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计算芯片的发展将让普通CD战胜LP [复制链接]

查看: 50993|回复: 320
171#

呵呵,可能您觉得很奇怪,既然在44.1/16的数据里面不可能记录得了的一些信息,怎么可能用插值多项式就能逼近出来呢?这个是由插值理论的性质和定理决定了。。。至于我们问:凭什么会存在这些定理和性质的呢?这个可能只还有天知道了。假如有造物主的话,我们倒可以问问他:为啥你当初造宇宙的时候要创造这些看上去这么不明显的数理逻辑规律呢?
TOP
172#

Dr kuang 在 2004-11-22 19:42:44 发表的内容
阿龙 在 2004-11-22 17:50:21 发表的内容
越说越远了,结论到底是CD战胜了LP没有啊?我想知道答案


技术上更完善的SACD呢?
现在的客观现象是SACD技术开始推广后,LP和旧版CD(大部分是由模拟录音转制)同时越来越受欢迎。

同意,曾對SACD抱很大希望,但事實上由模拟录音转制的SACD,反而在聽感方面,個人覺的很多都不及早版的CD(而很多經典的都是模拟录音),更令人懷念以前LP的聲音,所以,一些早版的CD越炒越貴,而LP也越出越多,不論硬件和軟件
TOP
173#

felixcat 在 2004-11-18 23:04:54 发表的内容
楼上的朋友先不用着急,等今天上完课,把其它同学的作业改完之后,我把插值计算的公式打出来传给你,你只要把那两个正弦函数往里面一代,就能够算出来的了。


那好,我将耐心的等待着,也希望各位关心本帖的朋友和我一起等待!
TOP
174#

国货当自强 在 2004-11-18 18:51:05 发表的内容
AYRE CX-7也是cd-rom做转盘,很多解码器都有减小时基误差的办法,不过不一定有之宝的效果,看功力了。


完全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来解码
TOP
175#

:)
最后编辑小克
TOP
176#

這麼說,失真率低的聲音比失真率高少少(也算低)的聲音肯定好嗎?HIFI中只看這個就可以了?
TOP
177#

艺术之中,必须承认不确定性,这跟数码技术是完全相佐的!
TOP
178#

Dr kuang 在 2004-11-19 12:16:42 发表的内容
应该说现在对人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现在的技术更多的只是放在了对声音的研究上了。


说得很对!人脑的确太复杂了,前面的路很长很长。不过现在这样也好——假如有一天把人脑的所有原理都搞清楚了,我可能会害怕的——因为我脑海里有什么秘密,都有可能被别人“推算”出来,我在想什么,别人也可能会知道。。。
TOP
179#

再转贴一些小资料:历史上各种声音媒体的动态、频响数据:
Year    db      Hz         device                low/high Hz
1897   28    1832     shellac disc             168-2000
1925   30    4900     Orthophonic disc      100-5000
1931   30     8875    Optical Film               125-9000
1931   60     9970    cellulose disc            30-10000
1946   60     14920   Decca FFRR disc     80-15000
1947   60     14950    Ampex 200 tape       50-15000
1972   75     19980     Laserdisc                 20-20000
1980   90     19980    Compact Disc           20-20000
1991   120    19995    Dolby AC-3               5-20000
1998   144     96000   DVD-Audio              0-96000
TOP
180#

nos 在 2004-11-22 22:09:29 发表的内容
     本以为这丫的要是还有一点廉耻的话,应该闭嘴了,真是没想到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真么不要脸的。
   看看这丫的一开始说什么“并且我们还要知道,现在最新的比较高档的解码器,用的远远不止7次多项式来运算的,比如说很著名的“怀念”(Wadia)牌子的解码器,在4年前就开始用12次多项式插值(具体是哪种插值算法厂家保密)来进行运算,可以算出12次Hermite多项式插值(据我估计它很可能就是采用类似这种方法的,因为Hermite插值太厉害了,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它的诱惑的,哈哈)的最大误差是10的负27次方(也就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x这种样子,小数点之后26个零!够吓人的吧),大家可想而知这种解码器解出来的声音信号,是多么地精确啊!不管原始的声音信号波形是如何复杂,这种多项式插值都能还原出极度准确的信号出来。”
   前面已经给他指出来了,这纯属胡说八道。这丫的看蒙不过去了,说自己其实不是搞电子,数字电路的,然后继续用高数蒙人。你丫的以为你那点破高数知识很深奥么?还据你所知中国,美洲,欧洲的大学本科都不会讲多项式插值。你没上过大学吧?大学本科的微积分里面无穷级数是讲什么的?把任一个函数展开成幂级数是将什么的?富利叶变换是将什么的?
    什么叫插值?插值简单的说就是数值逼近的一个具体应用。数值逼近是计算数学的一个分支,用简单的函数去近似表示复杂的函数。你既然说你是学数学的,老师没告诉你除了多项式逼近(包括Hermite多项式),还有三角函数逼近,小波逼近?而三角函数逼近和小波逼近在信号分析中就是如雷贯耳的富利叶变换和小波变换?
    你既然是学数学的,信号分析为什么会用富利叶变换,小波变换,而从没听说过Hermite变换你应该知道吧?为什么对于一个有明显周期的信号,应用小波和富利叶变换更好你应该知道吧?多项式逼近一个给定函数,当逼近次数高于8次的时候,算法不稳定,误差较大,也就是出现了高次插值不如低次插值,多算多吃亏,老师没交你?
    你知道Hermite逼近为什么比其他的多项式逼近和富利叶级数看起来拟合程度更高么?Hermite算法不但要离散点的值,而且要离散点在曲线上的切线斜率。换句话说Hermite逼近是以比其他算法要求更高的信息量来达到更高的拟合程度的。你也知道CD上根本就没有离散点的切线斜率的,你去推测这些点的切线斜率,HERMITE算法的精确度就不复存在了。
    再多的不说了。我给你个建议,用富利叶逼近去给CD插值吧。信号分析把音频信号分解成正弦波,然后把20khz以上的信号都给扔了。而cd纪录一个20khz的正弦波,理论上只要2个采样点就够了。请问,这是不是用富利叶级数插值处理声音信号?哈哈哈哈哈哈
    哎,这个论坛真是没意思。你说某人根本不懂信号分析,不懂数字电路。立马就有个新人说“我是信号分析工程师”,然后费了半天话,其实就是一句,从信号分析的观点,这个方法还是很有前途的。哈哈哈哈,此地无银三百两,这种老掉牙的拙劣的方法竟然还有人用,笑死人了。
    老兄,好自为之吧。别以为说自己是博士,言必称“兄弟我在美国的时候“,还时不时地提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能吓住人。还记得互联网刚流行的时候的一句名言么?“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