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243444546474849»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27451|回复: 587
451#

同意天藏兄科学的概述,T角大于180度才会往外跑,也就是我自己编得通俗点的左半球与右半球理论。
音乐与生活

TOP
452#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3 7:27:00 发表
昨天言语上对旷版多有得罪,万望海涵;昨天争论过程我也没有站到一个理性客观的立场,有很多不当言论,也在此向各位关注此帖的烧友致歉。


讨论对事不对人的话没问题,大家请继续。
TOP
453#

旷版大度,让小弟更为敬佩!
对于T角的补角我一直想用循迹误差角来描述,但这个已经另有所指。刚刚想到用英文的offset angle.如果译为 循迹偏角或者循迹倾斜角可能正好可以描述这个补角。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54#

蒋鹏兄,请问石墨盘适宜加唱盘垫吗?
TOP
455#

原帖由 huanggz 于 2012-10-13 14:08:00 发表
蒋鹏兄,请问石墨盘适宜加唱盘垫吗?

兄好,小弟没有接触过石墨盘,不好乱指点啊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56#

原帖由 小星星 于 2012-10-4 10:46:00 发表
读了这贴也得益一点:
1、将原用的垃圾橡胶唱盘垫改为用卡纸,真的生色不少,起码感觉多了许多细致、场感也好了。
2、取消了侧滑力,这不赞同。经实验,取消侧滑力之后,初听感觉更细致、线条更好。但听的时间长一点就觉得中低频也少了,明显觉得琴腔的共鸣声少了很多,吹管号的厚度感觉没了。所以还是选择回相应的侧滑力,具体多少是自己感觉,总结出来就是侧滑力越少,高频更好好、场感好、线条细致,侧滑力大,中低频量


侧滑力怎样测量数量?
TOP
457#

侧滑力要想测量只能依靠测试碟,或者根据实际听感来决定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458#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10-12 23:29: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10-12 20:38:00 发表
你最有条件做这个实验了。
用你的正切臂试试,以唱针落在切线为基准,分别调长和调短唱头的距离,看看得到什么效果。

不好意思!我支正切臂没有补偿角设置的功能。

不是吧?这么简单的问题......
1.像蒋兄那样,用扎带绑住唱头。(开个玩笑啦)
2.唱头有两个固定螺丝,只需使用一个固定,就可以调整角度了。
说真的其实并没有让你在正切臂上试验补偿角,只是你不愿意相信蒋兄的实验结果。
TOP
459#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13 7:10:00 发表
张兄说的实验不具可行性。

侧滑力如何形成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很久,一直都辩不明白,现在一个实验就解决了。
所以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我想请蒋兄再做两个实验,都是像第一个实验那样使用LD盘和木管唱臂。
1.调整有效长度使其少于切点距离(负距),调整唱头角度,使其约等于正常的补偿角度。
2.调整有效长度使其和正常使用的超距相符,调整唱头角度使其程反补偿角状态。(正常补偿角是向圆心,反补偿角是向外,此操作要小心)
TOP
46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牛仔 最后编辑于 2012-10-13 18:51: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