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344454647484950»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27448|回复: 587
461#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10-12 9:37:00 发表
关于内侧滑力这个论坛己经讨论过很多次,也已经有很详细的分析,因为分散在不同帖子里,新来的黑胶玩家可能沒有查看过旧帖,这里再罗嗦解释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内侧滑力不是由坑纹由外向内的螺旋带来,而是由转轴唱臂的补偿角带来!因为补偿角存在,唱针在坑纹内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和唱臂就不是在同一力线上,力线夹角的存在就把牵引力变成一部份沿唱臂轴线的牵引力外,还产生一个由外向内的分力,这个分力就是内侧滑力。正


内侧滑力最准确描述!
TOP
462#

发烧友太逗了,呵呵~~~~
音乐与生活

TOP
463#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2 19:25:00 发表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2-10-12 19:16:00 发表
呵呵~~~这个理论好简单哦~~你们争论那么久~~圆弧交错,左半球与右半球方向相反,受力也相反,正转和反转就等同于左半球和右半球的摩擦力轨迹。这种物理原理不需要大学生水平啦~~~哈~~~~


反而吵着吵着就吵昏头了,一张大光碟,做个实验全部OK。现在真是信息社会,视频交流






这个试验光盘表面对唱针摩擦力很小!
最后编辑huanggz 最后编辑于 2012-10-13 20:04:29
TOP
464#

原帖由 huanggz 于 2012-10-13 19: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10-12 9:37:00 发表
关于内侧滑力这个论坛己经讨论过很多次,也已经有很详细的分析,因为分散在不同帖子里,新来的黑胶玩家可能沒有查看过旧帖,这里再罗嗦解释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内侧滑力不是由坑纹由外向内的螺旋带来,而是由转轴唱臂的补偿角带来!因为补偿角存在,唱针在坑纹内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和唱臂就不是在同一力线上,








或者准确点叫向内合力,只要转盘顺时针旋转就会产生合力。
最后编辑huanggz 最后编辑于 2012-10-13 20:18:16
TOP
465#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10-13 17:25:00 发表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3 7:10:00 发表
张兄说的实验不具可行性。

侧滑力如何形成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很久,一直都辩不明白,现在一个实验就解决了。
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我想请蒋兄再做两个实验,都是像第一个实验那样使用LD盘和木管唱臂。
1.调整有效长度使其少于切点距离(负距),调整唱头角度,使其约等于正常的补偿角度。


明天我来做这个实验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66#

回复 459# 阿杰 的帖子

我是用SME臂,只是每格进行调整。早期是按针压大小进行相应调整,这几天进行试验也不应该这样设定。难调好啊
TOP
467#

SME侧滑调整的关键是掌握吊锤拉线与固定刻度杆的夹角,改变这个角度也可以改变抗侧滑力的。
TOP
468#

回复 467# 阿杰 的帖子

又向杰只请教,我在实践中也感觉到有一点点变化,请问大概多少夹角为好,给个大概再慢慢实践。谢过
TOP
469#

没有起始的基准角度,只能靠听了。
实际上要检验的硬指标有一个,完美地通过1812的16响炮声。
TOP
470#

回复 467# 阿杰 的帖子

我现在就是用,唱针大概在唱片(有音轨的位置)中间,吊锤的夹角成90度。这样正确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