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kuang 在 2005-12-7 13:52:58 发表的内容 我都开始搞不明白Raxel大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了,是只有你听过“经专业调整的SACD系统”,所以你的观点才有发言权吗? 说到对SACD系统的了解,我倒想知道RAXEL大侠在什么样的系统上了解SACD的?希望不是通过SONY的SACD机或者是看网络报道的评论。 至于接触过的SACD唱片虽然不算多,但香港和广州是目前全国进口唱片的进货主要渠道是众所周知的事,能批量进入国内唱片市场的品种在这里基本都能接触到,虽然可能不如你手头上的SACD唱片多。 留意一下以往白天鹅和香港的音展报道,顶级多声道SACD系统的演示已经进行过很多次了,在广州的海印电器城要听到经过专业调整的SACD系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自己在各个档次听多声道SACD系统都基本接触过,如果你还在问这个问题,不妨下次来广州或者到香港经销商的试音室去听听,或者你自己的多声道系统比经销商的调整得更好? 就算我接受“你接触过调整得当的顶级SACD多声道系统比我多”的想法,但很难让大家相信大草和LEO两位接触得比你少。Raxel大侠和他们相比,“对SACD没有足够的了解,只是听了别人的一些说法,就人云亦云”的评价可能更适用? 到现在,我对SACD系统的观点也确实有所转变:目前真正限制SACD发展的,软件并非唯一因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个别几部SACD机外,绝大多数的SACD机(包括SACD格式开发商旗下的SONY,MARANTZ的全部产品)在两声道系统上,在很多方面甚至还没达到同价位CD机的水平。harvey前辈的观点其实正是多数未选择SACD系统那大部分发烧友的真实想法——与其花钱买回一部效果未如理想,又要另外花很多钱买唱片的SACD机,不如升级现在的CD系统;而且harvey前辈是经过“自己亲自对比”作出的决定,也很符合性价比的考虑方式。而不是象某些发烧友一时冲动,听信宣传后,买回一部入门级SACD唱机就自以为效果一定比CD系统优秀。 SACD的音质其实是“大幅度超过CD的水平的”,包括在两声道系统,只不过需要在优秀的SACD机上播制作优秀的SACD唱片。这是大草和LEO两位的说法(又和你不同),就我自己的试听经验,我完全接受他们的观点,尤其是试听过两套目前公认优秀的SACD唱机系统后。 至于DVD—A系统,LEO在聚会当晚就说过:当年他们已投资购进了第一套DVD—A的录音系统,也录制过一些音乐,然后就一直关注DVD—A器材的销售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全香港总共才卖出400多台,所以没有推出DVD—A唱片。这就是LEO说“DVD—A死亡”的原因——难道会有唱片公司为了400人的市场录制唱片? 在和大草和LEO两位交流过后,我反而觉得SACD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当DSD解码技术更为成熟,在万元级多兼容系统上出现“音质大幅度优胜于同价位CD机时”,器材市场的热销将会有更多的唱片公司转向SACD的。 而对于DVD—A,虽然在软件来源上缺少大唱片公司的支持,我觉得还有一线生机,也不完全认同DVD—A死亡的看法。 |
那我就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1.目前混音编辑设备功能有限,的确限制Pure DSD录音制作的推广和普及.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完全同意.因为绝大部分专辑都是需要或多或少的后期处理.但就目前的设备水平,已经足以做出好音质的专辑.这有实例证明.
2.我觉得制作人员对DSD的实际使用时间长短的确可以影响到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样就拿Sony DSD制作中心的制作人员来说.美国总部的Vic Anesini制作的Bob Dylan SACD再版套装,香港华纳的7片(1+1)专辑,出来的音质就被玩家津津乐道,交口称赞.那我冒昧的问一下.这位Leo先生有哪些具体的DSD/SACD制作的专辑被玩家一致肯定的呢?同样的工具,同样的材料(母带),不同制作人员做出不同水平的产品.不能否认吧.如果需要更多Vic Anesini的资料,请自己google一下.
3.我前面说了,这里只要一有不同意见.有些玩家就喜欢问对方什么设备.简而言之,设备高低可以分出意见的正误?我前面已经请教了,究竟听过哪些SACD专辑得出这样的判断.因为一些香港地区发行的SACD的确会对听者产生误导.而RCA,水星,sony的再版SACD由于母带的状况,限制了SACD本身水平的发挥.SACD只是一种介质.现在发行了的3,500多个品种,能够真正体现SACD水平的软件也并不多.所以我关心的是你听过哪些软件,而不是什么硬件.
4.我不认为SACD会淘汰普通CD,就像S-VHS没有淘汰VHS,45转的LP也没有淘汰33转的LP,市场不同,消费层面不同.CD仍然会是主流.而相同价位的机子,以我的经历,SACD机播放SACD超过同价位CD机播放CD的效果.就纯双声道而言.我不认为SACD会大幅超过普通CD的效果.因为现在普通CD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品.不论是转盘还是DAC.
5.Classic Records在5年前就开始发行DAD,一种使用普通DVD-Video格式,但提供LPCM 24bit/96khz的高清晰度音轨.可以在普通DVD机上播放,并且可以数码输出至DAC.如果觉得D to D是限制音质的主要因素,并非SACD是唯一出路.如果怕DVD-A没有销量,DAD不是很好?或者一面是DAD,一面是DVD-A的HDAD.现在北美销售的很好的Dual Disc也不错啊,一面是CD,一面是DVD或者DVD-A.总之一句话,如果有钻研探索精神,出路多的事.没有这种精神,永远只能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