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5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议玩黑胶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127199|回复: 587
261#

应该是垂直方位角和针压吧
真诚交流,不说假话。
TOP
262#

刚刚的问题还是没有问到根上,应该这样问:
音箱里的声音来自于唱针的震动,破音也是来自于唱针的震动,那么这种杂乱的震动从何而来?仅仅是寻迹误差就能让唱针产生这么多杂乱的震动?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263#

       好贴,继续学习。
       蒋兄把自己多年研究黑胶系统的心得写出来,实在是论坛的财富。当然,几千几万字的帖子,不可能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如果专门挑毛病,谁的帖子没有毛病呢?我觉得,10条经验,有1条对自己有启发就应该感恩了。至于其他9条是否会误导别人,我想只要不是故意为之,都可以理性探讨交流,而不是揪住不放教训一番,来显示自己高明。

       如果哪位大师也能够发表大作系统介绍自己的发烧心得,同时纠正别人的错误,那才真正值得大家学习和敬仰。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2-10-09 11:56:15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64#

回复 262# 蒋鹏 的帖子

拆声就是循迹误差,但造成循迹误差的原因中,循迹角只是其中之一。转轴唱臂的补偿角和轴距是設计时己固定的,AB点不准其实轴距已经不准了。这么说不好理解的话,看看S型臂唱头的安装说明就知道了。
至于补偿角不准的结果是否很明显,这和唱头唱臂唱放的质素密切相关,低分析力低频宽,动态压缩严重的系统上是不那么明显。要确定的办法也不复杂,不经过功放音箱,播测试碟,用数字录下来,再用软件看频谱就知道了。
TOP
265#

另外,请教个问题:如果立体声黑胶唱片只录左声道的声音,那么右声道的槽壁应该是光滑的吧,但这样的话,针尖同样会左右摆动,又怎么能够使得右声道静音呢?
8483018281852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10/9 12:03:23 上传)

84830182818526.jpg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266#

谢谢镁声兄。

旷版好,A、B点不准不代表轴距不准

继续我的话题,还是引用天藏兄的图,如果水平循迹角有误差的话,产生的后果就是针尖不能够与唱纹垂直,从而影响到微弱信号的拾取,以及左右声道的精确平衡与分离度,但不会带来唱针的杂乱震动,没有杂乱震动何来破音?
大家可以看昨天发的图,唱针的针杆与安装杆之间是一截非常细小的悬挂,这个悬挂一般是用尼龙或者钢丝制成,需要有极好的弹性,这样才能让唱针紧贴唱纹读取信号。但正是由于悬挂是弹性材料而非硬性材料,加之又是如此的细小,因而很容易造成针尖的左右摆动,即线圈的摆动不仅仅是两个45度角上,还有以针杆为中心的扭转,当大动态或者高频率时,这个来回的扭转就会严重干扰正常的信号拾取,从而产生破音!
如果线圈能够紧贴着阻尼橡胶圈,由于阻尼橡胶圈的直径远远大于针杆与悬挂,那么针尖所产生的扭矩就会被阻尼胶圈轻易的抵消掉。但是由于唱头的线圈与悬挂都极为脆落,组装中不敢用力,往往就会造成线圈与阻尼橡胶圈的脱离,这种情况下不但易产生破音,用用针杆也会偏掉,而这种情况下大家却往往会归罪于系统的调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略增针压让线圈与阻尼橡胶圈贴紧!
那么是不是针压越大越好呢?也不是,如果线圈与阻尼橡胶圈压的过紧,相当于增加了悬挂的刚性而减少了悬挂的弹性,而这个悬挂弹性越大唱针越能紧贴唱纹读取更多的信息量,但弹性越大就越容易造成针尖的左右摆动,刚性大则针尖要产生与唱头本体的相对位移就需要更大的力,这时微弱信号往往就被一带而过了。
其实有个实验也很简单易行,大家可以试一下,减少针压相当于增加悬挂的弹性,增加针压相当于增加悬挂的刚性。大家自己可以试一下,就同一只唱头,其他的不动,减少针压就会增加分析力,但减的很小的情况下,破音就会来了!因此唱头针压到底是取上限还是取下限,还是要根据具体系统来定:在保证没有破音的情况下,针压减少会增加系统的分析力!  台湾有不少烧友就会采用超低针压的玩法(譬如光悦用1g针压);针压增加会增加低频的品质!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267#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10-9 12:03:00 发表
另外,请教个问题:如果立体声黑胶唱片只录左声道的声音,那么右声道的槽壁应该是光滑的吧,但这样的话,针尖同样会左右摆动,又怎么能够使得右声道静音呢?


刚刚写完,看到兄的问题,我先干活,晚一会答复!
黑胶似乎问题很多,很神秘,其实绝大多数问题都集中在唱头上,就是因为大家对于唱头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如果都能动手拆一个唱头,甚至DIY一个唱头,黑胶也就再没有什么神秘的了!黑胶的所有设计、所有调整也不过是为了给唱头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而已!
我的电话,微信:13866782399
淘宝店铺:https://shop35642446.taobao.com
TOP
268#

原帖由 蒋鹏 于 2012-10-9 12:58:00 发表
谢谢镁声兄。

旷版好,A、B点不准不代表轴距不准

继续我的话题,还是引用天藏兄的图,如果水平循迹角有误差的话,产生的后果就是针尖不能够与唱纹垂直,从而影响到微弱信号的拾取,以及左右声道的精确平衡与分离度,但不会带来唱针的杂乱震动,没有杂乱震动何来破音?
大家可以看昨天发的图,唱针的针杆与安装杆之间是一截非常细小的悬挂,这个悬挂一般是用尼龙或者钢丝制成,需要有极好的弹性,这样才能让唱针

光悦用1g针压我试过,声音的密度也随之下降.
TOP
26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70#

回复 266# 蒋鹏 的帖子

减少针压不是"增加"分析力,而是阻尼对线圈活动阻制少了,这样针的灵敏度增加,但阻尼太低,大动态时线圈活动范围会超过正常工作区间,这样就造成失真,简单理解就好比一部汽车没有剎车。另一方面,减轻针压,如果不重调,VTA会升高,这样会增加高音,减少低音,造成"分析力高"的错觉。
要确定的办法很简单,播放一段粉噪,不要通过音箱,直接数字录制后用软件看图表。对于黑胶系统,在一套未精确调试的民用系统上"用耳收货广是最不可靠的调整方法。如果嫌电脑麻烦,用耳机监听也远比音箱精确得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