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空间影响音响器材的音色这一大前提表示完全的认同。
而对于我们在客户的安装与调试的过程和建议,说实话不同的客户对于安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很难在这里有一个全面的说法。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确会按照顾客的需要去提供不同性质的空间计划服务,其中包括收费的也有的是免费的。我相信需要在聆听环境这一环要求我们帮忙的客人到现在为止都对我们相当的满意和信任。这也是我们在业内赖以生存的强项之一。
而对于您提出的DY为什么广泛采用倒相式的箱体设计这一问题,从您的注册日期来看,我相信阁下也是位知深的玩家,但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表示我的不理解,因为扬声器的设计牵涉到很多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因素,所以单凭倒相式设计就等同于"加强的低频"极为偏颇,看来并不是您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
尤其是不太明白您所指的倒相式扬声器的失真=加强的低频是什么的一种概念。
众所周知扬声器的设计在经历了上百年的磨练后现在已经非常成熟,除非能开发出划时代的焕然一新的换能器,否则的话还只能在老路上精益求精而已。
倒相与密封相比是有得有失的,在纯粹理论的范畴里,在使用相同的容积和相同的驱动单元情况下,密封式扬声器的强项只在于瞬间响应较好而已(还有就是使用小尺寸的低音单元的小密封箱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有好的低频响应,当然是相对该体积的箱体而言,不过输出声压受到一定的控制),而且在箱体容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低频的向下延伸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只能通过改变换能器(也就是单元)的特性和增加箱体的等效容积等有限的手段去提升整体的频率响应范围,例如通过增加线形冲程,加大振膜质量和使用面积,增加单元的Q值和承载功率等等。不过应验了凡事都需要妥协这个事实,在拓宽频率响应的同时包括灵敏度 瞬态响应等各方面的参数也会劣化!!而为了让这些单元能有正常的可用输出声压,又要让他们能承受更大的功率和更长的可使用冲程及更大的箱体容积,从而又回到一个怪圈的开始。可以想象长冲程低音单元在密封的箱体里,接近其谐振频率时的疲于奔命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失真达到什么程度了!!
由于时间是在太忙,可能下个礼拜才能继续我们的DY为什么使用倒相式设计以及我的空间观点讨论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