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音乐简介(兼论第二维也纳乐派) [复制链接]

41#

里面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二部歌剧,由布列兹指挥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3355979738.jpg[/upload]
TOP
42#

勋伯格有二位学生,一位是贝尔格,他是三人里最早逝世的.

先看他的简历:

贝尔格 Alban Berg(1885.2.9~1935.12.24) 奥地利作曲家,促使90世纪无调音乐风格成熟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主要由少数几种中心技巧形成:采用复杂的半音表现主义,这几乎使传统的调性黯然失色,但实际上仍存在于内部;用无调性的内容彻底改造传统的音乐形式,即抛弃依靠一个主要音调的传统音响结构;熟练地运用其师作曲家勋柏格所创造的12音体系作为一种构成无调音乐的方法。由于他既运用新作曲法,又未失古典传统,从而获得了“现代音乐的古典主义者”称号。

他出身于维也纳小康之家。经父兄鼓励曾作曲100余首,但均未发表,初期作品如《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号及《弦乐四重奏》等均受瓦格纳和马勒影响。师承勋柏格后,1912年完成第1部作品《5首管弦乐歌曲》,作品第4号,1913年3月演出时引起轰动。献给马勒遗孀阿尔玛的歌剧《沃采克》完成于1921年,是最经常上演的无调性音乐歌剧,也是他的代表作,但初演时曾遭到各界强烈非议。此后成为一位出色的作曲教师,并转注于室内乐。随之致力于歌剧《璐璐》的创作达7年之久,直到去世时第3幕仍未完成。该歌剧全部运用12音体系作曲法。最后完成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悼念一位安琪儿》,这是一篇奉献给阿尔玛之女的安魂曲,也是20世纪小提琴协奏曲的主要作品之一。他和勋柏格、韦伯恩三人被称为20世纪维也纳派音乐的代表。1933年纳粹在德国当权后,称他们的作品为“堕落的艺术”,并予以禁演。

DG出版的贝尔格作品选集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3341350584.jpg[/upload]
TOP
43#

够我学习研究一阵子了……
TOP
44#

春日大人这的勋伯格微波恩被而个的碟我有一点,别的哎,我都全部没听过,我还在基本曲目扫盲中...........



................................................[upload=jpg]Upload/2006112019543049951.jpg[/upload]
这个是去年老板处理的YLJ,没人要,我看便宜,蛮买了个来试下,也不知道是什么。听起来蛮现代,有的曲子很OST的感觉。

碟名字是Matthews: Fourth sonata for orchestra; Broken Symmetry
最后编辑一夜九次郎
TOP
45#

补一个图吧


[upload=jpg]Upload/200611211523682199.jpg[/upload]
TOP
46#

欣赏现代艺术,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并与各种艺术形式相对应,才会有所感悟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不可能几个世纪以来只是一种风格。

你现在还穿旗袍,马褂吗?

呵呵

推荐看一下最近一本新书



[upload=jpg]Upload/200611221552434584.jpg[/upload]
TOP
47#

春日 在 2006-11-18 20:27:52 发表的内容
简单地归一下类,把作曲家名字和流派对应起来,就是下面几点:

1.从十九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1)晚期浪漫主义。
主要作曲家有:理查·施特劳斯(德)、马勒(奥)、拉赫玛尼诺夫(俄)。

    (2)印象主义(主张用音乐描绘从外界得来的瞬息印象,重视和声色彩)。
主要作曲家有:德彪西(法)、拉威尔(法)、杜卡(法)、雷斯庇基(意)。

    (3)表现主义(主张用音乐表现人们内心的下意识冲动或欲望、幻觉、梦魇等)。
主要作曲家有:勋伯格(奥)、贝尔格(奥)、韦伯恩(奥)、巴托克(匈),斯克里亚宾(俄)    

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始主义(重视民间音乐,追求原始性的神秘色彩和野蛮风格,而和声则是现代的)。
主要作曲家有:巴托克(匈)、斯特拉文斯基(俄)。

    (2)新即物主义(强调“音乐即音乐”,,可以用音乐表现客观事物,但反对用音乐表现主观思想的感情)。
主要作曲家有:米约(法)、兴德米特(德)。

    (3)新古典主义(反对着重感情表现的浪漫主义,主张回到右典主义,着重音乐自身的形式美,乐曲结构简朴、内容清晰,和声与复调很新颖,音乐富于客观性)。
主要作曲家有:斯特拉文斯基(俄)、兴德米特(德)。

    (4)六人团(法国青年革新派、反印象主义和反浪漫主义)。
主要作曲家有:萨蒂(法)、奥涅格(法)、米约(法)、弗朗克(法)、奥里克(法)、泰勒费(法)。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本继承古典音乐传统而加创新,主张用音乐反映社会主义)。
主要作曲家有:普罗耳菲耶夫(苏)、肖斯塔科维奇(苏)。

    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1)序列音乐(序列主义,除十二个音序列化外,,乐曲的节奏力度等也序列化)。
主要作曲家有:梅西安(法)、布列(法)、诺诺(意),施托克豪森(德)、斯特拉文斯基(俄)。

    (2)偶然音乐(“不确定音乐”、“机会音乐”)。
主要作曲家有:约翰·凯奇(美)、布朗(美)、施托克豪森(德)。

    (3)具体音乐(初期的电子音乐)。
主要作曲家有:谢飞尔(法)、布列兹(美)、贝里奥(意)。

    (4)电子音乐。
主要作曲家有:艾默特(德),施托克豪森(德),瓦雷兹(美)、约翰-凯奇(美)。

    (5)磁带音乐。
主要作曲家有:贝里奥(意)。

    (6)图谱音乐(反序列主义)。

    (7)电子计算机音乐。
主要作曲家有:希勒(美)、布列兹(美)、施托克豪森(德)。


20世纪的作曲家,除了极少数几位和其他人的几部作品之外,如拉赫玛尼诺夫,西贝柳斯,肖斯塔科,马勒和普罗科菲的几部作品,其他的一律不感冒!甚至可以说20世纪的所谓古典音乐全是垃圾~~原来比较喜欢德彪西的那种蒙胧美,但现在实在觉得很差劲,音乐怎么能学绘画?
TOP
48#

学习了~~~~~~~~
TOP
49#

You can visit WERGO to get more infos :
http://www.schott-international.com/shop/php/Proxy.php?purl=/wergo_e/index.html
TOP
50#

年轻的时候喜欢现代派,现在觉得还是古典的东西更适合音乐这种形式,人老了
TOP
51#

最好的例子就是John Cage。 [/quote]


尤其是他的《4’33”》

哈哈
TOP
52#

个人不喜欢现代音乐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优美的旋律.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53#

天使之泪专辑共分三曲,第一曲“安详的离去”( depart in peace),是为女高音、小提琴、锣和弦乐而作,是对一个天使的缅怀。第二曲“你是我永远的凝望”(my gaze is ever upon you),是为小提琴独奏和磁带(tape)而作。小提琴琴弦之下的悲伤,滴滴泣血,声声含泪。第三曲“天使之泪”,为小提琴独奏和弦乐,深沉、婉约、细致和悲伤。一曲听毕,动容良久。
TOP
54#

第二集,里面有一首是给现代艺术家杜尚的

[upload=jpg]Upload/200611241153421873.jpg[/upload]
TOP
55#

约翰-凯奇的作品,MDG出版过一套,大约十来张。
因为很贵,只买了一点。
TOP
56#

当代作曲家之中,John Tavener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 这张天使之泪听过以后,有沉浸在寂静之中的感受。

[upload=jpg]Upload/200611249374584874.jpg[/upload]
TOP
57#

谢谢达兄推荐,我一定找些来听听。关于John Cage的作品没有听过。

对于梅西安的作品听过几部,如被遗忘的祭品,如时间结束四重奏。目前印象最深的是耶稣升天的最后一段,确实有我听过的最美的线条和音色,描述一种升天的无比神圣,令人震撼。但是他的其他作品中的朦胧意象和旋律我暂时无法接受。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58#

李商隐 在 2006-11-23 21:55:08 发表的内容
个人不喜欢现代音乐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优美的旋律.


李兄对现代音乐的感觉稍有片面。现代音乐容易给人一个假象,这和宣传的狭隘性有关。其实晦涩而新奇的音乐语言是他的一方面,这并非代表优美的旋律被他排斥。我想就目前我粗浅的感觉,欧洲主要走非旋律性之路,这也是无调和十二音根深蒂固的关系。美国的极重要的极少主义(重复主义,或者极多主义)则始终没有摒弃旋律,甚至是优美的旋律。法国因为有着印象派的渊源,从梅西安开始将德彪西更加神秘化,但你永远可以在梅西安里面找到世界上最美丽的音色和线条,那是通向天堂之路。东欧,前苏联到独联体,则踏在老柴的肩膀上,始终将民族这一神圣的使命抗在肩上,这显然包括中国,日本两个主要的亚洲国家在当代领域甚至走在了西方的前面。我不得不承认日本的当代音乐语言,经常犹如其静谧的风景一般使人心醉神迷。

我想当代音乐和当代建筑或是当代设计同属于一个大的艺术范畴。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心灵深处的“优美”。我想说这些音乐之所以流传下来,并非那些背后晦涩的理论,这些充其量只是一些文字而已,真正原因还是他们赋予很多人以音乐之“美”“妙”。“妙”字可能是当代音乐有别于却脱胎于古典音乐的明证。

我向李兄推荐一些人,John Adams(US), Takemitsu(Jp), Part(Estonia), 陈其钢,周龙,陈怡
即便是在Boulez, Ligeti, Stockhausen, Rhim, Crumb, Xenakis这些通常被认为当代晦涩的代表中,你也能不时体会到个中之美,尤其是“妙”。而“妙”的至高境界是“隽永的创造力”,最好的例子就是John Cage。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59#

NAXOS版的“预配钢琴”奏鸣曲

[upload=jpg]Upload/20061124114485192.jpg[/upload]
TOP
60#

jm 在 2006-11-23 12:18:12 发表的内容
年轻的时候喜欢现代派,现在觉得还是古典的东西更适合音乐这种形式,人老了


我相信不存在什么风格合适音乐,万物皆可为。而是什么时间(时代,年龄),什么性格(个体本身的属性)合适什么音乐。这奇妙也自然,他不断改变,所以有人会创建所谓“存在主义”。流传下来的东西自然有其价值。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即便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体验。

不过我觉得人到一定年纪,多少会走回来,这是体力,心力和阅历的一种回归,听者是,艺术家更是。但问题是,在有生之年应该至少走出去,才知道那条路走回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