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勒第一交的七个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37218|回复: 163
1#
马勒的第一交,写于1884至1888年之间,当时马勒正以一位歌剧指挥家的身份奔走于卡塞、布拉格和莱比锡这几个城市之间。马勒这首交响曲的创作动力来自于作曲家的一次单向恋爱——至少马勒自己是这么说的。

作品与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就像现在不少经典作品那样,当时这个首演的结果是不成功的,听众并不欢迎这首作品。首演时的交响曲是有5个乐章的,马勒在1893年重新修订了第一交,把原先的第二乐章(名叫“布鲁明”)删掉了,于1894年在魏玛重新演出,结果——仍是不成功。这个第二次修订,马勒除了把第二乐章删掉、把乐队的编制扩充之外,还对一些细节部分作了修改,比如说在第一乐章开头那个充满生命气息的旋律,原先是由圆号奏出的,现在改为是由单簧管演奏;还有便是第三乐章开头,原来是低音大提琴独奏,现在的版本改为低音大提琴+大提琴一起演奏。后来马勒在1896年又进行了第三稿的改动,结果还是不成功;直到最后1899年第四稿终稿的时候,这首作品仍未得到立刻的承认。不过1900年在威尼斯的演出这首作品却使得听众十分激动。

马勒在第一稿的时候写了五个乐章的原因是马勒想开创一个“五乐章”交响曲的传统——的确在这首作品之后,马勒只有三首交响曲采用了传统的四乐章结构。后来马勒答应把第一交的五乐章改为四乐章,是由于出版商的劝告并且马勒也考虑到当时这种标新立异也不见得能博得听众的欢迎。

(未完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好想有一张!!!!!!!!!!!
TOP
3#

很多碟都已经不好找了,郁闷!!!
TOP
4#

很少到这里来,现在才看到felixcat兄这篇精彩文章,不顶上来就对不起这篇精彩好文了。
TOP
5#

阿巴多早期和CSO合作的马勒一比他后来BPO的版本如何?
TOP
6#

我以为评马一,一定会在非常靠前的位置提到Walter和Sinopoli。一个是古典式的,有维也纳味道,一个是森林童话,都折射出了马勒一些最本质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提到。楼主说的第三乐章的风格我完全赞同,Sinopoli的版本比较明显。
最后编辑桂猪
TOP
7#

felixcat兄,这张西蒙.拉托指挥伯明汉城市交响乐团的马1毫不逊色你列举的那些版本呀.
[upload=jpg]Upload/2006121712312640727.jpg[/upload]
TOP
8#

更偏爱阿巴多后期的马勒
TOP
9#

felixcat 在 2005-10-21 13:01:51 发表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看看霍伦斯坦(Horenstein)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Unicorn-Kanchana版,录于1969年。

[upload=jpg]Upload/2005102112361918882.jpg[/upload]

老大师霍伦斯坦的这个版本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文雅”,听他指挥的马勒第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英国绅士在边散步边思考。假如按照这首交响曲“巨人”这个标题来理解的话,那霍伦斯坦营造的是一位思想和智慧的巨人,而朱立尼的版本则是情感和体型上的巨人。

(未完待续)

独角兽公司的碟哪里还能买到?想要买马三
TOP
10#

scfan 在 2006-12-16 17:27:56 发表的内容
阿巴多早期和CSO合作的马勒一比他后来BPO的版本如何?


据说后面和BPO合作的那个现场版比较好一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