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音乐简介(兼论第二维也纳乐派) [复制链接]

查看: 14038|回复: 90
71#

先贴一枚勋伯格。


[upload=jpg]Upload/200612119415499893.jpg[/upload]
TOP
72#

[upload=jpg]Upload/200612121353019791.jpg[/upload]
TOP
73#

上面这个勋伯格里的主要作品是
1。交响诗,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
2。Beglemusic。不知道曲名。知道也是一首电影配乐作品
3。5首管弦乐小品。

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是勋伯格唯一的一首交响诗,早期作品,描述一个爱情的悲剧,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这首交响诗比较好听,原因在于他当时还偏向于浪漫派曲风。相比而言,5首管弦乐小品,就是他的中期作品了,所以可听性不好。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74#

勋伯格两幅照片

[upload=jpg]Upload/200612121361761253.jpg[/upload]
TOP
75#

尽管Tavener 学的是钢琴,但是他的很多作品里使用了大提琴和弦乐。譬如这张Tavener 的Svyati。以大提琴为主的作品。其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第一曲Svyati,第二曲Eternal memory,大提琴和弦乐。第四曲The Hidden Treasure, 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三重奏。

我的听感:重要的不是音色的效果,而是心灵的效果。

[upload=jpg]Upload/200612323453761130.jpg[/upload]
TOP
76#

[upload=jpg]Upload/200612323364457231.jpg[/upload]
TOP
77#

   "保护的面纱"是JOHN TAVENER的第一首大型非声乐作品,此曲是1987年在大提琴家伊塞利斯建议下有了创作的念头,之后由BBC委托创作,首演于1989年的逍遥音乐节。
      
    「保护的面纱」乃是根据十世纪,发生在Vlacherni(Constantinople)教堂,东正教重要的纪念日「圣母面纱的盛宴」的灵感而来。故事的典故是这样的,当时希腊遭到回教徒撒拉森人入侵,「圣徒」Andrew与他的门徒Epiphanios看见圣母在天上现形,遂用她的面纱防护着所有的基督教徒,同时帮助希腊击退了回教徒入侵,这也就是「圣母面纱的盛宴」的由来。
      
    这首作品是长达四十多分钟的后简约主义大提琴协奏曲,采用不发展的曲式风格写成,作为这个动荡年代的心灵解答。大提琴扮演着极为吃重的角色,持续不断地拉奏四十几分钟,力图呈现一种浑然天成、充满抒情的声线,来象征圣母的完美形象。JOHN TAVENER并不认为该将「保护面纱」当作标题音乐来听,因为此曲主要在于捕捉圣母出现时的神秘力量,故此音乐的抒情性要远远强过它的叙事性。
      
      JOHN TAVENER创作此曲时,先独立完成大提琴部分,然后再加上其他弦乐部分。全曲共分八个段落,共利用八种不同的拜占庭曲调。第一段「保护面纱」赞美圣母完美的形象,以及庇护世界的威力。第二段「圣母的诞生」,第三段「天使报喜」,第四段「耶稣化身为人」,第五段「十字架前圣母的哀歌」,第六段「耶稣复活」,第七段「圣母安眠」,第八段「保护面纱」主题再度出现。
[upload=jpg]Upload/200612323332152667.jpg[/upload]
TOP
78#

据文献说John Tavener 最早3岁开始作曲。在中学里他发誓要成为一名钢琴家和管风琴师。他后来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在那里他曾因出色的作曲而多次获奖。在1977年加入东正教以后,他受到了东正教的宗教音乐传统的强烈影响,开始依赖于plainchant(单声圣歌)和合唱曲来建立自己的音乐风格。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和单声和合唱作品。



John Tavener 是一个为建立东方和西方音乐之间和谐的作曲家。这也给了他音乐新的灵感和音乐元素,譬如在Elizabeth full of Grace (2002 ) 中,他使用了西藏寺庙里的长管作为伴奏。在The veil of Temple (2002)也使用了印度音乐元素。

[upload=jpg]Upload/200612323195338667.jpg[/upload]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79#

精选集。每个作品绝对值得一听。如果你对宗教音乐或是冥想干兴趣的话,你会爱不释手,因为它们直达心灵的深处。[upload=jpg]Upload/2006124001176807.jpg[/upload]
TOP
80#

以The protecting veil<保护面纱>一曲在古典乐界掀起塔文纳旋风的John Tavener约翰塔文纳,能以一首现代作品,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五个录音版本,这种功力除了塔威纳,无人能出其右。约翰塔文纳(1944年生)是英国最当红作曲家,曾为黛安娜王妃的葬礼作曲Song Of Athene而闻名世界。塔文纳已经变成英国公共财产,视为大众最爱作曲人。亦被时代杂志誉为「当代最creative composer」的塔威纳,作曲异于一般New Age,或是极为表象的文艺复兴音乐风格,他的作品更有浓厚的冥想色彩,擅于处理弦乐中极为深度的细节,每个音节即是一个细致的美感,时而揉合宗教的风味,使整张专辑聆听起来有种超然的氛围。

John Tavener 一分钟小贴示:
1.他1977年加入俄罗斯东正教。
2.Tavener认为音乐是一种祈祷。
3.Benjamin Britten 认为Tavener崇拜过去,是一位将音乐建立在过去之上的作曲家。
5.他的母亲Thekla,是一所希腊东正教修道院的院长,是他的精神向导,并且为他音乐作品填写歌词。
6.在黛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演唱了他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歌曲“雅典娜之歌”(Song for Athene)。
7.尽管有很深的精神层次,他还是喜欢飙快车去好的法国餐厅。
最后编辑李商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