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1。3SE。怎么那么多人甩出来??? [复制链接]

查看: 34645|回复: 192
131#

“尤其是不太明白您所指的倒相式扬声器的失真=加强的低频是什么的一种概念。”

比较完整的个人看法是这样:倒相方式所扩展和增强的低音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失真!
这点其实从频响曲线上就已经说明了部分问题了,当改变谐振系统Q值时,频响曲线低频段会有高低不同的响应,这个响应不是喇叭单元对电信号的本质反映,而是被谐振系统调制了的加料反映。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很简单,假设在无响室里,我们把音箱的频响曲线和单元的频响曲线都测出来然后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倒相箱的低频频响和单元的本身的是有出入的!
本来,调制空气振荡的唯一源头应该是喇叭单元本身,而喇叭单元只响应电信号,这是比较理想的电声转换原理!
但加入箱体后,情况不一样了,箱体内的空气也对喇叭产生了调制作用,这时调制喇叭单元的有2个重要源头了,一是电信号,2是箱内的空气!
当这个箱体是密闭箱体时,箱内的空气是不直接调制箱外的空气的!只是参与了调制喇叭!
如果箱体是倒相箱,情况变复杂了,箱内的空气不但调制了喇叭单元,而且通过倒相孔调制了箱外的空气,而我们知道,调制箱外空气的唯一源头应该是喇叭单元,而不应该有第2个调制者,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倒相其实是一种失真的来源的大致理念!
大家只要想想空气只该响应喇叭,而不该响应别的信号,就可理解了!
------------------------------------
下了,有没理解的,改天讨论!
TOP
132#

TOP
133#

为撒调制箱外空气的唯一源头应该是喇叭单元?
同样的喇叭单元为什么各家品牌对于箱体的设计不同呢,我想值得zaudio好好思考。
其实倒相箱的低频频响和单元的本身的是有出入的!难道密闭箱的低频频响和单元的本身是有没出入的吗!
没厂家只看单体的吧:)
TOP
134#

leslie 在 2004-12-23 22:08:59 发表的内容
为撒调制箱外空气的唯一源头应该是喇叭单元?
同样的喇叭单元为什么各家品牌对于箱体的设计不同呢,我想值得zaudio好好思考。
其实倒相箱的低频频响和单元的本身的是有出入的!难道密闭箱的低频频响和单元的本身是有没出入的吗!
没厂家只看单体的吧:)

:)
1,我没有否认密闭箱对单元的影响,也没有说密闭箱对单元的影响一定小!
2,不管什么品牌,如果针对低频单元设计了箱体,那么其最重要的目的仍旧是减少声短路,至于不同的设计之间的特点,也不是我所能讲清楚的,但万变不离其中,无非就是扩展低频,提高效率!当然也有调整音色的作用,但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3,我并不是否认倒相设计,而是希望和大家交流讨论并理清一个“观点”:倒相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失真的方法!而单拿一直是以降低失真为主要理念。当然,不是说不允许单拿妥协,而是想说,也应该允许不同的妥协方式。
4,如果单拿有心比较,应该找相同或相近理念的品牌来比较。与天朗,世霸等品牌比较,不是特别妥当的事情,好比一个武士跳到一群秀才当中说:“看,我有多强壮!”也许单拿是最强壮的,在秀才当中更是突显其强壮之势!但当单拿站到一群武士当中,其强壮程度还那么明显吗?这是我想看到的测试结果(真的感兴趣,绝非抬杠)!
5,“为撒调制箱外空气的唯一源头应该是喇叭单元?”
非常抱歉,我在阐述这个观点的同时忘了说明这是在“电声转换”理想情况的前提下!也就是在还原物理信号的客观物理层面上讨论!暂时不包括主观修饰手段或者说是人为故意手段!
如果以流程表示,可能更好理解:信号载体→信号的拾取→信号的放大→电声转换(换能)
6,‘同样的喇叭单元为什么各家品牌对于箱体的设计不同呢“,这个问题刚开始接触音响的时候就思考了,大家也不必太浪费时间,100个设计师可能会有100个箱体设计思路,但他们都遵循我上面提到的原则:减少声短路,提高声还原效率!不同的地方无非考虑采用哪种箱体以及要做如何的修饰!或者再加一点前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审美范畴内!
TOP
135#

有华山论剑的感觉,好贴!
TOP
136#

这不奇怪,1W出头的东西,又南推,其实,丹纳做这样的箱子只不过为了圈钱,丹纳是做高端的,没钱的同胞勒紧裤腰代搞到一对,又没钱再买公房伺候它,只好卖掉算了。1W以内的进口箱(算上1。3W)都属于入门级的,其音色是不能和同价位的国产比的,丹纳的宣传上说:每对箱子的售价是成本占20%,人工费占80%,你算一下,再加上进口的关税,JS的销售利润、广告宣传费用,平摊到每对箱子上,那麽这对箱子的实际价格会是多少吧?!!!!!!!!!!!
TOP
137#

这样的讨论我喜欢,越多越受益!
TOP
138#

请大家再给多点意见,好让我们这些玩单拿的初哥多学点东西.
TOP
139#

zaudio 在 2004-12-29 20:14:52 发表的内容
:)目前为止还没听到自己真正喜欢的箱子。主要是没有机会听那么多真正发挥了全部实力的型号!所以我还是希望多接触“还原唱片物理信号”类的箱子,当然,也不排斥听天朗类的校声箱。
至于对器材的定位,其实业界早有归类,专业监听,家用HIFI,是2个比较大的分类,当然监听的接触的很少,拿箱子来说,监听的好象还有分类,要求比较高的应该是录音监听类型,广播监听的要求似乎要低一点!具体的我也了解不多,希望真正搞录音的朋友能出来普及一下知识!
关于“定位”的问题,我考虑的比较抽象一些,可能大家会笑我钻牛角尖了,我是这样想的:如果音乐本身是美的,那么重现出来也应该是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录音到重放,有很多环节并不是一个厂家,一个录音公司,一个玩家所能完全控制的,从美的变成不美的,责任在谁?比较理想并可能达成的方式是这样的,录音的时候用的哪套器材,重放的时候也应该用哪套器材,这样可能是最接近录音者想要表达的效果了!当然这样也是不适合所有人的一种准理想方式!
进一步的妥协方式就是用录音监听音箱来听音乐了,这是我目前最想尝试的方式!
这也是我想看到dynaudio和dynaudio acoustics有一个数据对比的原因!目前我还没看到相关对比数据,如果哪个朋友有,希望能提供:)
老兄你们宁波不是有个玩丹拿小证据的DX吗?为什么不向他讨教一下?:)
TOP
140#

zaudio 在 2004-12-24 12:36:58 发表的内容
3,我并不是否认倒相设计,而是希望和大家交流讨论并理清一个“观点”:倒相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利用失真的方法!而单拿一直是以降低失真为主要理念。当然,不是说不允许单拿妥协,而是想说,也应该允许不同的妥协方式。


这里有个逻辑偷换概念,就是降低失真=不能利用失真。
走钢丝的人在重心偏向一边时,手里的杆子要偏向另一边,照您的说法这人应该就算摔死也要拿住杆子的正中间,是不是?

本来调音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频响图。中间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那是见仁见智的。许多事情不光是音响,是需要先妥协再改进的。一条路走到底那是叫钻牛角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