什么有人抱着自己的单拿Craft(记不清楚是Craft还是C5还是C3或别的,反正是一个这个级别的单拿的密闭箱)始终认为最好。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7-10-09 14:17:25
TOP
40#

回复:单拿52SE对比ATC SCM7

还没有仔细玩过迷宫式的低频到底如何,以我目前的体验来说我这辈子是决不会喜欢反射式的低频了,至少在书架箱是这样,没有质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