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不好声是因为未搞好,CD不好声是因为搞不好!? [复制链接]

查看: 18230|回复: 136
81#

有些玩LP的自以为有品味,实为井底之蛙也.
TOP
82#

新来的~~~~

很反感坛子里LP族把CD说得一无是处论点。LP能复苏么?我持怀疑态度!

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科技在进步,随着数码播放技术的不断完善,全面超越LP必将指日可待。
TOP
83#

只准LP的说CD的不是,而不准CD的说LP的不是,这是我对本网某些人的感觉。
TOP
84#

johnleeh 在 2005-12-11 9:58:44 发表的内容
那场测试CD片子,CD转盘都根本没上场,LP的录音也不知道是模拟还是数码的,就是比了个LP后面加和不加解码器的效果,还没出区别来.你说这种测试有什么意义?能说明谁比谁强?还是终局性的?


那场测试的意义很简单,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人类的听感范畴里,不管你输入给编码器什么样的模拟信号,经过数码取样,然后再D/A还原,出来的还是那样子的信号。

进一步的解释就是:模拟录音里,混音工程师把双声道母带混制好了,假如接下来的工序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虽然这个技术要求比较高),CD播放出来的效果听上去就是母带的一样。

但是,LP能做到这一点吗?
TOP
85#

人家创立这家公司。。。。。。
==============
想当然的事情别太多!每个名人出人并不因。。。。或许BOSS是营销奇才呢。。。
如果一台LP/CD。同曲目,分别听上几次,再进行,168很多人也敢去!!!
最后编辑VV
TOP
86#


开心果 在 2005-12-11 11:55:45 发表的内容
还有LP刻盘时还要考虑到声道分离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会使得坑纹深度为零)等这些因素,”

felixcat 兄,这种说法不对吧。

felixcat 在 2005-12-11 12:11:55 发表的内容

这个说法不是我自己推出来的,是搞刻片的人告诉我的,具体原理说起来似乎有点复杂,这里有个动画,可能对理解有些帮助:

http://www.vinylrecorder.com/bass.html

(所以有时候我也奇怪为什么在管弦乐录音高潮那些部分,有的LP到那里的声音要突然减小很多,难道是这个原因?)


说到高潮,您不是不知道,LP不太容易录下整个管弦乐的动态,所以要压缩,所以会觉得声音要突然减小很多。

要说那个动画,的确很生动,大部分人都会被它迷惑,以为声槽记录的是L+R和L-R信号。实际它描述的是刻针的运动情况,声槽看起来是一条,但声槽两壁的纹路是相互独立的,声槽深度、宽度的确是随信号而变,那也是两声道独立变化的结果。打个比方,设两个国家以河流的中线为界,如果各自把自己的岸边或加宽或变窄,河流总体看起来宽度就有变化了。

实际上声道分离度与声槽深度是没有关系的。
TOP
87#

这次测验有意义, 如LINN的BOSS有能力分辨出两种格式的差别,他一定会再上擂台挽回声誉。 所以说这次是终局性的,他人如有异议,不妨扪心自问,“我的功力在TIEFENBRUN之上吗?”    人家创立这家公司,其对声音的认识,岂无过人之处? 这么多人喜欢LINN 的声音难道是白打白撞弄出来的。
TOP
88#

Dr kuang版主说,以前的汽车是四个轮,现代的汽车也是四个轮,形容现在的LP已非旧日可比,是这样吗?
TOP
89#


可能声音这东东太高深莫测,我们在这如何钻研仍在门外!!!
这段时间和友人谈起CD/LP,几位两栖玩家都在莫名其妙。。。。
TOP
90#

开心果 在 2005-12-11 16:29:57 发表的内容


这样理解就不对了。对于刻纹头来说,它并不知道送给它的信号是不是分离度低还是高的信号,也就是说送到右声道的信号,它全部认为是右声道的信号(左声道同理),送来信号的分离度是由前面设备确定的,只要送给刻纹头的电平是标准的,那么它就按标准刻录,不会出现音槽深度为零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刻录电平过高了。现代刻纹机采用可变轨距的同时,也同时采用可变深度,以应付大信号的情况。



也就是说刻盘机有这么一个装置:它可以即时探测到当前输入信号的电平,然后即时调整刻针在0输入时的预设深度?能否提供一些更详细的信息呢?我尝试了搜索,只有比较多的关于Viriable Groove技术的介绍。好像没看到有关于可变深度的介绍,开心果兄能否补充一下呢?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了:为何有搞刻片的人跟我说,刻片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电平,不能让它太大?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假如要控制好电平,这和控制动态范围有没有关系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