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代音乐简介(兼论第二维也纳乐派) [复制链接]

21#

最怕现代
感谢启蒙
TOP
22#

       在晚期浪漫主义的部分作品中,如瓦格纳和理查.斯特劳斯的后期作品,已经出现调性的模糊和变调的现象,来宣泄强烈的情感.而勋伯格的从自由无调性到十二音技法的确立,则被看作是20世纪末音乐的思想先驱。


下图是西蒙.拉特指挥的"第二维也纳乐派"的管弦乐作品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1134425545.jpg[/upload]
TOP
23#

勋伯格简历: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enberg,1874—1951)是著名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第二维也纳学派的领袖,序列主义音乐理论的创立者,二十世纪的音乐巨人之一。

    1874年,勋伯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商人家庭。1898年,勋伯格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在音乐会上公演,引起乐坛注意。1901年赴柏林,以写通俗乐曲和为轻歌剧配曲谋生。R-施特劳斯十分赏识他的音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等作品,遂推荐他在施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1903年勋伯格回到维也纳,私人教授作曲与理论,学生不少,其中有韦伯恩和贝尔格等人,这两人后来成了他的终生支持者和忠实信徒,师生三人以创作序列主义音乐闻名于世,被学术界称为新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1911年,勋伯格迁居柏林,他的作品在伦敦和维也纳等地上演,受到好评,逐渐成为知名作曲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两次短期应征入伍,一度中断了创作和教学活动,家庭经济也陷入困境。战后,在维也纳创办“同人作品演奏会”,并举办一系列音乐理论讲座,作品得到国际音乐界注重,影响不断扩大,这时,他的序列主义理论也逐渐形成。1925年,受柏林艺术研究院之聘举办作曲专家班,有了安定的生活,相继完成了一系列作品。1933年,纳粹上台后移居美国,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1941年加入美国籍,1961年在洛杉矶逝世。

     一般认为,勋伯格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主要作品有《D大调弦乐四重奏》(1897)、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第一弦乐四重奏》(1905)和《第一室内交响乐》(1906)等;

    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在此期间,他与表现主义画家科科什卡和康津斯基等人过往甚多,并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声乐曲《空中花园》(1908),《五首管弦乐曲》(1909)、独脚剧《期望》(1909)、配乐戏剧《幸运之手》(1910-1913)和人声和器乐作品《月迷皮埃罗》(1912);

    1920年以后为十二音技法时期,经过长期的探索,勋伯格终于建立了一种抛弃调性、利用所谓“十二音体系”进行创作的方法。该手法最早出现在创作于1920-1923年的《五首钢琴小曲》(op.23)和《小夜曲》(op.24)中,此期的代表作品是《乐队变奏曲》(1927-1928)、歌剧《摩西和阿伦》(未完成,1930-1932)、《钢琴协奏曲》(1942)、《拿破仑颂》(1942)和《一个华沙的幸存者》(1947)等。其中晚年的作品偶尔又采用调性手法写成,有时还把调性和无调性手法结合在一起。

    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

    除了作曲,勋伯格毕生还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多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大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音乐教育家。他的学生韦伯恩和贝尔格等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序列音乐理论,从而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此外,他的理论著作《和声学》(1911)、《音乐的思想与逻辑》(1934-1936,未完成)、《音乐创作基础》(1948)、(配器学》(1949)和《和声的结构功能》(1954)以及论文集《风格与思想》(1950)等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他的早期作品《升华之夜》,卡拉扬指挥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1193469605.jpg[/upload]
TOP
24#

勋伯格的早期歌剧<古雷之歌>,阿巴多指挥,它是是勋伯格最后一部瓦格纳风格的浪漫主义大型作品,之后勋伯格就开创了“十二音  体系”。

单看编制就吓人:5名独唱者,三个四声部的男声合唱团,一个八声部的混合合唱 团;乐队是铜管和木管各25人(10圆号,8长笛,4竖琴,4瓦格纳大号),打击乐器11件。演出人数总共约400人!音乐内容更是内蕴丰富,其规模之大,写法只复杂,超越了当时在此方面登峰造极的马勒和斯特劳斯,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很有特色,,特别是后半部,女声朗诵和结尾处的合唱气势磅礴,极具震撼力,强烈地渲染了悲剧色彩.这是一部“关于爱情,死亡,出卖,还有大自然的力量”的作品。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1543710061.jpg[/upload]
最后编辑春日
TOP
25#

勋伯格的其他作品和唱片

拉撒莱四重奏团的<升华之夜>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2113568591.jpg[/upload]
TOP
26#

《璐璐》

三幕歌剧,是贝尔格未完成作品

这部作品的脚本作于1929年,1934年完成全剧钢琴谱后,完成《璐璐组曲》,但经常中断创作,1935年12月24日贝尔格去世,所以《璐璐》第三幕的管弦乐配器没有完成。

脚本是贝尔格根据韦德金德(1864— 1918)的话剧本《地精》(1893年)和《潘多拉的盒子》 (1901年)改编。首次公演是1937年6月 2日,在苏黎世市立剧院举行的。根据贝尔格遗孀海伦娜的意愿,禁止任何人补写完成,所以上演时一般都以(璐璐组曲)中的第四、第五曲接在第二幕后作为尾声。奥地利作曲家弗里德里希·策哈,自1962年以来就已经秘密地接受了宇宙出版社的委托,且大体完成了这项工作,1979年2月24日,在巴黎剧院由皮埃尔·布雷兹指挥、帕特里斯·西埃罗导演,上演了策哈补写的整部歌剧,引起很大反响。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4354354104.jpg[/upload]
最后编辑春日
TOP
27#

第一首以十二音技巧作曲的乐队作品是<乐队变奏曲>,作品31,作于1927~28年

下图是卡拉扬指挥的DG版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1424419501.jpg[/upload]
TOP
28#

春日兄功德无量!  
你的这些收藏和我的唱片架遥相辉映。忽有奇想,这些封面上的眼睛,互相对望着自己,无论他们身处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将这些收藏他的人们从精神上维系于一体。这就是音乐的魔力。

顺便插一句,新维也纳三人中,我以为成就最高在勋伯格和韦伯恩。尤其两部作品是音乐史上最珍贵的财富:Schoenberg的Pierrot Lunaire及Webern的Variations for Piano, Op. 27   前者开启了人声的“新”光大道,后者造就史上最纯净的音乐语言。相比之下,Berg则稍显中庸而世俗了。
我对韦伯恩更是情有独钟,有时觉得,他的每一个音都可相当莫扎特小朋友的每一部交响乐或者更多。那么DG的这套韦伯恩全集就值得用一生来体验了。虽然他总共加起来大约3个小时。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9#

拜读春日兄好文。贴上一个Berg的小协一张。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首作品。这三首小协里我最喜欢第二首雅纳切克的未完成之作。

[upload=jpg]Upload/200611192142915571.jpg[/upload]
TOP
30#

第一首以十二音技巧作曲的弦乐四重奏是<第三号弦乐四重奏>,作品30,作于1926年

下图为拉撒莱四重奏团的"第二维也纳乐派"弦乐四重奏作品集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1382149378.jpg[/upload]
TOP
31#

又一强帖...

楼主的楼拍得很有艺术感
TOP
32#

韦伯恩的成就虽在生前几乎没有知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却日益得到人们的赏识。他的音乐推动了意大利、德国、法国和美国的重大新发展。

不同于“新维也纳乐派”的另两位作曲家勋伯格和贝尔格的美感无调性,他彻底地摆脱了后浪漫主义审美传统的影响,首次将十二音序列的预构原则移植应用于音色和节奏方面。韦伯恩在现代音乐中的贡献在于他这种纯粹技术上的创新如同“启示录”

现代主义音乐也就此登高挥手告别表现主义,彻底倒向结构主义,因此新一代西方甚至包括东欧作曲家都对韦伯恩推崇备至,竞相钻研、模仿其创作风格,战后初期的音乐时代甚至被称为“后韦伯恩时代”。韦伯恩音乐创作另一个深远意义在于整体序列这种处处预构设置的压窒结构也为即将到来的具有德里达解构主义倾向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产生乃其后的泛滥成灾深深种下反抗的萌芽。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5365958924.jpg[/upload]
TOP
33#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

    它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协奏曲之一,题词为“纪念一位安琪儿”;指马勒的遗孀之女,十九岁的玛农·格罗皮乌斯。

    协奏曲共分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描绘女郎温柔的性格;第二乐章以“灾难与决心”为标题,是一个狂烈的快板,继以基于巴赫一首众赞歌的柔板。这是贝尔格的最后一部作品,生前未能听到它的演出。

    据说作品在结构上隐含着一个秘密的程序和一些与作曲家本人相关的数字.贯穿于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数字象征,它对这部作品的结构和内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下图为穆特演奏,列文指挥的这部作品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342376905.jpg[/upload]
TOP
34#

勋伯格的钢琴协奏曲作品,由布列兹指挥,内田光子演奏,这张唱片获得2001年留声机的"年度协奏曲奖"

[upload=jpg]Upload/200611182284799524.jpg[/upload]
TOP
35#

贝尔格代表第二维也纳乐派中潜在的浪漫主义因素,那么勋伯格的另一名高足安东‧韦伯恩(1883一1945)则代表不含浪漫主义的无调性。

在三个维也纳人中,如果说贝尔格是站在勋伯格的右边,偏向保守和传统的话,那么韦伯恩则是在他老师的左边,更激进,更前卫。

韦伯恩的作品精简且数量不多, 全集的长度只有三个多小时。他的成就虽在生前几乎没有知音,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却日益得到人们的赏识。他的音乐推动了欧美现代音乐,特别是极少主义(简约派)艺术的发展。

相对于后期浪漫主义的冗长巨构, 韦伯恩则探索另一种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满是纤细、瞬间即逝、点描式的声音,寂静、新颖的音调关系,雋永的精义,以及发散幽光的意境,他创造出暗示与陈述兼具,音响与寂静共构的音响.

他的创作的主导原则是简约凝炼如格言警语.

Op. 10每个乐章只有48秒,其中第五首只有19秒,勋柏格称为 "只用一个动作表现出小说,一个呼吸显露出欢乐”

1945年韦伯恩前往萨尔茨堡看望女儿、女婿,在户外吸烟时被一美国士兵无辜枪杀。

怀着沉重的负罪感长达十余年后,那名误杀作曲家的美国士兵雷蒙德•贝尔在家乡的精神病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下图为布列兹指挥的韦伯恩作品全集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50993914.jpg[/upload]
TOP
36#

剥去一切直到它最本质的要素
                       ------莱波维茨

韦伯恩的音乐作品从不反映现实生活内容,
不添加任何标题
不作任何情感渲染
一切强调理性
他将音乐简化到只剩下基本的要素.
抛弃了传统的和声概念,将许多孤立的音乐组件,按复杂的对位和节奏进行排列.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品特别严密紧凑,特别纯净.

本人感觉他的音乐最大特点是:
把传统的线性旋律简化为点状的音符组合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531791140.jpg[/upload]
TOP
37#

贝尔格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抒情组曲>()

    这套《抒情组曲》无编号,为弦乐四重奏而作,是贝尔格第一首以12音作曲法创作的作品。此曲作于1925—1926年。

1925年,贝尔格为参加布拉格音乐节而经马勒遗孀爱玛介绍,住在汉娜家里。汉娜是爱玛第三任丈夫的姐姐,也是赫贝特的妻子。贝尔格深爱上汉娜,此曲就是以两人的恋情为主题,奉献给汉娜。

全曲共6个乐章,由急—缓—急—缓—急—缓构成,以汉娜(Hanna Fuchs)的第一个字母H(音阶的第七音)与F(音阶的第四音)及贝尔格自己的字母A(音阶的第六音)与B(音阶的第七音,降B),加上代表汉娜的数10、代表贝尔格自己的数23为基础,奇妙地构成。23是贝尔格一生中痛苦的气喘病第一次发作日期(7月23日),汉娜的数10至今考证不清。

    6个乐章分别为:1.活泼的快板,使用12音技法,分为两部分,使用音列,为包含全部12音音阶而称为" 全音程音列" ,设立第六音与第六音间的增四度为中心后,左右音程互为对称。这个乐章以和弦最低音汉娜的音H始,结尾又以和弦的最高音H止,共69小节(贝尔格的数)。

2.充满爱的行板,无调性,回旋曲式。这个乐章献给汉娜和她的两个孩子。第一小提琴奏出的回旋主题代表汉娜,第一个插句的主题描写汉娜的7岁男孩莫佐,第二主题以汉娜的女儿的匿名多多的音名.DO(C)音由中提琴反复,共150小节(汉娜的数)。

3.神秘的快板,含有中段的谐谑曲。第一段使用12音技法,音列上由贝尔格与汉娜的音B、A、F、H开始排列,其中突出A音的效果,使之类似顽固音型。恍惚的中段使用无调性,然后是A的逆行形,共138小节(贝尔格的数)。

4.热情的慢板,无调性。以开头和第五小节小提琴出现的动机作为基础,引用了泽姆林斯基(Zemlinsky, 1872—1942)的《抒情交响曲》第三乐章中,男中音唱出的泰戈尔“你是我的,我的!”的旋律,共69小节。

5.疯狂的急板,含有两个中段的谐谑曲。表情标记是“暗淡地”,两个中段是12音技法,其他为无调。各部分A(50小节)+B(70小节)+A(90小节)+B(110小节)+A(140小节)共460小节,各部均为汉娜的10之倍数,且数不断增加,全部为汉娜与贝尔格的数的倍数。

6.悲愁的最缓板,12音技法。这一乐章配有女中音,歌词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Baudelaire, 1821—1867)的著名诗集《恶之花》中的《我从深处求救》,歌词内容为“我唯一所爱的情人呵,我的心掉落到黑暗的深渊,向你恳求怜悯。”乐章中借用了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序奏部分。

下图为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的演奏版,EMI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3481774293.jpg[/upload]
TOP
38#

这些CD的封面也设计得很有现代感
TOP
39#

darajan兄:

遗憾的是勋伯格的Pierrot Lunaire<月光下的皮埃罗>,我还没找到,订是订了,总没到货,能不能把你的那张贴出来,欣赏一下?
TOP
40#

重点要介绍的是这套阿尔本•贝尔格的《沃采克》

这是一部无调性的歌剧作品,它的旋律是零碎的,急剧跳动的,能明显感受到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情绪和力度的变化,所以也能明显地体会到诸如紧张,恐惧,绝望的刺激性剧情和悲剧的结果。
这就是表现主义音乐,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地区的一个现代艺术(音乐)流派。

它根据格奥尔格•毕希纳的剧本写成。

剧情彻底否定英雄人物:迟钝的士兵沃采克是长官愚弄蔑视的对象,经常受半疯狂的卫生官的凌辱,最终在骗人的军士长的唆使下出于妒火中烧而杀了他的荡妇玛丽亚。是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社会现实的写照。

贝尔格的音乐是无调性与传统技巧的合成品,以超凡脱俗的同情笼罩着生活中这悲怆的一面。正是这部歌剧确定他在作曲界地位的作品,而阿巴多现场录音的艺术张力使得戏剧气氛格外浓烈。

通过倾听这部歌剧,我们能感受到这种与传统调性语言完全不同的音乐与歌剧中所反映的丑陋、病态而扭曲的社会现实的精神实质是高度一致的。最终,我们的心灵获得了和在欣赏《茶花女》和《卡门》时一样的感动。

通读艺术史,就会发现我们不仅从音乐技术自身的发展逻辑中找到了这种音乐语言出现的原因,更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上认识到了无调性音乐存在的必然性。就这一普遍的艺术规律而言,古今中外的伟大作品是完全一致的。优秀的音乐家在构思一部杰作时,不会把形式和技巧的突破作为唯一的目标,他总是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语言去表达更加重要的思想。

下图为阿巴多指挥的DG版,因是现场录音,艺术张力使得戏剧气氛格外浓烈。


[upload=jpg]Upload/2006111913535589763.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