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1。3SE。怎么那么多人甩出来??? [复制链接]

查看: 34647|回复: 192
141#

zaudio兄说得正确。失真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但是关键就是人为地通过各种方法把失真减到最低。至于具体方法和效果如何,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欢迎再讨论!
TOP
142#

zaudio 在 2004-12-29 19:28:45 发表的内容
呵呵,还是天神兄了解了我的意图,楼上的2位兄台还在误会我的阐述!
如果大家要讨论,不妨换2个题目:
-----------------------------------------------------
1,倒相方式是否是一种利用了失真的技术?(这是一个狭隘的物理层面的命题,不要放到“该不该利用失真”这样一个大的意识形态的讨论范围内讨论!)
2,如果允许利用失真,那么你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校声?
--------------------------------------------------------
也许这样的讨论更有助于大家理清自己今后发烧的方向以及对待器材的态度,其实也可以利用这2个问题来分析器材的大致定位!
那么请教zaudio 兄,在你心中存在哪些“器材的大致定位”?你喜欢怎样的“定位”?还有怎样的器材才是你喜欢的类型?请指教!
TOP
143#

zaudio 在 2004-12-22 20:28:47 发表的内容
“倒相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密闭箱和喇叭曲线的先天缺陷,做得好的话应该是失真更小,”这句话前半段我认同,后半段我不认同,倒相方式的确能改善一定频段内的失真,但它毕竟是通过倒相而来,增强的成分当中也包含着失真的成分!所谓“用另一个错误来修补前一个错误”是倒相的真实写照!

不明白为什么说倒相孔出来的就包含着失真的成分?倒相孔只是习惯说法,在它要弥补的频率是同相的。
如果不是直接的声音就包含着失真的成分,那么就不要烧了。
TOP
144#

天神 在 2004-12-30 17:56:44 发表的内容
至尊的低频应该比小证据更雄壮吧?但它输在哪呢?效率和中高频?

可能还是空间的问题,具体的我没问,他用的是MK的旗舰单声道后级,应该不是效率的问题!也许以后做个家访,拍点PP和写点采访上来!
TOP
145#

天神 在 2004-12-28 22:04:16 发表的内容
zaudio兄说得正确。失真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但是关键就是人为地通过各种方法把失真减到最低。至于具体方法和效果如何,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欢迎再讨论!


呵呵,还是天神兄了解了我的意图,楼上的2位兄台还在误会我的阐述!
如果大家要讨论,不妨换2个题目:
-----------------------------------------------------
1,倒相方式是否是一种利用了失真的技术?(这是一个狭隘的物理层面的命题,不要放到“该不该利用失真”这样一个大的意识形态的讨论范围内讨论!)
2,如果允许利用失真,那么你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校声?
--------------------------------------------------------
也许这样的讨论更有助于大家理清自己今后发烧的方向以及对待器材的态度,其实也可以利用这2个问题来分析器材的大致定位!
TOP
146#

zaudio 在 2004-12-29 19:28:45 发表的内容
天神 在 2004-12-28 22:04:16 发表的内容
zaudio兄说得正确。失真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但是关键就是人为地通过各种方法把失真减到最低。至于具体方法和效果如何,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欢迎再讨论!


呵呵,还是天神兄了解了我的意图,楼上的2位兄台还在误会我的阐述!
如果大家要讨论,不妨换2个题目:
-----------------------------------------------------
1,倒相方式是否是一种利用了失真的技术?(这是一个狭隘的物理层面的命题,不要放到“该不该利用失真”这样一个大的意识形态的讨论范围内讨论!)
2,如果允许利用失真,那么你能接受什么程度的校声?
--------------------------------------------------------
也许这样的讨论更有助于大家理清自己今后发烧的方向以及对待器材的态度,其实也可以利用这2个问题来分析器材的大致定位!


回答很明确:
1、利用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最终的失真更小,在倒相之前的低频减弱是失真,倒相之后低频弥补了,但会有新的失真,两害相权取其轻,根据不同的单元和不同的声音取向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存在倒相不可以或者密闭不可以的问题;
2、什么程度的校声需要看频率响应图和实际聆听才能确认,实践证明90%的音箱是倒相方式的,也就是这种方式市场证明是成功的。
TOP
147#

zaudio 在 2004-12-29 19:38:50 发表的内容
ppzz 在 2004-12-28 22:14:55 发表的内容
zaudio 在 2004-12-24 12:36:58 发表的内容
3,我并不是否认倒相设计,而是希望和大家交流讨论并理清一个“观点”:倒相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失真的方法!而单拿一直是以降低失真为主要理念。当然,不是说不允许单拿妥协,而是想说,也应该允许不同的妥协方式。


这里有个逻辑偷换概念,就是降低失真=不能利用失真。
走钢丝的人在重心偏向一边时,手里的杆子要偏向另一边,照您的说法这人应该就算摔死也要拿住杆子的正中间,是不是?

本来调音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频响图。中间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那是见仁见智的。许多事情不光是音响,是需要先妥协再改进的。一条路走到底那是叫钻牛角尖。

呵呵,我没钻,我感觉你钻了,走钢丝的为什么非要抓着杆子?完全可以扔掉杆子,手脚并用挂在钢丝上!


又在偷换概念了。
大家在下围棋,虚竹自塞一眼,反而救活全局,你老兄说了,为什么要下围棋?
最后编辑ppzz
TOP
148#

ppzz 在 2004-12-28 22:14:55 发表的内容
zaudio 在 2004-12-24 12:36:58 发表的内容
3,我并不是否认倒相设计,而是希望和大家交流讨论并理清一个“观点”:倒相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失真的方法!而单拿一直是以降低失真为主要理念。当然,不是说不允许单拿妥协,而是想说,也应该允许不同的妥协方式。


这里有个逻辑偷换概念,就是降低失真=不能利用失真。
走钢丝的人在重心偏向一边时,手里的杆子要偏向另一边,照您的说法这人应该就算摔死也要拿住杆子的正中间,是不是?

本来调音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频响图。中间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那是见仁见智的。许多事情不光是音响,是需要先妥协再改进的。一条路走到底那是叫钻牛角尖。

呵呵,我没钻,我感觉你钻了,走钢丝的为什么非要抓着杆子?完全可以扔掉杆子,手脚并用挂在钢丝上!
TOP
149#

ppzz 在 2004-12-29 21:52:59 发表的内容
呵呵,我主箱用的丹拿1.3se,中置用的丹拿声学BM6A。
对这两个箱子,在大陆和台湾的网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丹拿音乐味重一点,一种认为丹拿声学柔一点,我没法比较,中置只有一个。另外,丹拿声学也是倒相箱,尽管倒相孔小一点,不是圆的。

我认为不论是重现现场所谓保真,还是校声,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好听。马上会有疑问:什么是好听?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每个人来说是唯一的,就好比你喜欢什么味道的香水?你可能因为这种香水更像真的花香而喜欢,也可能喜欢就是喜欢,没有理由,但却唯一。

兄弟既然有能力同时拥有1.3SE和BM6A,为什么不去认真对比呢?6A是有源的,如果搞一对,如果效果能超过或近似你目前的1.3SE+你的功放,你会做何取舍?如果不出意外,一对有源的BM6A应该要比你的1.3SE+功放(什么功放能告知吗?)来得便宜吧?
TOP
150#

天神 在 2004-12-30 14:44:27 发表的内容
老兄你们宁波不是有个玩丹拿小证据的DX吗?为什么不向他讨教一下?:)


是啊,还是朋友呢,他之前用的是丹拿的老旗舰至尊,换了之后还没去听过,最近可能要去听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