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系统中的几个被忽视的小节 [复制链接]

查看: 48757|回复: 342
61#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用升压牛的MC唱放在瞬变,分析力,频宽方面会有所欠缺,在音色,密度和静噪方面则表现较稳定。
全套胆机推SP100的组合中,用这款唱放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如果一定要用胆唱放也应尽量选全胆放大的。
TOP
62#

Dr kuang 在 2005-12-12 23:52:15 发表的内容
ctx111 在 2005-12-12 23:07:44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的两款美国产胆唱放,个人认为相对来说版主说的缺点不明显。AESTHETIX Rhea和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
我对电路一窍不通,不知它们是什么放大


这是比较极端的胆唱放设计——全胆唱放,整个放大全部用电子管进行,不使用升压牛。
这种设计只见于数万元级的唱放,既保留了电子管的密度和音色,又免除了升压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样设计的唱放制造难度非常大,而且对元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MC系统的增益非常大(约60dB),电子管的背噪问题极难解决,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制造这样的唱放。
我接触过三台这种设计的唱头放大,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尤其是在密度上,绝非同价位的石机唱放可以相比,而分析力也基本不落下风。
关于这类唱放,有高烧玩家发现,它们对电子管的品质比前级敏感得多,建议尽可能找到最好的收藏级的电子管,曾经有这样的说法“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在未换胆前,只有三成功力!”。这台唱放好象有多达14支电子管,以每支1000元计,还要再投资1万多元。

不好意思更正一下:第1台AESTHETIX Rhea并非全胆(在海印广场“典范”有得听),它的电源是晶体管整流;第2台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是有升压牛的(在海印广场“达声”和“保捷”有得听)。
TOP
63#

升压牛的工作原理是对弱信号进行无源电压放大,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但线圈的感抗对于高频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通常需要和MC唱头非常匹配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运放的优点是一致性较高、成本较低,在业余条件下DIY以及价格较低的成品中使用通常会获得不错的效果。但由于运放的集成度较高,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影响,通常需要加入电容消振,在崇尚纯直流放大的今天、在如此微弱信号放大中使用,对于瞬态反应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晶体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参数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在低噪声方面,完全能够胜任MC放大的要求。如果对于高频的分析力和细腻感、以及追求较快的瞬态反应方面有所侧重的话,纯晶体管的唱放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把他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OP
64#

ctx111 在 2005-12-12 23:07:44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的两款美国产胆唱放,个人认为相对来说版主说的缺点不明显。AESTHETIX Rhea和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
我对电路一窍不通,不知它们是什么放大


这是比较极端的胆唱放设计——全胆唱放,整个放大全部用电子管进行,不使用升压牛。
这种设计只见于数万元级的唱放,既保留了电子管的密度和音色,又免除了升压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样设计的唱放制造难度非常大,而且对元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MC系统的增益非常大(约60dB),电子管的背噪问题极难解决,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制造这样的唱放。
我接触过三台这种设计的唱头放大,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尤其是在密度上,绝非同价位的石机唱放可以相比,而分析力也基本不落下风。
关于这类唱放,有高烧玩家发现,它们对电子管的品质比前级敏感得多,建议尽可能找到最好的收藏级的电子管,曾经有这样的说法“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在未换胆前,只有三成功力!”。这台唱放好象有多达14支电子管,以每支1000元计,还要再投资1万多元。
TOP
65#

dr kuang 在 2005-12-11 23:17:48 发表的内容
重臂和轻臂
重臂可以增加稳定性,调整也相对容易,比较容易“出好声”,但分析力和瞬变要比轻臂差些,比较适合于入门级玩家。如果自己对LP系统的调整有足够的把握,对LP系统除了“音乐味”外还想要进一步的“音响性”的要求,轻质唱臂无疑更为合理。
长臂和短臂
长臂的好处是循迹角误差影响相对较小,不足之处是灵敏度比短臂差,如果对循迹角的调整有足够的把握,个人建议尽量选择短臂。

KUANG版说的太好了,我比较懒惰,就上1条SME MODLE 310重唱臂吧
TOP
66#

顶~~精彩
TOP
67#

dr kuang 在 2005-12-12 17:00:27 发表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用升压牛的MC唱放在瞬变,分析力,频宽方面会有所欠缺,在音色,密度和静噪方面则表现较稳定。
全套胆机推SP100的组合中,用这款唱放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如果一定要用胆唱放也应尽量选全胆放大的。

我听过的两款美国产胆唱放,个人认为相对来说版主说的缺点不明显。AESTHETIX Rhea和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
我对电路一窍不通,不知它们是什么放大
TOP
68#

Dr kuang 在 2005-12-12 23:52:15 发表的内容
ctx111 在 2005-12-12 23:07:44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的两款美国产胆唱放,个人认为相对来说版主说的缺点不明显。AESTHETIX Rhea和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
我对电路一窍不通,不知它们是什么放大


这是比较极端的胆唱放设计——全胆唱放,整个放大全部用电子管进行,不使用升压牛。
这种设计只见于数万元级的唱放,既保留了电子管的密度和音色,又免除了升压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样设计的唱放制造难度非常大,而且对元件品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在MC系统的增益非常大(约60dB),电子管的背噪问题极难解决,只有少数几个厂家制造这样的唱放。
我接触过三台这种设计的唱头放大,效果都非常令人满意,尤其是在密度上,绝非同价位的石机唱放可以相比,而分析力也基本不落下风。
关于这类唱放,有高烧玩家发现,它们对电子管的品质比前级敏感得多,建议尽可能找到最好的收藏级的电子管,曾经有这样的说法“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phono在未换胆前,只有三成功力!”。这台唱放好象有多达14支电子管,以每支1000元计,还要再投资1万多元。



说的非常对:全胆唱放最难做好的就是背噪问题极难解决;再就是它们对电子管的品质比前级敏感得多。因为电子管对电场干扰和磁场干扰都非常敏感,这是背噪问题极难解决的主要原因;由于它又是处于源头信号放大的重要部位,任何小的变化都会被后面的放大电路“多级”放大后“突出地”反映或者暴露出来。所以它们对电子管的品质比前级敏感得多。正所谓“差之分毫,失之千里”也。
我们可以记注这样一个规则;一个放大电路系统中,离信号“源头”越近的部位,任何小的“变化”都会变得非常敏感。这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关键”部位。
有动手能力的朋友请按照这个规则去试一试,由于这些部位都是小信号放大部分,另件相对便宜,哪怕是“小儿科”式的换一个低噪声优质无感电阻、三极管什么的,声音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当然,这不一定就完全是“正面”的提高,最可能的情况是造成了声音失去“平衡”。如果声音仍然平衡,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正面”提高是占“主流”地位的。“花钱少,见效大”,祝你享受成功的快感。
TOP
69#

阿杰 在 2005-12-12 20:27:42 发表的内容
升压牛的工作原理是对弱信号进行无源电压放大,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但线圈的感抗对于高频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通常需要和MC唱头非常匹配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运放的优点是一致性较高、成本较低,在业余条件下DIY以及价格较低的成品中使用通常会获得不错的效果。但由于运放的集成度较高,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影响,通常需要加入电容消振,在崇尚纯直流放大的今天、在如此微弱信号放大中使用,对于瞬态反应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晶体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参数也日益完善,特别是在低噪声方面,完全能够胜任MC放大的要求。如果对于高频的分析力和细腻感、以及追求较快的瞬态反应方面有所侧重的话,纯晶体管的唱放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把他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升压牛的工作原理是对弱信号进行无源电压放大,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的说法欠缺妥当;
  其优点是“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这个升压牛“吃掉了”许多细微信号(包括唱针在空白音轨时的摩擦信号),听上去好象声音干净了许多;但是,当我们对“专门用于唱臂到唱放的讯号线”都非常重视时,却又让信号去经过“升压牛”内至少几十米长的细小导线工作,这个“线损”是不是可想而知了;还有次级“线损”、“铁损”等等因素。因此,这个升压牛“吃掉了”的细微信号有多少?是一目了然的。
用到“输出牛”的“胆”功放或者“石”功放都会存在这个“牛”的“损耗”问题。有的人可能不服气,几十万的“惠丰”不是也用“输出牛”吗?是的。但是惠丰的“输出牛”可能是其机器上最贵的另件之一了,而且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输出牛”的“损耗”问题。因此它的声音总是保持“某种特色”。喜欢这种“特色”当然可以,但是它是由于“输出牛”的“损耗”造成的。
阿杰兄关于其他问题的解释比较到位,基本赞同。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70#


那么更正一下,我所说的“全胆”是指放大部分。
这部机器的内部结构我也详细看过,放大部分是三级电子管,输出再加一级电子管;晶体管整流。它的顶级三分体型号就是真正的全胆了,可惜目前只见到过照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